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1.本文數據參考的是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引用時已校對過,但不排除有摘錄錯誤。本文數據僅供參考!直接用本文數據指導飲食,作者不負任何責任。
2.具體落實到個人使用時,因為幼年、青少年、老年、孕婦和正常人的推薦值均不相同,而且不同身高體重也不盡相同。建議自行查閱國家标準,核對清楚自己所需要的營養素參考值,或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調整。
3.個人強烈反對使用營養補劑進行營養素的補充。
如果身體能正常消化吸收各種營養,建議還是通過日常飲食調整。例如缺乏維生素D,多曬太陽;缺乏鎂,多吃香蕉堅果等。畢竟目前我們關于健康和營養方面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讓我們吃藥丸就能維持健康。長期吃各種營養素補充劑,很可能會有各種未知的副作用。
【正文】
不同年齡,性别,體重,是否懷孕和哺乳所需的營養标準值都不一樣。
1.本文适用對象是體質較弱,需要改善體質的成年人(主要以18-50歲輕體力勞動男性為标準)。以健康為目的,不考慮減肥和慢性病問題(高血壓、糖尿病等)。
打算減肥和有慢性病的朋友請勿參考。
如果不是本文針對的對象,可以在文中的截圖表格找适用于自己的對應數值。
2.本文重點是各種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參考值。
将以上數值都定制到國家标準的推薦值或以上。
5.1 成年人膳食中各産能營養素供能百分比分别為:碳水化合物 50%~65%,脂肪 20%~30%,蛋白質 10%~15%。年齡越小,脂肪供能占總能量的比重應适當增加。
1.熱量[1]
取輕體力勞動18-50歲男性作為标準。每天參考熱量為2250Kcal(9414KJ)
2.蛋白質 [1]
取18歲以上男性推薦值,65g/天。
注意:
1.肉類淨重不等于蛋白質。例如瘦牛肉,每百克包含19.9g蛋白質,肉裡還有水分、脂肪、碳水等構成。
2.除了肉類,其他食物裡也含有蛋白質,例如米飯,每百克包含蛋白質2.6g;炒花生仁,每百克包含蛋白質23.9g。
所以不要簡單認為65g的蛋白質就是每天要吃65g肉。。。
3.脂肪[1]
18歲以上,脂肪占總熱量比重20%-30%,取20%。越年輕需要脂肪比例越高。
9414KJ*20%=1882 KJ
折算系數37。
1882/37=50 g
所以脂肪每天參考值50g(18-60歲輕體力勞動男性)。
4.碳水化合物[1]
碳水占能量比重50%-65%,取65%。
9414KJ*65%=6119KJ
折算系數為17(見表A.1)
6119/17=360g
所以18-65歲男性輕體力勞動者,碳水每天參考值是360g
注意:
和蛋白質類似,單一食物都是混合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不同營養成分的,請不要直接将碳水和某種食物劃上等号,不要以為每天要攝入360g碳水就等于要吃360g的飯或蔬菜水果。
鈣 取18-50歲推薦量(RNI) 800mg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構成成分。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參與調節和維持細胞功能、體液酸堿平衡;參與血液凝固、激素分泌。長期缺鈣可緻兒童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質軟化症。長期攝入過量可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
[WS/T 476—2015,定義3.5.1.1]
磷 取18-50歲推薦量(RNI)720mg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與鈣結合構成骨骼和牙齒;參與物質代謝,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正常飲食可獲得足夠的磷。
[WS/T 476—2015,定義3.5.1.2]
鎂 取18-50歲推薦量(RNI)330mg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多種酶的激活劑。具有調節細胞鉀、鈉分布,維持骨骼生長和神經肌肉興奮性等功能。
[WS/T 476—2015,定義3.5.1.3]
鉀 2000mg (18-50歲适宜攝入量,不是推薦值 ,隻是安全攝入水平,不超過這個值是安全的)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參與糖、蛋白質的代謝,維持正常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等。鉀缺乏可引起神經肌肉、心血管、中樞神經發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變。
[WS/T 476—2015,定義3.5.1.4]
鈉 1500mg (18-50歲适宜攝入量,不是推薦值 ,隻是安全攝入水平,不超過這個值是安全的)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調節細胞外液的容量與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及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攝鈉過多是高血壓原因之一。
[WS/T 476—2015,定義3.5.1.5]
氯 2300mg (18-50歲适宜攝入量,不是推薦值 ,隻是安全攝入水平,不超過這個值是安全的)
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調節細胞外液的容量與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血液CO2運輸等。
鐵:取18-50歲女性推薦值,20m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體内血紅素和鐵硫基團的成分與原料,參與體内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過程,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缺乏時可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發生缺鐵性貧血。鐵過量可導緻腹瀉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碘:取18-50歲推薦值 ,120μ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合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攝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長期過量攝入可導緻高碘性甲狀腺腫等危害。
鋅:取18-50歲男性推薦值,12.5m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體内多種酶的組成,具有催化、結構和調節功能。鋅缺乏可引起味覺障礙、生長發育不良、皮膚損害和免疫功能損傷等。
硒:取18-50歲推薦值 ,60μ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以含硒氨基酸摻入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等蛋白肽鍊的一級結構,參與機體的抗氧化。硒缺乏是克山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銅:取18-50歲推薦值 ,0.8m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銅蛋白和多種酶的構成。缺乏時可發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WS/T 476—2015,定義3.5.2.6]
钼:取18-50歲推薦值 ,100μ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黃嘌呤氧化酶/脫氫酶、醛氧化酶和亞硫酸鹽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在正常膳食條件下人體不易發生钼缺乏。
[WS/T 476—2015,定義3.5.2.7]
鉻:取18-50歲推薦值 ,30μg/d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天然食品和生物體中的鉻主要為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構成成分、某些酶的激活劑。鉻攝入不足可引起糖、脂代謝紊亂等
維生素A:取18-50歲男性推薦量,800μg RAE/d。
所有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包括維生素A1及維生素A2兩種。參與視覺功能、生殖系統、機體免疫和代謝、骨骼發育、胚胎器官建成等多種生理過程。安全攝入量範圍較小。缺乏可緻視覺功能損傷,生殖發育異常等。過量攝入動物源性的維生素A會産生明顯毒性反應;孕婦和嬰幼兒對維生素A過量較為敏感,導緻流産或發育異常。
(個人認為最佳辦法是直接從植物性食物中補充胡蘿蔔素,有了胡蘿蔔素後,人體會根據需要自動合成維生素A,多餘的不會合成。)
維生素D:取18-50歲推薦量,10μg/d。主要靠曬太陽補充,食物含量低。
屬脂溶性維生素。最具生物活性的形式為膽鈣化醇(維生素D3)和麥角骨化醇(維生素D2)。具有維持鈣磷代謝平衡的功能。維生素D缺乏可緻佝偻病、骨質軟化症和骨質疏松症。過量會緻高鈣血症和高鈣尿症。一般植物性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維生素D可通過皮膚暴露陽光或紫外線在體内合成。
維生素E:取18-50歲适宜攝入量(AI),14mg α-TE/d
維生素K:取18-50歲适宜攝入量(AI),80μg/d ,一般不缺,可以忽略。
顯示抗出血活性的一組化合物,是2-甲基-1,4-萘醌及其衍生物的總稱。包括維生素K1、維生素K2和維生素K3,為形成活性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X所必需。缺乏維生素K時會使凝血時間延長和引起出血病症。維生素K廣泛存在于綠葉蔬菜中,腸道細菌亦能合成。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但維生素K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又無腸道細菌,有可能出現缺乏。
維生素B1:18-50歲男性推薦攝入量1.4mg/d
B族維生素之一。在體内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構成丙酮酸脫氫酶、轉酮醇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等的輔酶參與能量代謝。維生素B1缺乏可引起腳氣病(beriberi)。
維生素B2:18-50歲男性推薦攝入量1.4mg/d
B族維生素之一。在體内以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黃素單核苷酸作為輔基與特定蛋白質結合,形成黃素蛋白,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和能量代謝。維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腔、皮膚和陰囊等部位的炎症。
維生素B6:18-50歲推薦攝入量1.4mg/d
B族維生素之一,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其磷酸化形式是氨基酸代謝過程中轉氨酶等的輔酶。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末梢神經炎、唇炎、舌炎、皮脂溢出和小細胞性貧血等。維生素B6過量可引起感覺神經疾患和光敏感反應等。
維生素B12:18-50歲推薦量 2.4μg/d
B 族維生素之一。其輔酶形式是甲基钴胺素和腺苷钴胺素,參與核酸與紅細胞生成。維生素 B12 缺乏可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泛酸:18-50歲适宜攝入量AI(安全量),5mg/d
B族維生素之一。輔酶A和酰基載體蛋白的組成部分。輔酶A參與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酰基載體蛋白在脂肪酸合成時發揮作用。
[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基礎營養3.6.3.7]
葉酸:18-50歲推薦量 400 μgDFE/d
B族維生素之一。其輔酶形式是四氫葉酸的一些衍生物,在一碳單位代謝中發揮作用。葉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在婦女圍孕期可導緻胎兒神經管畸形、唇腭裂等出生缺陷。葉酸過量可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現,幹擾鋅吸收和抗驚厥藥物的作用等。
煙酸:18-50歲男性推薦量 15mg NE/d
B族維生素之一。包括煙酸(nicotinic acid)、煙酰胺(nicotinamide)及其具有煙酸活性的衍生物。煙酸在體内構成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輔酶I)及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輔酶II),在生物氧化還原反應中作為輔酶起電子載體或遞氫體作用。煙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pellagra)。煙酸過量可引起血管舒張、胃腸道反應和肝毒性等。
煙酰胺:18-50歲可耐受最大量310 mg/d(沒有推薦值,也沒有适宜攝入值,大家沒必要就别亂補了)
膽堿:18-50歲男性适宜攝入量(AI),500mg/d
B族維生素之一。是一種有機堿,為磷脂酰膽堿和神經鞘磷脂的組成成分,參與甲基供體的合成與代謝,是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前體。膽堿缺乏可引起肝髒脂肪變性。膽堿過量可引起嘔吐、流涎、出汗、 魚腥體臭以及胃腸道不适等。
生物素:18-50歲适宜攝入量40mg/d
B族維生素之一。在脂肪和糖代謝中以輔酶形式參與體内羧基轉運過程。膳食缺乏比較少見。
維生素C:18-50歲推薦攝入量100 mg/d
在體内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和羟化反應。維生素C缺乏可引起壞血病。維生素C過量可引起尿草酸鹽排洩量增加,增加泌尿系結石形成的危險。
參考資料[1]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 1 部分:宏量營養素,WS/T 578.1—2017
[2]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 2 部分:常量元素 ,WS/T 578.2—2018
[3]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 3 部分:微量元素,WS/T 578.3—2017
[4]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 4 部分:脂溶性維生素,WS/T 578.4—2018
[5]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 5 部分:水溶性維生素 WS/T 578.5—2018
本文所 引用資料,可以直接訪問國家衛健委官網,搜索”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下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