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字之學,即古人所稱之 "小學",為曆代書家所重。在五千餘年的中華文化史上,漢字經曆了甲骨文、金文、篆、隸、草、行、楷等字體的字形演變。今天,當我們以審美的眼光欣賞時,諸體書法因各自獨特的審美特征而展現出不同的審美價值。毋庸置疑,研究文字學對推動當代的書法學習與創作有着重要意義。鑒于此,我們推出了"每日一字"欄目。
------北蘭亭學術部
2016.7.9
趙,篆文



(走,跑)


(肖,即“悄”,安靜無聲),表示悄悄奔跑。

造字本義:動詞,部隊悄然、敏捷地急行軍。隸化後楷書

将篆文字形中的“走”

寫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肖”

寫成

。《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體楷書“趙”

,用“乂”

代替正體楷書字形中的“肖”

。
字源解說

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周 · 叔趙父劍鞘飾

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漢 · 石門頌

漢 · 石門頌

清 · 金農 · 隸書冊

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

元 · 趙孟頫 · 山上帖

宋 · 米芾 · 緻伯修帖

晉 · 王羲之 · 鄉裡帖

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

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