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一直是我們所向往的地方,溫潤的天氣,朦胧的江南,掩藏的是最惬意的人生。但是,今天的江南雨水也太大了點。一個勁兒下起來沒完沒了,失去了那份朦胧的詩意,反倒是濕漉漉的天氣,許久見不到陽光,讓人心裡分外壓抑。
然而,古詩詞中的江南之雨還是很美的,比如這首著名的《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一首宋詩的主題是“約客”,也就是夜半約人,後兩句說得最明白:“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詩人和友人約好了晚上一起來下棋,但是等到“過夜半”,等到半夜對方也沒出現,隻能無聊地“閑敲棋子落燈花”,無聊地輕輕敲着棋子,看着燈花一朵一朵落下。
在那個沒有手機的時代,除了無聊等待,似乎也沒有什麼别的好辦法能夠打發時間。沒有如今方便及時的通訊工具,也無法曉得對方此時走到何處,更加重了這份無聊之感。
但是這首古詩真正有韻味的地方,還在于前兩句。尤其是第一句當中的“黃梅時節”,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想象,既然是“時節”,顯然注明的時間,那麼這個時間究竟是在何時?
在這裡有個重要的參考,那就是“黃梅”。“黃梅”是什麼?熟悉南方民俗的人們都很清楚,這裡的“黃梅”并非是一種植物,而是代指特定的時間,也就是“梅子黃熟”之時。所以“黃梅時節”指的是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也就是春夏之交,大約在農曆的五月份,也就是今天紀年的六月中下旬。
古人寫時間,很少直接用具體的時間詞加以表達,而是借助作物的生長周期來襯托,這也是古典文學含蓄的一個方面。比如蘇轼的《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前面兩句用作物指代時間,後面兩句同樣寫時間,用“橙黃橘綠時”含蓄表達出秋天的節令時分。
古人吟詩作賦,目光多投向于大自然。大自然賦予他們的創作以更多的靈感,以更多的象征。由此,在那些詩詞之中,我們處處可見風月,可見梅蘭竹菊,可見“黃梅時節家家雨”的惬意,更有“青草池塘處處蛙”的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