《素問·調經論》記載:“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人體的所有功能活動都和氣血是息息相關的。氣血充盈則功能旺盛,如果氣血不足就會導緻功能的減弱或病變。
氣血兩虛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會導緻髒腑功能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如果氣血兩虛會導緻抗病能力差,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面色無華,萎黃。皮膚幹燥,毛發枯萎,指甲幹裂,視物昏花,手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症狀。
氣能生血,氣虛則生血不足,可緻血虛;血為氣母,血虛則氣失去載體而緻氣虛。當出現各種氣血兩虛症時,應根據氣血互生的原則,采用氣血雙補的治療方法。
哈大夫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能夠氣血同補的調理方案:
【飲食忌宜】益食: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豬肝、豬血、烏雞、雞蛋、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富含營養的同時,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忌口:
1、不吃或是盡量少吃寒涼性的食物,比如西瓜,香蕉,紫菜,苦瓜,茄子,水豆腐,大豆等等。吃的話也要與其他溫熱性的食物搭配來吃。
2、少吃蒜,少喝濃茶,這類食材會影響鐵的消化吸收,進而造成氣血不足。
黨參紅棗炖豬蹄
作用:補氣補血,潤膚美顔。
材料:黨參20g,紅棗6個,豬蹄2隻。
西洋參大棗粥
作用:補氣生血,強身健體。
材料:西洋參3g,大棗10枚,糯米100g。
膈俞穴
作用:理氣養血,活血通脈。
膻中穴
作用:疏肝理氣,開胸解郁。
膈俞穴和膻中穴,一個補氣,一個補血,相輔相成。
1、注意防寒保暖。受涼會讓氣血的運行受到影響導緻氣血兩虛。
2、常用艾草泡腳。泡腳可以促進人體内的血液循環,改善精神狀态。
3、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運動的時候可以促進人體的氣血流動,增強脾胃功能。
4、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場人,要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通過中醫來調理身體,而生活中也有很多中藥可以調理氣血。比如常用的四君子湯和四物湯,都非常适合用來補氣血~
歡迎關注@哈氏婦科第五代傳人,每天分享健康好孕快孕知識!#氣血##中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