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易經分享61:
“顔回為子貢占卦”實踐,談《易經》的斷卦技巧
《易經》有四大功能:象、數、理、占。
占就是預測。
作為蔔筮的依據,《易經》開始流行于春秋時代。
所以,《易經》裡有很多“吉”、“兇”的字,用作占蔔。
(一)
占筮中,《周易》的經、傳為“體”,占筮為“用”。
古人的占筮大緻有:蓍草、籌策法、龜蔔法、銅錢卦法、随機取數定卦等方法。
宋代邵雍老師在《梅花易數》中,更是提出了一種簡便、即時起卦、斷卦的方法。
其要點,“源易緣”在此簡要介紹下。
成卦後,先看周易爻辭的内容,以斷吉兇;
學生們認為:既是“鼎折足”,子貢是回不來了。
現場,唯獨顔回回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子貢一定會回來,而且是乘船回來的。
顏回之所以肯定子貢會乘船回來,是因為“鼎卦”之下卦為“巽卦”,“巽”為木,木可制造舟。
不久,子貢果真乘船回來了。
顏回不僅觀爻辭,也依卦序的上下前後關系,來做綜合判斷。
(三)
《易》理奧秘、《易》道無涯、《易》境高深、《易》者多變。
《易經》第50卦“鼎卦”上為離火,下為巽木。
卦辭說,最為吉祥,亨通。(元吉,亨)
而占一事的關鍵又在于:“神機兆于動”。
“鼎”卦四爻動,我們要重點結合看下九四爻辭。
九四說:鼎足折斷,打翻了王公的粥,自己身上也沾染上了,有兇禍。(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象辭反問:打翻了王公的粥,會怎樣呢?(覆公餗,信如何也.)
如果僅從卦辭上理解,子貢此行是兇的。
但顔回并沒有僅此卦辭上理解。
所以,黃來镒先生說,解卦不僅要參考占蔔所得之卦、爻,就其卦辭、彖辭、象辭、爻辭、爻象辭加以論述解析,更要參考《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系辭傳》。而且要以所占蔔的目的物為中心,加以探績索隐;
他同強調,更要依據現實狀況,社會生活常識、經驗“引申類比,觸類旁通”,方可得其真髓。
“如此缜密的思考邏輯,全方位論證,是為解卦的不二法門。”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台留言獲得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