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輝(左)。受訪者供圖
■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集體
曆時3年摸清污染“家底”,牽頭制定河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科學處置突發事件避免水質污染……從事環保工作22年來,河源市生态環境局綜合科科長楊智輝始終沖鋒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等急難險重工作的第一線,是同事口中的“模範标兵”。
2014年至2020年,楊智輝連續7年公務員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記三等功2次,并于今年8月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号。“人們對河源生态環境的肯定,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激勵。”楊智輝說。
深入一線
挖掘環保一手資料
提到楊智輝,新豐江水庫集雨區和東江幹流河源段沿岸的幹部群衆一點也不陌生。為了開展污染源普查,楊智輝和同事們曆時3年,白天深入鎮村和企業挖掘水質保護第一手資料,晚上審核數據、寫報告,全面摸清了河源5201個普查對象的“家底”。
有了全面準确的普查數據,楊智輝牽頭制定了新豐江水庫水質保護工作的第一個專項行動計劃、東江水質保護三年行動計劃和河源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明确污染防治路線圖。
污染減排是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河源工業基礎薄弱,污染排放基數小,減排空間非常有限。負責減排工作10多年來,楊智輝的足迹遍及污水處理廠、養殖場、水泥廠等企業,頂着烈日爬煙囪指導廢氣治理,深入養殖場糞污處理車間檢查雨污分流、糞污治理情況。在他和同事的推動下,河源共完成減排工程487個,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減排任務。
啃下工業鍋爐整治
“硬骨頭”
回憶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楊智輝想起處理鍋爐企業抵觸整改的往事。
由于當時天然氣管網未全面覆蓋,工業鍋爐煤改氣要增加企業生産成本1.5至2倍,企業抵觸情緒很大。一家高污染燃料鍋爐企業為逃避整改,向楊智輝送禮金、說人情,但他堅持原則,堅決要求落實淘汰整改措施。企業碰壁後對他進行謾罵,極度不配合工作。但楊智輝不氣餒,考慮到采取執法或處罰手段會影響企業生産經營,他一個月内5次主動上門,耐心做思想工作,最終說服該企業按時落實淘汰措施。就這樣,他啃下一塊塊工業鍋爐整治“硬骨頭”,共推動70台工業鍋爐淘汰,使河源每年減少煤使用量8萬多噸。
幹環保,也要服務發展。2017年核發第一批國家排污許可證時,由于當時規定發證權限僅在市級,為解決偏遠企業到市區辦證不便的實際困難,他主動上門指導企業申辦排污許可證,采取一次性告知、網上申報、上門審核、部分材料容缺後補、縮短審批時限等服務措施,讓企業“少跑腿”。
趕赴現場
科學處置突發事件
應對突發事件,楊智輝總是沖鋒在前。
2019年9月3日12時許,粵贛高速和平段大路崗隧道突發二甲苯洩漏事故,高速公路通行随即中斷。隧道狹窄、污染物擴散難,疊加二甲苯易燃、有毒、有刺激性等特點,加大了事故處置的難度。
險情就是命令,楊智輝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路上查閱大量資料、聯系請教相關專家,及時提出處置建議。抵達現場後,他發現,事故已導緻高速公路長時間堵車,如果天黑前還不能通車,将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風險。
洩漏點目前情況如何?高速公路何時可以恢複通行?恢複通行是否安全?現場指揮部要求在30分鐘内給出專業意見供決策參考。
關鍵時刻,楊智輝不顧安危,深入洩漏現場勘察,以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認真研判,提出可以取消交通管制的建議,最終,高速公路于當日18時恢複了通行。接着,他又馬上投入緊張的事故處置工作中,一直忙到第二天淩晨5時多,才歇上一口氣。此次事故得到科學有效處置,東江水質未受影響,楊智輝沖鋒一線敢于擔當的舉動赢得了廣泛好評。
“做綠水青山的堅定‘守護者’,是我們環保人的職責所在,也是我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楊智輝說。
南方日報記者 姚瑤
統籌:王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