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珠海航展上,4架空軍已經服役的殲-20作為壓軸大戲登場,為現場觀衆作了精彩的空中表演,赢得了觀衆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其中,有2架殲-20在作高難度的飛行表演時,突然之間,就打開了平常含而不露的機腹和機翼側彈倉,衆目睽睽之下,坦蕩胸懷般地露出了機腹内的4枚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以及機翼側彈倉内的2枚PL-10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
據此,國内軍迷對殲-20隐形戰機的武器配置就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那就是殲-20實施空戰時,其挂載武器是4枚中距彈和2枚格鬥彈,殲-20總共導彈的攜帶數量是6枚。
在第三代戰機陣風、F-15、蘇-30/35等戰機,兩個機翼複合重載挂架都能攜帶8枚空空導彈,全機中近程空空導彈,動辄能外挂12-14枚的背景下,作為隐形戰機的殲-20隻能攜帶6枚中近程空空導彈,至少在導彈的攜帶數量上,絕對處于下風。
這是客觀存在的,盡管網絡上有殲-20外挂4隻碩大的副油箱的圖片,早就在網絡上流傳出來了,意味着殲-20在犧牲局部隐形性能的前提下,有4隻重載挂架可以充分利用。
以近距格鬥導彈,一隻重載挂架攜帶4枚來計,那麼殲-20實際上擁有了外挂16枚加内置6枚總共22枚中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導彈攜帶數量絕對不會遜色于任何一架F系列或蘇系列第三代戰機。
隻是殲-20本身就是一架隐形戰機,由于具備空中良好的隐形性能,機載相控陣雷達基本上能先敵第三代機發現并鎖定對手,發射中遠程空空導彈将其一舉擊落,屬于非對稱作戰,一般非隐形戰機不具備對殲-20的任何優勢。
因此,殲-20機腹内的4枚中遠程空空導彈,理論上具備擊落4架非隐形戰機的能力,在打光機腹内的4枚中遠程空空導彈時,就會掉頭返回基地,重新補充導彈和燃料,地勤人員将對戰機作必要的維護檢查檢修,準備再次升空作戰。
如果是和隐形戰機對壘,非常有可能雙方會進入PL-10近距格鬥導彈的射程,2枚PL-10格鬥彈是用來自衛的,當然,也不能排除雙方的隐形戰機打光格鬥彈,進入機炮射擊的距離。
因此,殲-20不裝備機炮,在對陣隐形戰機時,是非常危險的,戰機設計師包括飛行員誰都絕對把握,一定能擊落對方的隐形戰機。
殲-20這般隐形戰機,對陣非隐形戰機時,獲勝的把握就非常大,因此,6枚空空導彈攜帶量,其實,已經足夠了,理論上足以擊落4架非隐形戰機,當然,對付隐形戰機,那就不好說了,畢竟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由于未來的空戰是體系作戰,空中預警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在預警機先敵發現來襲的敵機,引導隐形戰機主動攻擊,因此,殲-20對陣隐形戰機時,獲勝的把握仍然是存在的。
綜上,殲-20有隐形性能,具備碾壓所有非隐形戰機的能力,有後發優勢的加成,即便對标隐形戰機,也不落下風,因此,即便攜帶4枚中距彈2枚格鬥彈,在戰時,也已經足夠用了,隐形戰機犧牲隐形性能,在機翼下外挂空空導彈,盡管增加了空空導彈的數量,但卻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