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本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這本書自從吳承恩老先生寫成,就迅速流傳開來,吳承恩也成為了明朝的“網紅作家”,之後被翻譯成了好幾十國的文字,現如今又被翻拍成電視劇、電影和動畫片。《西遊記》之所以這麼吸引人,首先就是因為吳承恩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刻畫了各種各樣的妖怪,還有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創造出了一個奇幻絢麗的神話世界,用今天的話說吳承恩是“腦洞大開”。其次就是小說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為師傅的唐僧,始終是目标堅定,内心堅韌,大徒弟孫悟空豪爽樂觀、好勇鬥勝,豬八戒滑稽好玩、憨厚單純,沙和尚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可以說在全中國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沒有人不知道這師徒四人的。
除了奇幻的故事和鮮活的形象以外,《西遊記》裡邊還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吸引着讀者去了解。比如說像唐三藏的袈裟、孫悟空的金箍棒、李天王的寶塔、哪吒的風火輪、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等等,可以說吳承恩在《西遊記》裡邊把很多小物件給寫活了。這些本來隻是沒有生命的物體,在《西遊記》中卻好像活躍了起來。這些小物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兒”了。每次悟空做錯事的時候,唐僧總要念幾遍緊箍咒教訓一下他。可像這樣令人難受的“緊箍兒”,不服他人管教的悟空為什麼會戴上呢?
悟空戴上緊箍,是《西遊記》故事的轉折點
《西遊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中,孫悟空自從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救了出來以後,保着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孫悟空打死了六個山賊,遭到了唐僧的嚴厲指責。孫悟空受不了唐僧的念叨,按不住心頭火氣,踏上筋鬥雲,到東海龍王那裡喝酒去了。在這個空隙,觀音菩薩化做一個老妪,拿着一個籃子,送給了唐僧,原來這籃子裡邊有一頂虎皮帽幻化而成的緊箍。與此同時,觀音菩薩以傳授心經為由,教會唐僧緊箍咒語,就這樣唐僧學會了緊箍咒。
喝完大酒回來的孫悟空,發現唐僧身邊有一個籃子,打開一看,裡面有“光豔豔的一領棉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孫悟空當即就要戴上。隻不過,戴上之後這頂虎皮帽就變成了緊箍,“取不下,揪不斷”,甚至還遇肉生根,根本就拿不下來了。
對此孫悟空非常生氣,作勢就要棒打欺騙他的唐僧,唐僧立即念動緊箍咒語,孫悟空叫到:“頭痛、頭痛!”師父又念了緊箍咒幾遍,把孫悟空痛得打滾,耳紅面赤,眼脹身麻,唐僧這才住口不念了。有了緊箍,這位法術高強的大徒弟隻得俯首帖耳,死心塌地地保他去取經了。至此,唐僧也更加有底氣,孫悟空也對唐僧有了忌憚,從此孫悟空開始服從唐僧的管教。可以說,緊箍咒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正是有了緊箍咒,西天取經才得以正式開始。
觀音巧用金、緊、禁三箍
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實際上除了緊箍外,在《西遊記》中,一共有三個箍。
當初如來佛祖選定金蟬子轉世的唐僧作為取經人後,如來又賜給觀音菩薩三個箍兒,說:“這三樣東西,分别叫作‘金箍兒’‘緊箍兒’和‘禁箍兒’,各有不同的作用。日後取經人遇到難處時,你可見機行事。這幾樣東西或許派得上用場。”
所以說這一套箍一共有三個,分别是金箍,緊箍和禁箍。後來這緊箍套的是孫悟空,禁箍套了黑熊精,金箍套的是紅孩兒。在黑風山,黑熊精搶劫了唐僧的錦襕袈裟,孫悟空請來觀音菩薩,收服了黑熊精。觀音菩薩給黑熊精戴上禁箍,并收其為守山大神。
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西遊記》第四十二回
紅孩兒擄走唐僧,孫悟空請來觀音菩薩,觀音丢下一組(5件套)金箍套住他的脖子、雙手和雙腳,并且将紅孩兒收在身邊做了善财童子。
這個金箍兒,未曾舍得與人,今此怪無禮,與他罷。’好菩薩,将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聲:‘着!’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西遊記》第四十二回
為何悟空戴的是緊箍
至于為何悟空戴的是緊箍,而非另外兩個,這主要是因為三個箍的用法不同。根據《唐僧取經念詞寶卷》的說法,金箍、緊箍和禁箍分别對應佛教的“貪嗔癡”三毒:我今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黑熊怪在竊取錦襕袈裟的時候,就是被貪念綁架,所以要給它戴禁箍。禁箍代表着戒律,克制貪欲。
紅孩兒是在道法修煉過程中因為“無知”而産生的“聖嬰大王”,對應的是一個“癡”字,喻義心性迷暗,是非不明。又因為佛家的“金”,一般與“光”是等同的概念,所以“金箍”代表的正是智慧。
孫悟空因為脾氣大,不服管教,因此對應的是“嗔”,所以他需要靜心,帶的是緊箍。“緊箍”代表的是一種定力,具有約束性質。
所以緊箍咒又叫“定心真言”。在《西遊記》原著第十四回中記載:
“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
戴上緊箍,這樣才能壓住悟空暴躁的脾氣,磨練悟空的心性,使之成為一個合格的取經人。這緊箍咒的寓意是:告誡孫悟空安定心神,不要沖動做事。
揭秘:緊箍的咒語是什麼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并沒有寫出緊箍的咒語是什麼,一直到清朝的《西遊證道書》問世後,這句咒語才被揭示。原來,緊箍咒其實就是佛教的“六字真言”,從梵文翻譯過來就是
“唵、嘛、呢、叭、哞、吽”這六個字。
至于這六個字的讀音,對應下來分别是:ōng、mā、nī、bēi、mēi、hòng。
别說讀起來迷糊了,就是聽起來,也是越聽越迷糊。
當年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出不來,并不是五行山本身有什麼法力,而是五行山頂的六字真言起了作用,唐僧揭開五行山上的六字真言,孫悟空才能脫離五行山。剛離開五行山,又戴上緊箍。其實,束縛孫悟空行為的枷鎖并沒有離開,隻是換成了圈兒,即緊箍圈,而六字真言也沒有離去,變成了唐僧所念的緊箍咒。
因為唐僧的緣故,大多數人以為吳承恩寫的是唐朝的故事,其實作者隻是借古喻今,借助唐朝的故事來述說他所生活的明代的社會現實,反映當時的世态炎涼,人間的冷暖。
在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頭上的這個緊箍咒,其實是一種符号的象征,是明朝文化上的專制主義的象征。這深刻地影響着作家們的思想,使他們深感到人性的約束,自由的喪失,于是他們在孫悟空的頭上設置了一隻緊箍咒,以示對這種高壓統治和文化專制主義的控訴。
在小說中緊箍和緊箍咒組成的行為規範,對孫悟空形成了強有力的約束機制,逼迫其就範,孫悟空隻有遵守這個遊戲規則,才不至于頭疼欲裂,痛不欲生。
雖然戴上了緊箍,但是你會發現他在任何情況下不服輸,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辦法。頑強執着,不屈不撓,憑着不服輸的這種精神,一次次絕處逢生,赢得了最終的勝利。我們也希望自己成為孫悟空這樣的,雖然人生就是處處都有規則,處處都受限制,仿佛戴着鐐铐跳舞,但是總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培養、去擁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