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養老保險,是國家于2009年全面推開試點的專門面向農村居民的一種養老保險。2014年和覆蓋城鎮無業失業人員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并,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國家統一城鄉待遇的一項舉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待遇,是政府對于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全額支付的待遇,主要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擔。
目前,全國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标準是93元每月。中西部地區由中央财政全額承擔,東部地區由中央财政承擔一半。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财政負擔情況進行額外的提升。
比如說山東省是142元每月,而青島市則是192元每月。江蘇省是173元每月,無錫市是500元每月。北京市是820元每月,全國基礎養老金最高的地區是上海市1200元每月(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全國大多數省份,基礎養老金的标準是100到200元每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139。139是60歲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跟職工養老保險一樣。
個人賬戶的餘額,實際上是個人繳納的部分。不過如果我們按時繳費,國家還有額外的補貼給一起存入個人賬戶。
比如說河南省按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280元;而甯夏自治區按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上海按3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575元。
有條件的集體可以給予參保個人一定的集體補助,比如說失地農民。
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國家補貼,共同構成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存入錢數。
另外,相應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存入的錢數,每年還會計算利息。
如果按照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00元每年,沒有集體補助,15年養老保險存入個人賬戶的總錢數是49,500元,假設算上利息是55,000元。平均每月可以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396元左右。
如果算上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比如說是山東省的142元每月,合計待遇能達到538元。
其實,通過養老金待遇就可以看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并不高。可是其好處在于,個人繳納的錢數全部進入個人賬戶。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當領取不完時,是可以有繼承人繼承的,對于家庭來說是不會虧本的。
按照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為45621萬人,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覆蓋人數為5424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還是比職工養老保險多不少的。
總體來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計算方式,跟職工養老保險是有很大不同的,最大的問題是相應的養老金缺乏正常增長機制,不會跟職工養老保險一樣,每年幾十元上百元的增加。如果有足夠的負擔能力,還是建議大家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