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平時基本就是一條等電線,但是它發生改變時,絕對會讓我們臨床醫生心跳加速。咱們來聊聊在心肌缺血時ST段變化的一些規律。
一、動作電位離子變化與ST段
大家看到下面這張圖片,肯定很熟悉。對的,這就是生理學上的動作電位4期圖。在圖片上,我标注了這4期發生改變時主要的離子變化。
(圖1:心肌細胞動作電位 來源:臨床心電圖分析與診斷)
0期:快速去極化期,大量的Na 内流,使心肌細胞從靜息期-90mv,迅速上升至30mv。
1期:快速複極化初期,K 的快速外流,是心肌細胞電位從30mv降至0mv。
2期:平台期,這期K 、Na 、Cl離子的PK趨于穩定;Ca 的緩慢内流,是此期形成平台期的主要原因。
3期:快速複極化末期,K 再次快速外流,心肌細胞電位進一步下降至靜息電位。
4期:靜息期,靜息電位-90mv。
(圖2:心髒不同細胞的動作電位 來源:丁香園)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心内膜的鋒電位=心外膜的鋒電位(藍色豎線),心内膜動作時間>心外膜動作時間(紅色虛線)。
那麼心電圖和動作電位的關系是是什麼呢?
(圖3:心肌動作電位和心電圖對應關系 來源:百度)
ST段對應的就是平台期。
由圖2,我們知道,心内膜的鋒電位=心外膜的鋒電位,它們的電勢差是0,所以ST段一般是等電位。
那麼我們可以認為,ST段的等電位的形成也是Ca2 的内流嗎?如果在心肌缺血時,它又會發生一些什麼變化呢?ST段壓低、擡高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在這裡,要提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ATP敏感性鉀通道。
二、ATP敏感性鉀通道
它是受到ATP影響的鉀通道,當ATP濃度增高,鉀通道會被關閉;當ATP濃度下降時,鉀通道會開放。
它在心外膜上的濃度>心内膜。
你可能會好奇,它有什麼用呢?下面我們來看,當心肌缺血時,動作電位及心電圖變化時,ATP敏感性鉀通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三、心肌缺血、ATP敏感性鉀通道及心電圖變化
當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時,會有什麼變化呢?
(圖4:心内膜下心梗動作電位及心電圖變化)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心内膜壞死,發生無氧孝解,ATP生成減少,ATP敏感性鉀通道開放,鉀離子快速外流,導緻心内膜動作電位時間縮短時(如上圖畫的紅色部分),心外膜電勢差>心内膜,産生了一個從外向内的向量,故心電圖出現了ST段下移。
當出現透壁或心外膜心肌梗塞時,如下圖,
(圖5:心外膜下心梗動作電位及心電圖變化)
心外膜下心肌梗塞,心外膜壞死,發生無氧孝解,ATP生成減少,ATP敏感性鉀通道快放,鉀離子快速外流,導緻心外膜動作電位時間縮短(如上圖畫的藍色部分),電勢差:心内膜>心外膜,産生了一個從内向外的向量,故心電圖出現了ST段擡高。
當發生透壁心肌梗塞時,
(圖6:透壁心梗動作電位及心電圖變化)
透壁心肌梗塞時,心外膜、心内膜上的ATP敏感性鉀通道均開放,ATP敏感性鉀通道心外膜濃度>心内膜,因此心外膜複極時間比心内膜短(圖5藍色部分),電勢差:心内膜>心外膜,産生了從内向外的向量,故心電圖也是ST段擡高。
正常情況下,
(圖7:正常心肌時動作電位及心電圖變化)
上一張正常的,方便大家對比。
最後來一思維導圖,對今天的内容進行總結。
(圖8:心肌梗塞不同部位,心電圖變化的病理機制 作者制作)
參考資料:内科學(第九版)、診斷學(第九版)、生理學(第九版)、急性心梗心電圖診斷及誤區(丁香園.趙運濤)、明明白白心電圖(廣東科技出版社 )、中國心律學
我是一隻氨茶堿,一個想要把心電圖學得“出神入化“的呼吸科醫生,用輸出倒逼輸入,每天和您分享我學心電圖的心得體會。如果您喜歡請關注,如果您覺得有用,請把它分享給您的朋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