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07:47:04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1)

  4月30日下午,“‘魚’你共享,‘梅’好時光”——第二屆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新聞發布會在龍灣區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2)

  龍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林彬,龍灣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新林,龍灣區狀元街道黨工委書記潘建潮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龍灣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新聞辦主任邱朝瀚主持。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3)

  發布會上,龍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林彬就“‘魚’你共享,‘梅’好時光”——第二屆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作新聞發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趨緩情況下,龍灣區吹響了複工複産促消費的号角。在這春暖花開、萬物複蘇的時節,我們通過5G直播的形式召開新聞發布會,也是龍灣區首場5G直播新聞發布會,

  ★ 一方面是為了深入貫徹省政府提出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項目工程,深入挖掘各地美食資源,傳承我省美食文化,進一步擴大内需,推動放心消費,同時為促進5G 智慧文旅、農旅攜手,激活美麗經濟、複蘇幸福産業;

  ★ 另外一方面也是将龍灣美食與旅遊“聯姻”,推動文旅、農旅消費升級,打造舌尖上的美食,促進龍灣餐飲業、文旅業盡快複蘇回暖。

  龍灣狀元曆史底蘊深厚,一座由南宋嘉定年間的文狀元趙建大所建造的“狀元橋”,見證了狀元文脈的源遠流長。

  狀元的舌尖美味也與文化相匹配:自成品牌的“狀元王魚”,至今已有32年的曆史,每年的三月至六月是品嘗“王魚”的好時機,一到這段時間,食客都會慕名赴狀元一品這道霸氣十足的美味,王魚粉幹這道美食去年還剛剛上過央視《探索發現》欄目,在科教頻道播出,成為一張名揚全國的地域特色美食名片。

  龍灣狀元街道地處大羅山餘脈,是溫州地區丁岙楊梅最早的原産地之一。一說到丁岙梅,總能讓人們聯想起狀元大岙溪。

  狀元的丁岙楊梅擁有頗多榮譽:2002年省農博會優質獎、2008年全省十大精品楊梅、2008年中國園藝學會全國十大精品楊梅等稱号。龍灣區也是溫州市首個“中國楊梅之鄉”。

  光緒八年(1882年)《永嘉縣志》便有記載,可見丁岙楊梅品質之好,在100多年前已聞名遐迩。丁岙楊梅初夏成熟,正值水果淡缺,是調節市場水果淡季的佳品。果色豔麗,甜酸可口,風味甚佳,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制醬、果汁、蜜餞和制罐。狀元丁岙楊梅早熟,其成熟期與全省其他地方比相對較早。近年來發展的丁岙大棚種植又将丁岙楊梅的成熟期提前15-20天左右。因此提前上市的高品質楊梅身價倍增,畝産值可達到10萬元以上。每年,狀元楊梅都會通過順豐快遞及飛機及時送到全國各地及歐美。在紐約,狀元楊梅論個賣,賣到1美元一個!龍灣區的“大岙溪楊梅”為龍灣區摘得首枚國家知識産權局批準的地理标志證明商标。

  2019年龍灣已成功舉辦了首屆“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反響,今年延續這個活動,為的是實現龍灣兩大傳統美食“聯姻”,實現兩大美食品牌的強強聯合和傳承發揚,促進龍灣美食文化、地域文化的再升級,提高知曉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地方美食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旅遊的一大原動力。2019年度,龍灣共接待遊客539.63萬人次,同比增長18.2%,其中産生旅遊總收入55.73億元,同比增長19.1%。

  旅遊業已成為全區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産業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發展空間和巨大潛力還有待進一步發掘。今後我們還将挖掘龍灣本地特色美食,非遺美食,盤活永強海鮮、八盤八、王魚粉幹等美食資源,推出百姓千碗惠民工程,構建“文旅搭台、美食唱戲”的模式,“走出去,請進來”,将龍灣的地域文化、美食文化做大做強。

  為進一步振興文旅發展、助推消費升級,龍灣區今年還将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動,帶動産業長足發展。

  5月份,龍灣将于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瑤溪鐘秀園景區内區舉辦“等你五百年,今朝來相會”露營休閑大會,通過戶外拓展、趣味定向、露天音樂會、非遺、小吃展示體驗等方式向廣大市民和遊客發出邀請,來靜賞人文羅山,瑤水溪石的魅力。

  9月底暨中秋節期間,将舉辦相聚東籬下·共品麥麥酒——庚子中秋雅集。屆時将結合中秋賞月、漢服體驗、古詩吟誦、古樂鑒賞、國風歌曲、舞蹈、書法等文藝形式,向遊客和文人雅士展現一場國風雅集。

  10月份,将開展龍灣永強“八盤八,你我齊分享”美食推廣暨龍味名小吃評選活動,現場設置永強“八盤八”傳統技藝展示區和美食體驗區,并邀請廣大食客、美食達人、新聞媒體人以及旅遊體驗師作為評委對龍味小吃進行評選。進一步挖掘和推廣龍灣“八盤八”品牌,打造更優質的“養胃”旅遊産品,促進文旅消費。

  除了以上的節慶活動外,龍灣區今年還要——

  ·對中國姿态·黃石山雕塑公園進行景區化改造,提升公園品質,同時把文昌創客小鎮打造成3A級景區,提升瑤溪旅遊風情小鎮和鐘秀園非遺體驗基地,創新謀劃建設永昌古鎮文旅特色小鎮、瓯江南岸文旅綜合體項目;加速建設溫州高新文化廣場,建成投用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打造城市新地标;持續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工建設空港都市休閑農業示範帶二期、環大羅山休閑文化旅遊示範帶二期。

  · 全面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構建“文明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三級組織架構,以志願者為主體力量,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打造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鄉基層綜合平台。

  · 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挖掘永嘉場拼字龍燈、八盤八等傳統非遺、民俗文化内涵,謀劃建設張璁文化紀念館等項目,新增一批城市書房、文化禮堂等公共文化設施,高标準創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新聞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還就市民較關心的問題,

  回答了記者提問。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4)

  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逐步恢複,請問龍灣區在振興文旅市場方面有什麼考慮和舉措?

  區文廣旅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林新林: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5)

  在疫情持續向好的情況下,我們在科學防控的同時出台了優惠政策刺激市民消費,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助推文旅市場複蘇回暖。除了剛剛提到的系列文旅節慶活動拉動消費市場,我們還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 一是幫扶從“心”開始,走訪調研解困答疑。創新文旅企業管理“1 1”制度做法,一對一幫扶文旅企業按照時間節點和管控要求複工複産。及時宣傳市、區出台的“惠企15條”等政策,助力4家旅行社複工複産并幫忙聯系一批防疫物資,獲得文旅企業盛贊。近期舉行了龍灣區培育旅遊地接市場座談會,并邀請稅務局對于複工複産稅費優惠政策進行現場答疑解惑。截至目前,已暫退旅遊質保金64萬元,妥善解決旅遊投訴4件。· 二是政策以“引”為主,抓住關鍵刺激消費。推出“優惠套餐”和“大禮包”,積極引導消費跨界融合,延長消費鍊條,放大消費效能。發放文旅大禮包,溫度源酒店、鄭家園麥麥酒、東籬下休閑農莊等涉旅企業将于近期派發消費抵用券,創造利于消費的條件。推進旅遊 非遺、旅遊 農業、旅遊 工業等融合項目,以全區各公共場所、旅遊景區、文體場館等為載體,推行一攬子文旅融合服務提升工程。探索“公共文化場所 網紅打卡點”文旅宣傳站點模式,提供文旅咨詢,擴大文旅外宣。· 三是宣傳助“形”強勢,政企攜手共克時艱。大力拓寬“非接觸式”宣傳渠道,堅持多端在線,積極宣傳各項優惠政策。通過搭好龍灣有貨雲購展會平台助力營銷,以龍灣文旅微信公号助力推廣,開發微信購物小程序,采取網上購物、直播帶貨、短視頻引流等交易形式,在每個月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展會營銷活動。通過視頻、語音、文字、圖片等形式宣傳展示龍灣區文化旅遊資源,分階段整合推出區域内多條精品“一日遊”旅遊線路,為職工療休養中中标企業提供參考,帶動沿線旅遊消費。

  據說,去年首屆王魚楊梅節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那今年的王魚楊梅節與去年相比有何不同呢?

  狀元街道黨工委書記

  潘建潮: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6)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特别是餐飲業、文旅行業,幾乎是一場大震蕩,為了提振市場,拉動消費,為此我們将旅遊和美食聯姻,借助狀元王魚楊梅節,同時發布“‘魚’你共享,‘梅’好時光”狀元一日遊精品線路,邀請各位食客、遊客、商客都來龍灣品嘗當地特色王魚粉幹,體驗楊梅采摘的樂趣,共享節日盛會。而且我們也想通過王魚楊梅節的持續舉辦,将我們這個當地特色美食與文旅結合,打造成具有我們龍灣地域特色的品牌節慶活動,并與市裡倡導的“月光經濟”相結合,聯動狀元老街的改造,将當地的餐飲、文旅、演藝等融入進去,打造我們狀元本地的特色街區,帶動周邊經濟發展,最終将此品牌唱響全市,走向全省,乃至全國。

  此次第二屆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我們向全體市民推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消費舉措和大禮包:

  一是推出“‘魚’你共享,‘梅’好時光”龍灣狀元休閑一日遊線路(上午自然醒之後到響動岩爬山,聽聽會發聲的岩石,中午在狀元當地農家樂就餐,下午去大岙溪采摘楊梅,晚上到狀元當地特色王魚店品嘗特色王魚宴);二是在5月1日-5月31日期間,四家招牌王魚店将推出午市8.8折,夜市9.5折的優惠福利(不含酒水),并邀請知名旅遊體驗師、新聞媒體人、美食達人前來打卡品嘗王魚宴,并借助中國移動5G直播技術,通過5G直播新聞發布會,抖音線上吃播等方式進行線上互動;三是在6月初(視今年楊梅成熟期而定)舉行第二屆“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開幕式,邀請千位市民遊客前來楊梅采摘和現場品嘗楊梅,并派發楊梅采摘入場券2000份。四是舉辦第二屆王魚楊梅節晚會,設置有獎競猜,組團品嘗美食,享受視覺加味覺的文旅大餐。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狀元品嘗美食,共享經濟發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地方美食是最能吸引遊客的元素之一,龍灣擁有諸多特色鮮明的地方美食,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本地美食品牌或者說知名度,打算要怎麼打好龍灣旅遊“美食牌”呢?

  區文廣旅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林新林:

  美食旅遊可以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旅遊目的地吸引力、帶動多行業發展、增加就業甚至創業機會,是有效拉動旅遊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們也正在下大力氣培育我們龍灣本地的美食品牌,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第一把狀元王魚楊梅節打造成年度性旅遊節慶活動。王魚、楊梅都是極有龍灣特色、能體現龍灣飲食傳統的地方美食,去年舉辦了第一屆王魚楊梅節,實現了這兩大傳統美食的“聯姻”,這在社會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響也很不錯。我們争取每年舉辦一次,使這個節慶活動得以長久地延續與發展,最終成為我們龍灣,乃至溫州、全省的一個知名節慶活動,接下來還可以探索把美食遊與鄉村遊、生态遊、農事遊、研學遊、民俗遊等多種旅遊形态結合起來,不斷豐富王魚楊梅節的内容和内涵,争取把它打造成我們龍灣的美食王牌節慶活動。◆二,做實打響“百縣千碗”工程,培育推廣龍灣當地美食品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推進“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品牌建設,挖掘出能夠代表我們龍灣的“十碗”美食。我們龍灣有很多非遺美食,例如鄭家園麥麥酒、廣進祥高梁肉、九層糕、岩衣膠凍、永強“八盤八”傳統宴席等等;也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小吃,比如寺前街馄饨、北頭橋餃子、永強泥蒜凍、永興季氏牛肉等等,都是我們寶貴的美食旅遊資源。結合全省的“百縣千碗”工作,接下來我們将精心培育一批龍灣的特色美食并進行包裝推廣,打造賣相好、滋味好、營養好、口碑好的龍灣美食品牌,為龍灣吸引來更多“吃貨”,并由他們把我們的美食品牌帶到各地。今年我們還要策劃一個龍灣永嘉場“八盤八”美食推廣暨龍味名小吃評選活動,促進文旅消費,打造更優質的“養胃”旅遊産品,以美食推動我區文旅産業的發展。◆三,培育“月光經濟”,打造夜間餐飲特色街區。美食不僅要提供味覺體驗,還要傳遞城市的魅力與誠意。在培育好本地美食品牌的基礎上,還需要向遊客提供良好的就餐氛圍、文化氛圍、娛樂氛圍。結合近年來全市推進“月光經濟”的相關要求,我們計劃打造“甯城夜市”餐飲品牌街區,打造甯村小吃一條街,彙聚全龍灣乃至引入全溫州的特色美食,并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吃喝”配套各類“玩樂”項目,比如設置一些網紅打卡點等等,讓遊客在吃飽喝足之後還能玩得盡興。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7)

  出品:龍灣發布

  攝影:姜盛翔

  版式:景萱 編輯:胡炎桢

  責編:王鵬 監制:項顯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複學助産,區長有“貨”要說!5月1日晚,不見不散!

  娜警官劃重點|“五一”出行,先看看這份寶典!

  龍灣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勝利閉幕!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8)

  溫州文成珊溪楊梅節(龍灣狀元王魚楊梅節)(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