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520又到了,很多男孩子又在想怎麼給姑娘送禮物,因為送不好反而會讓人誤會。而在古代,雖然古人并不會過520這樣引申而來的節日,但同我們今天一樣,對于送給姑娘的禮物也是慎之又慎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古人送給姑娘的禮物都是什麼樣的吧。
1、纏臂金
何以緻拳拳? 绾臂雙金環
“绾臂雙金環”指臂钏,又稱纏臂金,這是一種我國古代女性的纏繞于臂的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于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着幾個手镯般美麗。蘇東坡《寒具》詩雖然是寫一種叫馓子的食物,但詩中“夜來春睡濃于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更讓人聯想到一個戴着纏臂金的女子于濃睡未醒中,帶出幾許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見臂钏為古代女性容色增輝的效果。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别》中寫道:
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馀纏臂金。
别後大拼憔悴損,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學禁锢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于沖破藩籬,熱烈追求個人幸福的女子,這首詩表達了她與戀人分别後肝腸欲斷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漸消瘦,憔悴,以至于纏臂金都松脫了。可惜她到底沒有見到她思念的人,因為她愛的人最終選擇了逃避,朱淑真隻好寫下“待封一傷心淚、寄與南樓薄幸人。”後抑郁而終。
2、戒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南朝劉敬叔《異苑》中 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别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指環之重躍然詩裡。《全唐詩.與李章武贈答詩》的題解中注釋說,唐時,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别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并贈詩道: “撚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
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早已憂思而死,指環隻是空留怅惘。宋李昉《太平廣記》裡說後來李章武與王氏子婦的靈魂神會于王氏宅中,這應該是人們對愛情結局的美好願望。 到了晚唐時,戒指漸漸由男女互贈變為隻由男子贈與女子,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贈饋方式是類似的。範摅《雲溪友議》中寫書生韋臯少時遊江夏期間,與少女玉箫從相識到相戀的故事。韋臯臨回家鄉前送給玉箫一枚玉指環,發誓少則五年,多則七年後會來娶玉箫。然而七年光陰過去了,薄幸的韋臯卻不複再來,癡情的玉箫絕望地滄呼:“韋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來矣!”竟絕食而死。人們憐憫玉箫這一場悲劇,就把韋臯送給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後,韋臯官運亨通,做到西川節度使,才輾轉得知玉箫的死訊,他悔恨不已,于是廣修經像,以忏悔過去的負心。後來有人送給韋臯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與玉箫一模一樣,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環的肉環隐現,韋臯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終于以再生緣的形式實現了隔世的結合。是耶非耶?為了人間有情人終局的美滿,隻好姑妄信之了。
這個故事裡還有一段寫韋臯憑借少翁招魂之術與玉箫的魂魄相會的情節,讓現代的人們體會了一個古代癡心女子對薄情人負約的責備。相會以後,臨去時玉箫對韋臯說:“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 生死隔矣,隻緣丈夫對感情承諾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帶着微笑說出來的,這樣的微笑卻帶着何等的沉痛。千載之後,這段文字還讓我們讀來感慨萬千,而古代女子依人為活的命運注定玉箫隻能如此。當相思空擲了,還是如此難舍難棄的眷戀,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誤了她這一世,她又一往無悔地戴着它到了來世。
戒指既然是定親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詩》所寫“欲呈纖纖手,從郎索指環。”或許可以說明古代,甚至是現代女子對戒指的那一份難言的情懷,這個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卻最重。滿懷着希望,伸出手來讓心愛的人為自己戴上,而後,或許幸福地戴上一輩子,或許有一天對着它哭到心碎。
3、耳環
何以緻區區?耳中雙明珠。
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于《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耳飾又分為耳丁、耳珰、耳環、耳墜等樣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閑情偶記.生容》裡将耳飾裡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将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着悲情?元末張惠蓮悼念亡夫的《竹枝詞》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朗畫眉。
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靖康之難以後,宋徽宗派官員曹勳逃回南宋,讓已經成為皇帝的兒子趙構起兵相救,曹勳帶回了趙構許多至親的随身物品作為憑信,其中有趙構發妻的一隻耳環,當年康王與康王妃情深愛濃,耳環或許能喚起苟安的趙構解救苦難中親人的奮發,然而家國巨變,情随事遷,半壁河山尚無力收回,更何況一個 “失節”的妻子,可憐的王妃留着另一隻耳環,殘生唯有望斷歸路淚空流了。
4、香囊
何以緻叩叩?香囊系肘後
香囊的曆史由來已久,古時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内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随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安史亂起,唐玄宗帶着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複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隻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 他把香囊取 下複命。
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骊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隻留下眼前這隻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八十年過去後,詩人張祜感歎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
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系心腸。
沒有人再能為玄宗解開這隻小小的香囊了,說不清楚是愛還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環誰人能解得開呢?
《晉書賈午傳》中記載了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的故事,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後,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韓壽,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裡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紅樓夢》裡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着,怎麼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隻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卻為誰?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5、手镯
何以緻拳拳?绾臂雙金環。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宋計有功所著《唐詩紀事》中有個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問群臣:“古詩裡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麼東西?”大家都答不上來。文宗告訴他們:“跳脫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镯相贈戀人的情節。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蒲松齡《聊齋志異.白于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别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給吳生留念。
現在,手镯作為信物的功能越來越淡了,但它仍然是女孩子們手腕上最美的風景線,古典與現代在不經意間暗暗地聯系在一起,戴着手镯的姑娘,你可知道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負着盟誓的重托?
6、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于智;銳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撓,有似于義;有瑕于内必見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墜,有似于禮。”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裡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古人給美玉賦予了那麼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現在人們仍将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系于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裡有 “親結其缡,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缡”,它後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寫寶玉和黛玉怄氣,将頸上的通靈寶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襲人勸寶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給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話又讓黛玉傷心不已,顧不得病搶過玉來,用剪子将自己給寶玉結的穗子剪成好幾段。書中有道“不是冤家不聚頭......人居兩地,情發一心。”一對癡情的人何苦來這樣相互折磨,其實林妹妹的一番情深都在這玉玦上,寶哥哥怎麼會不知道?
7、同心結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繁欽詩裡幾次說起“結”, “結”是一個被賦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漢字,從遠古到今天,它始終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和情感裡。同心結也一直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信物,所謂“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詩源》裡有一個故事,說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文胄送姜氏一枚百煉水晶針作為信物,姜氏打開箱子,取出連理線,穿上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将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回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了,相對其他的信物,同心結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為它融入了戀人的巧思。 多情的古人留下許多與結相關的詩詞:六朝時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骢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裡的“結同心”;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結愛》:“心心複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别,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亦行結,結盡百年月。”裡的“ 結心腸”都表現了對愛情海枯石爛,誓不變心的決心。
唐長孫佐轉的妻子詩《答外》寫她給戍邊的丈夫做同心結,用同心結傾訴相思和離情之苦: 征人去年戍邊水,夜得邊書字盈紙。揮刀就燭裁紅绮,結作同心答千裡。
君寄邊書書莫絕,妾答同心心自結。同心再解不心離,離字頻看字愁滅。
結成一衣和淚封,封書隻在懷袖中。莫如書故字難久,願學同心長可同。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北宋林逋所作的《相思令》: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争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林逋終生未娶,隐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那麼這一懷難舍的情愫,卻從何而來呢?不由得讓人猜測林逋當年是否因為同心結未成,以至苦了自己一生,或許也苦了兩個人的一生?
8、簪
何以結相于?金薄畫搔頭
搔頭是簪的别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古時規定罪犯不許戴簪,就是後妃有過錯也要退簪,因為簪還象征着尊嚴。周宣王的姜後有一段“退簪勸政”的佳話:說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國政,明曉大義的姜後為了規勸丈夫勤政,就退去了發簪和耳墜長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後的心意後感到羞愧,于是開始勵精圖治,開創了周王室的中興局面。
《鼓吹曲詞.有所思》中寫一個女子為遠方的情人準備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飾這支簪子,加上雙珠還覺不足,再加上玉飾,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卻不料“聞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雜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複相思,相思與君絕。”何苦這樣做呢?還是從心頭難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9、钗
何以慰别離?耳後玳瑁钗
钗為珠翠和金銀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钿,連綴着固定發 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鬓。《續漢書》中說:貴人助蠶,戴玳瑁钗。據《華陽國志》記載:涪陵山有大龜,其甲可蔔,其緣可作钗,世号靈钗。可見古人尤其看重玳瑁制成的钗。五代詩人湯僧濟曾經在井中淘得一支古钗,感慨中賦詩曰: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邊,摘花還自比,插映還自憐。
窺窺終不罷,笑笑自成妍,寶钗於此落,從來非一年。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鮮,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傳。
钗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别的習俗:女子将頭上的钗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寶钗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納蘭性德詞中“寶钗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朱敦儒《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後,擘钗破鏡分飛。天淵海角信音稀,夢回海遼北,魂斷玉關西。月解團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述說金兵攻陷汴京後,詞人與自己的愛人分離之痛。十四年間興亡滿眼,再無處追憶舊時明月,這首詞因為有國破家亡的背景而顯得格外沉痛,詞中的分钗在生離死别的大動亂裡,也就不是一段僅僅陷于兒女情長的憂思了。
而在曆代關于分钗寄情的詩詞裡,最讓人傷懷的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将舊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黃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别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0、裙
何以答歡忻?纨素三條裙。
古時将絹稱為纨素,“纨素三條裙”指的是絹做的裙子。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古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稱。曆史上曾出現過各式各樣的裙子,如:彈墨裙、鳳尾裙、月華裙、真珠裙、郁金裙、石榴裙等等。《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二裙,正視為一色,傍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而百鳥之狀皆見。"這種以百鳥之羽織成百鳥之狀的裙子, 由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創制,并在當時貴族女性中廣為流行,緻使山林中的珍禽瑞鳥被捕殺殆盡,後被朝廷下令禁止。奢華的貴婦畢竟是少數,古代的平民女子都是樸素的戴荊钗、着布裙。因此,“钗裙”也是千百年來我國普通女性的代稱。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 趙飛燕外傳》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傳說:漢成帝與皇後趙飛燕同遊太液池,鼓樂聲中趙飛燕翩翩起舞,突然間大風驟起,飛燕在風中飄然若仙。成帝擔心她被風吹去,連忙命宮女拽住她的雲英紫裙。風停之後,飛燕的裙子上留下許多绉褶,宮女看見後覺得這樣好看,于是就紛紛在裙子上折疊成裥,并取名留仙裙。唐代陸龜蒙曾寫《紀錦裙》一文, 贊歎他所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一條錦裙:“„微雲瑣結,互以相帶,有若皎霞殘虹,流煙堕霧,春草夾徑,遠山截空,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塗染„及谛視之: 條段斬絕,分畫一一有去處,非繡非繪,缜緻柔美,又不可狀也„縱非齊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我們現代人看到即便僅是百年前的裙子何嘗不是一樣的感慨呢?沒有哪種服裝象裙子那樣貫穿了整個服裝發展史,從悠悠遠古到工業化的今天,裙子始終在女性世界裡搖曳生姿。
漢辛延年《羽林郎》“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寫的是一個漢代少女着裙的飄逸;唐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描繪采蓮姑娘的裙子與荷葉同色,面龐與荷花共顔;宋歐陽修《鼓笛慢》詞:"縷金裙窣輕紗,透紅瑩玉真堪愛"和張先《踏莎行》詞:"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都是寫裙又寫情,牛希濟的《生查子》“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别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更是通過裙子寫出了一場難舍難分的别離,最後兩句尤為動人。它引自唐人江總之妻的《賦庭草》“雨過芊芊草,聯雲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郎君你瞧瞧雨後青草那嫩綠的顔色,就象我裙子的顔色一樣啊!
前面纏臂金一節提到女詞人朱淑真,她在《生查子》一詞中寫自己在無望的等待中衣裙漸寬:“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無緒倦尋芳,閑卻秋千索。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一番期盼終成泡影。清代命運多舛的女詩人賀雙卿嫁給農夫為妻,在丈夫和婆母的虐待下仍一味地孝順姑、夫。她在《和白羅詩》中寫道“今年膏雨斷秋雲,為補新租又典裙。留得互郎輕絮暖,妾心如蜜敢嫌君?” 留下丈夫的寒衣,而把自己心愛的裙子典當補租,這樣無怨的柔情,賀雙卿的丈夫卻不曾理解,讀到此處不禁使人掩卷歎息。
而關于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于武則天一首《如意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身處于千丈紅塵與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幹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裡的桂樹,仍舊沒逃得過夜夜綿長的思念,又有誰能躲得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