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河南河洛大鼓曾經的輝煌與來源

河南河洛大鼓曾經的輝煌與來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3:23:30

  在河南的曲藝文化中,不光有信陽民歌還有河洛大鼓,河洛大鼓主要的表演形式就是能夠表達思想感情,歌唱社會生活的一種傳統音樂。河南大鼓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下面的河南文化為您帶來河南河洛大鼓曾經的輝煌與來源,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光緒末年,河南洛陽一帶演唱洛陽琴書的藝人與南陽的鼓兒詞(又名“單大鼓”)藝人合夥演唱。他們結合以後,互相吸收融化,在洛陽琴書唱腔的基礎上吸收了鼓兒詞的曲調,廢棄了老式揚琴和八角鼓等樂器,改以墜琴、三弦、四胡等伴奏,以書鼓、月牙鋼闆擊節。由于曲調新穎動聽,受到群衆歡迎,逐漸流傳到河南各地,并繼續吸收了河南墜子、山東大鼓等演唱藝術,形成了一種新的大鼓書形式。主要唱腔有“平闆”、“悲平闆”、“小數闆”、“五字垛”、“飛闆”、“鳳凰三點頭”、“滾口白”等,而以“平闆”為基本曲調。平闆是包括起腔、落腔的一個嚴整的曲體,六句為一段落,長于叙述,腔調多為半說半唱。

  河洛大鼓闆式靈活,除平闆外,還有帶伴奏的散闆韻白,以及緊闆、垛闆,緊打慢唱的飛闆等。有長于抒情、節奏平緩的曲調,也有适于表現高昂激越情緒的曲調。着名藝人張天培吸收河南墜子唱腔、唱法創造的“天培調”具有獨特風格。傳統曲目多取材曆史故事,長篇有《雙鞭記》、《溫涼盞》等;中篇有《雙鎖櫃》、《鸾鳳配》等;短篇唱段有《取長沙》、《截江》、《打關西》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有《焦裕祿風雪探茅屋》、《巧擺地雷陣》等

  追其本源,河洛大鼓的第一代創始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祿、呂六,特别是胡南方,他是偃師人,生于一八七五年左右,是清末秀才,家境頗為富有,然他抛開仕途,潛心藝術,自編自演,唱腔清越宏亮,書詞生動别緻,在群衆中有極大的影響,為河洛大鼓的存在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其第二代傳人有張天培,陸明智、葉刺猬、劉林、三代傳人有程文和、陳有功、崔坤、張明黨、楊二會、呂發君等人。這是河洛大鼓書最為興盛的時期。

  他們的活動大約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不論從内容到形式都達到了成熟和完美的階段,特别是崔坤先生,其表演沉實、生動、唱腔宏亮悅耳,其書詞簡捷、文雅,特别是對于長篇書目發掘改編和對于各種唱腔、道白的總結、歸納都超出了他的前人。四代傳人有:段階平、陸四輩、尚繼業、張妮、王占标、張新有、牛會玲、李宏民等,其中張妮、尚繼業、牛會玲都師承崔坤先生,不論是唱和書目都有極深的功力,李宏民主攻伴奏,是一代着名琴師。第五代傳人有李新芬、黃金煥、韓淑珍等,他們都有極深的造詣。

  在河洛大鼓傳承過程中,先後出現過許多知名的藝人。第二代傳人有“說書狀元”之稱的張天倍,在洛陽幾乎家喻戶曉;第三代傳人程文和,享譽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參加全國首屆曲代會,一曲《趙雲截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贊賞;第四代傳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藝團團長王小嶽等,都曾獨樹一幟,聞名遐迩。逢紅白喜事不請“響器”(吹打樂器)請“願書”,是當地村民已沿襲多年的習俗。求一家平安請書叫“平安書”;娶媳婦請書叫“紅書”;毛娃過生日待客請書叫“面書”;老人做壽請“壽書”;還有“挂鞭書”、“立碑書”等名目繁多的各種書場,河洛大鼓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所以當地從事河洛大鼓的藝人很多,鼎盛時期就有一、二百餘人。

  然而,近年來随着電視的普及,河洛大鼓的聽衆人數逐年下降,年輕人已無人聽更無人學,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藝人大多已謝世,藝人隻減不增,所以目前藝人已不到20人,年齡均在五、六十歲以上,并且大部分已不再從事表演活動,河洛大鼓的生存狀況已跌入令人擔憂的境地。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