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三篇“ 子路篇 ”,本章主要充分體現了孔子在人格問題上追求完美的對等關系定義。
在上文品讀了“《論語》:做好管理者的三點行為“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仲弓來向孔子問為政之道。
孔子明确地給他提出三點“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第一點和之前回答其它學生是同樣的方法,而且也是基礎,就是要先以身作則,完善好自身的事物;
第二點有些依據仲弓個人的性格提出的方法,要他多包容身邊的人,不要糾結手下的小錯,多點寬容。
第三點就是要多舉薦有才能的人,有德有才的人要先去重視提拔任用。做好這三點就是管理政事最好的方法。
繼續下章,子路向孔子提出如何開始政事問題。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釋:
奚:什麼。
正名:即正名分。
阙( quē)如:阙同“缺”,阙如,存疑的意思。
原文解析:
子路說:“衛君等待老師去治理國政,老師打算先從哪兒入手呢?”
孔子說:“必須辨正名分!”
子路說:“有這個必要嗎?老師您過于迂腐了!何必要辯正名分呢?”
孔子說:“仲由,真是魯莽啊。君子對于自己所不知道的,應該采取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行,是從來不馬虎對待的。”
有感解讀:
有一天子路來問孔子,說衛君想讓老師您去治理國政,您打算怎麼做呢?
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那就得必須先正名分。
子路聽後不解,随口就說“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路特别莽撞的頂撞孔子,說:“有這個必要嗎?老師您是不是過于迂腐了,還要正名分幹嘛呢?”
這裡子路的回答,就可以看得出他性格特征是多麼的直言不諱和莽撞了。
那為什麼工作會說出先要正名分呢?
因為衛君的國政關系也是特别複雜,首先要先說一段故事,衛君在前面章節也提到過多次,這裡再細說一下。
衛君是指衛靈公的孫子出公辄。辄的父親蒯聩是衛靈公的太子,因罪逃往國外,然後衛靈公死後,就由辄繼為衛君。後來蒯聩回國,取得君位,辄則逃出衛國,因此稱為出公辄。
據《左傳》記載,蒯聩在魯定公十四年、因恥其母南子淫亂,涉嫌想殺南子,奔往宋國。魯哀公二年春,衛靈公有意立公子郢為太子,郢不願繼位。
同年夏天,衛靈公去世,南子命公子郢繼位,郢再堅辭,就立了蒯聩之子辄為衛君。後來,晉國的趙鞅助聩返衛國戚邑。魯哀公三年春,衛石曼姑等帥師圍戚。
曆史家稱他們父子争國。其實是否出于父子本意還是疑問。此後蒯聩一直居在戚邑。
至魯哀公十五年冬,聩與渾良夫等潛入衛家,挾持孔悝,強迫與之結盟,聩遂立為莊公。來年春,辄出奔。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于魯哀公六年自楚返衛,時在衛君出公辄四年。當時孔子弟子高柴、子路等皆仕于衛。
世家在孔子返衛的第二年記載“衛君欲得孔子為政”,下文即舉“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這一章。
所以,可以結合當時的環境情況得出,當子路問孔子要做何打算時,孔子說要先正名分,考慮的是比較全面的看法。
當子路又頂撞孔子說他迂腐時,孔子糾正子路說“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
孔子說子路,你這個人真是粗野呀!随後又說了下句說,君子對于自己所不明白的事情,要先存疑慮,不能亂說話。
下面孔子就為子路解釋這段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是說,名不正,名與事實不相符,就容易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沒人聽。言不順,則辦事不能成功,都沒人聽,事怎麼能做成功呢?。
這樣的話普通事都辦不成功,更别說推行禮樂教化之事。治國必須以禮樂來教化,普通事辦不成,一切雜亂無章,則禮樂更不能興起。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法不能合理運用。刑罰不中,則人民感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就天下大亂了。
最後孔子的結語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所以,君子用一個名詞,必使恰如事實,能以順理的說得出來。能順理的說得出來事情,才能夠得通。君子說話是不能夠随便的。
總結來看,如果思想原則不确定,理論解釋就會紊亂;失去了理論解釋,各項舉措則難成;各項舉措不成,文化事業就難以發達;文化不發達的社會,法律、制度就會混亂;法律、制度一旦混亂,人民群衆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領導也好,管理者也好,在确定的思想原則一定要在理論上解釋得通,理論上能說通的也能夠在實際中得以運用。
所以,每個人對自己的理論言談,都不能随便馬虎,特别是互聯網時代,一個無法證實的報道,就容易引起人們的恐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