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代名醫羅元恺治療子宮肌瘤的妙方
經方:化瘀止血軟堅湯
組方: 益母草 崗稔根 桃仁 海藻 川斷 烏梅 荊芥炭 生牡蛎 珍珠母 制首烏 橘核
出處:本方出自嶺南婦科代表人,近代名老中醫羅元恺的著作《羅元恺婦科經驗集》;羅元恺教授是1977年首位中醫教授,首批中醫碩士、博士生導師,中醫婦科學學科的奠基人和第一代學科帶頭人,也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廣東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醫之一。
适用人群:适用于子宮肌瘤之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者。這類人群若不及時治療,由于長期月經過多,可伴有頭暈,心悸,短氣,面黃肌瘦或虛浮等血虛證候,舌色暗紅或有瘀斑,脈沉弦或沉弦,細弱。
[方解]
1.益母草、崗稔根、桃仁:活血祛瘀,養血通絡,調經的同時還可以止血止痛,潤腸通便;荊芥炭:收斂止血加強崗稔根止血止痛作用;可調節經期量多,淋漓不盡,痛經,閉經,血虛,便秘。
2.海藻、牡蛎、珍珠母、橘核:平肝潛陽 安神定驚 軟堅散結,理氣止痛;可改善頭暈,心悸,氣短,調理情志。
3.川斷、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止崩漏;可改善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周身乏力的情況。
4.烏梅: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神農本草經》描述其可去死肌,食惡肉,而囊腫、肌瘤、結節其實為體表的死肌和惡肉,烏梅可将其慢慢腐蝕加強海藻,牡蛎,橘核軟堅散結的功效 ;另酸入肝走筋骨加強川斷、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 強筋骨的功效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化瘀止血、軟堅散結、理氣止痛之功。
溫馨提示子宮肌瘤在出血期間,治宜化瘀止血,佐以酸收軟堅;非月經期則經以化瘀消癥為主,佐以益氣養血如圖所示。下期我們來分享子宮肌瘤非經期羅元恺教授的經方,敬請關注;
中藥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具體用法用量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歡迎留言和評論,關注我持續更新更多婦科小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