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作者韓利娜,樂場投資合夥人,常青藤爸爸中後台産品負責人,樂産功場®黃埔22期的助教,樂品功場®西點三期、樂産功場®黃埔14期的學員。本文源自作者參加樂場讀書®第13期《團隊協作》讀書會時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現摘錄全文,以飨讀者。
一、信任關系“你們信任我,但我不一定信任你們”,聽到薛利華老師這句話的時候,我感覺很奇怪,“信任不就是相互的嘛?”腦海裡浮現出了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這麼信任你,而你卻……”之類的話。
我們時常會覺得,“我信任你,你就應該信任我”,一旦對方說的話,達不到我們期望的信任度時,就會出現争執。
信任的五大要素
聽完薛老師的講解,才明白“信任≠信任你的所有”,比如,在一起共事,信任你做事的能力,但是不一定信任你的人品。信任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基礎。信任的建立包含五個方面:理解、意圖或動機、能力、性格、“業績”記錄。
沒有信任基礎的團隊就沒有靈魂,也不能稱之為團隊,頂多算是一些人湊在一起做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能把事情做成做好是不太可能的。很多公司都有部門團建費,作為部門管理者是如何理解公司出團建費的意義何在呢?團建是一場飯局,還是一場消遣放松的局,抑或是一個建立團隊成員信任的局?
二、團隊沖突團隊的沖突有良性沖突和不良沖突兩種類型。其中,良性沖突有六類:目标沖突、理念沖突、資源沖突、責任沖突、計劃沖突、時間沖突;不良沖突有兩類:利益沖突、人際沖突。
一個團隊不可避免會産生沖突,那當沖突發生時,怎麼辨别良性沖突還是不良沖突呢?
團隊沖突的類型
辨别沖突有助于我們搞清楚沖突的目的,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自己的角色,并指引我們朝向正确的方向去行動。
實際上,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團隊,大家各有分工,夫妻之間,與公婆之間、與孩子之間,或多或少都會産生一些沖突,有些家庭因為沖突而解散的,也有因為沖突老死不相往來的……如果都懂這些的話,也許大家過得會更幸福一些。
三、沖突解決按照TKI模型的兩個維度:關注自身利益、關注他人利益。可以把人分為三種類型,即:利己型、利他型和混合型。每個群體都會出現自己特有的行為模式,并産生相應的心理狀态。
TKI模型:沖突解決
沖突的解決辦法有五種:合作、妥協、遷就、競争、回避。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合作:當關注自身利益,也關注他人利益時,就可以以合作的方式達到雙方利益的共赢。 合作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境界。合作的目的不是為了鬥争,而是為了共同發展;合作的過程不是在對抗中進行,而是在競争中推進。
妥協: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就是解決沖突的一種方式,不完全滿足自己,也不完全滿足他人利益,大家各退一步,雖然達不到百分百雙赢,至少能使雙方利益以打折的方式實現平衡。
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
遷就:如果關注他人利益多于自身利益,自己會遷就他人多一些。我覺得遷就是沒辦法的辦法,更多的是無奈,損害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是長久之計,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沖突,但至少可以緩解。
競争:關注自身利益多,關注他人利益少時,競争就出現了。凡事必争嗎?需要看什麼事兒,不能一刀切。也跟性格有關,有的型号就是好“戰”。
回避:我理解更多反映的是一種做事的态度,大多數場景下是逃避;在少數情況下,回避也是讓問題得到更好解決的方式,例如,為了讓結果更客觀,親近的人之間要避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