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

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7:28:28

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高中物理易錯易忘知識點)1

高中物理必會知識點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法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

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着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别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然解題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得出的答案與正确結果大相徑庭,痛失整題分數。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隻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19、要認清帶電粒子經加速電場加速後進入偏轉電場的運動情形

帶電粒子在極闆間的偏轉可分解為勻速直線運動和勻加速直線運動,我們處理此類問題時要注意平行闆間距離的變化時,若電壓不變,則極闆間場強發生變化,加速度發生變化,這時不能盲目地套用公式,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可以憑着悟性與感覺:當加速電場的電壓增大,加速出來的粒子速度就會增大,當進入偏轉電場後,就很快“飛”出電場而來不及偏轉,加上如果偏轉電場強越小,即進入偏轉電場後的側移顯然就越小,反之則變大。

20、要對平行闆電容器的電容、電壓、電量、場強、電勢等物理量進行準确的動态分析。

這裡特别提出兩種典型情況:

一是電容器一直與電源保持連接着,則說明改變兩極闆之間的距離,電容器上的電壓始終不變,抓住這一特點,那麼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二是電容器充電後與電源斷開,則說明電容器的電量始終不變,那麼改變極闆間的距離,首先不變的場強,(這可以用公式來推導,E=U/d=Q/Cd,又C=εs/4πkd,代入,即得出E與極闆間的距離無關,還可以從電量不變角度來快速判斷,因為極闆上的電荷量不變則說明電荷的疏密程度不變即電場強度顯然也不變。)

21、要對閉合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電壓、電功率等物理随着某一電阻變化進行準确的動态分析

閉合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電壓、電功率等物理量随着某一電阻變化進行準确的動态分析(有的題目還會介入變壓器、電感、電容、二極管甚至邏輯電路等裝置或元件)是高考必考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進行必要的訓練。

閉合電路的動态分析方法一定要嚴格按“局部→整體→局部”的程序進行。對局部,要判斷電阻如何變化,從而判斷總電阻如何變化。對整體,首先判斷幹路電流回路随總電阻增大而減小,然後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路端電壓随總電阻增大而增大。

第二個局部是重點,也是難點。需要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和規律及歐姆定律交替判斷。另外,還可用“極限思維方式”來分析。如某一電阻增大或減小,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它增大到無窮大造成電路斷路或減小為零造成短路,這樣分析簡潔、快速,但要在其它物理随這變化的電阻作單調性變化才行。

22、要正确理解伏安特性曲線

電壓随電流變化的U-I圖線與“伏安特性”曲線I-U圖線,曆來一直高考重點要考的内容(其中電學實驗測電源的電動勢、内阻,測小燈泡的功率,測金屬絲的電阻率等等都是必考内容)。這裡特别的是有兩點:

(1)首先要認識圖線的兩個坐标軸所表示的意義、圖線的斜率所表示的意義等,特别注意的是縱坐标的起始點有可能不是從零開始的。

(2)線路産的連接無非為四種:電流表内接分壓、電流表外接分壓、電流表内接限流、電流表外接限流。一般來說,采用分壓接法用的比較多。至于電流表内外接法則取決于與之相連的電阻,顯然電阻越大,内接誤差越小,反之亦然。

(3)另外,對儀表的選擇首先要注意量程,再考慮讀數的精确。

23、要準确把握“遊标卡尺與螺旋測微器”讀數規律

電學實驗中關于相關的遊标卡尺與螺旋測微器計數問題,這是高考經常随着實驗考查的。但大家總是讀錯,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讀數的最基本要領。

隻要記住,中學要求,隻有螺旋測微器需要估讀,遊标卡尺不需要估讀。所以應有下列規律:在用螺旋測微器計數時,隻要以毫米(mm)為單位的,小數點後面一定是三小數,遇到整數就加零。在用遊标卡尺計數時,有十分度、二十分度和五十分度三種,隻要以毫米(mm)為單位的,那麼十分度的尺,小數點後面一定得保留一位數,如果是二十分度和五十分度的,則以毫米為單位的,小數點後面一定保留二位數。記住這樣的規律,那麼讀起數來,就不會容易出錯。

這裡還有必要提示一下,關于伏特表、安培表、歐姆表等各種儀表的讀數要留心一下。

24、在電磁場中所涉及到的帶電粒子何時考慮重力何時不考慮重力

一般情況下:微觀粒子如,電子(β粒子)、質子、α粒子及各種離子都不考慮自身的重力;如果題目中告知是帶電小球、塵埃、油滴或液滴等帶電顆粒都應考慮重力。如無特殊說明,題目中附有具體相關數據,可通過比較來确定是否考慮重力。

25、要特别注意題目中的臨界狀态的關鍵詞

無論在力學還是在電學中,物理問題總會涉及到一些特殊狀态,其中臨界狀态就是常見的特殊狀态。

對于比較難的題目,這種狀态往往就隐含的各種條件裡面,需要認真審題挖掘,建議特别注意下列關鍵詞語:“恰好“、”剛好”、“至少”等。找到了這臨界狀态的關鍵詞也就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了。

26、電磁感應中的安培定則、左手定則、右手定則以及楞次定律、電磁感應定律一定牢固掌握熟練運用

安培定則——判别運動電荷或電流産生的磁場方向(因電而生磁);

左手定則——判别磁場對運動電荷或電流的作用力方向(因電而生動);

右手定則——判别切割磁力線感應電流的方向(因動而生電);

楞次定律——是解決閉合電路的磁通量變化産生感應電流方向判别的主要依據。

要真正準确、熟練地運用“楞次定律”一定要明白:“誰”阻礙“誰”;“阻礙”的是什麼;如何“阻礙”;“阻礙”後結果如何。(注意:“阻礙”與“阻止”有本質的區别)

電磁感應定律——就是法拉弟解決“切割磁力線的導體或閉合回路産生感應電動勢”定量方法。

其表達式多種多樣:

對于閉合線圈:E=n△Φ/△t=nS△B/△t=nB△S/△t;(注意:求某一段時間内通過某一電阻上的電量,往往利用此公式求解)

對于導體棒:E=BLv,E=BL2ω/2,

交流電:E=nBSωsinωt

27、解“力、電、磁”綜合題最重要的兩步驟和最主要的得分點

電磁感應與力電知識綜合運用,應該是高考重點考又是考生得分最低的問題之一。失分主要原因就是審題不清、對象不明、思路混亂。

其實,解決這類問題有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就是首先必須從讀題審題目中找出兩個研究對象,一是電學對象。即電源(電磁感應産生的電動勢)及其回路(包括各電阻的串、并聯方式);二是力學對象:這個對象不是導體就是線圈,其運動狀态一般是做有一定變化規律變速運動;

第二步:選擇好研究對象後,一定要按下列程序進行分析:畫導體受力(千萬不能漏力)——→運動變化分析——→感應電動勢變化——→感應電流變化——→合外力變化——→加速度變化——→速度變化——→感應電動勢變化,這種變化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其中有一重要臨界狀态就是加速度a=0時,速度一定達到某個極值。

采分點:這類題目必定會用到:牛頓第二定律、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動能定理、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摩擦力做功就是使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電流做功就是使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阻上的熱能)。

28、交變電流中的線圈所處的兩個位置的幾個特殊的最值要記牢

閉合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就會産生按正弦或餘弦規律變化的交流電。在這一過程中,當線圈轉動到兩個特殊位置時,其相應的電流、電動勢、磁通量大小、磁通量的變化率、電流方向都會有所不同:

第一特殊位置: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的位置即中性面,則一定有如下情況,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小(0)——→感應電動勢最小(為0)——→感應電流最小(為0)——→此位置電流方向将發生改變(線圈轉動一周,兩次經過中性面,電流方向改變兩次)。

第二個特殊位置: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的位置,所得的結果與上述相反。

有一個規律顯然看出來:磁通量的變化率、感應電動勢與感應電流變化總是一緻的。

29、要正确區别交變電流中的幾個特殊的最值

在正、餘弦交變電流中電流、電壓(電動勢)、功率經常涉及的幾個值:瞬時值、最大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

瞬時值:就是交流電某一時刻的值,即i=Imsinωt;e=Emsinωt;

峰值(最值):Em=nBSω(注意電容器的擊穿電壓);Im=Em/(R r);

有效值:特别注意有效值的定義,隻能對于正弦或餘弦交流而言,各物理量才有的關系。如果其它類型的交流電唯一方法就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在相同時間内所對直流電發熱相等來計算得出。

平均值:就是交變電流圖像中的圖線與時間所圍成的面積與所對應的時間比值。特别用在計算通過電路中某一電阻的電量:q=△Φ/R。

30、要正确理解變壓器工作原理

會推導變壓器的電流、電壓比,會畫出電能輸送的原理圖變壓器改變電壓原理就是利用電磁感應定律設計的。通過該定律可以直接得到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上的電壓比U1/U2=n1/n2;利用輸出功率等于輸入功率的關系也很快得出原、副線圈上的電流比:I1/I2=n1/n2。這裡隻指隻有一個副線圈情形,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副線圈,那麼必須還是按照電磁感應定律去推導。

這裡特别說明的要注意“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的原理與接法。

31、要正确理解振動圖像與波形圖像(橫波)

應該從研究對象進行比較(一個質點與無數個質點);

應該從圖像的意義進行比較(一個質點的某時刻的位置與無數質點在某一時刻位置);

應該從圖像的特點進行比較(雖然都是正弦曲線,但坐标軸不同);

應該從圖像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相似的是質點的振幅,回複力,但不同的是周期、質點運動方向、波長等);

應試從圖像随時間變化進行比較(一個是随時間推移圖像延續而形狀不變,一個是随時間推移,圖像沿傳播方向平移);

[注]:一個完整的曲線對于振動圖來說是一個周期,而對于波形圖來說卻是一個波長。

判斷波形圖像中質點在某一時刻的振動方向,可以用“平移法”、“太陽照射法”、“上下坡法”、“三角形法”等。

32、要認清“機械波與電磁波(包括光波)”、“泊松亮斑”與“牛頓環”的區别

機械波與電磁波(包括光波),雖然都是波,都是能量傳播的一種形式,都具有幹涉、衍射(橫波還有偏振)特性,但它們也還有本質上的區别,如:

(1)機械波由做機械振動的質點相互聯系引起的,所以它傳播必須依賴介質,而電磁波(包括光波)是由振蕩的電場與振蕩的磁場(注意,是非均勻變化的)引起的,所以它的傳播不需要依靠質點,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2)機械波從空氣進入水等其它介質時,速度将增大,而電磁波(包括光波)剛好相反,它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機械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機械波有縱波與橫縱,而電磁波就是橫波,具有偏振性;

[注]:兩列波發生幹涉時,必要有一點條件(即頻率相同),産生幹涉後,振動加強的點永遠加強,反之振動減弱的點永遠減弱。

“泊松亮斑”與“牛頓環”的區别這兩個重要光學現象,非常相似,都是圓開圖像,但本質有區别。

泊松亮斑:當光照到不透光的小圓闆上時,在圓闆的陰影中心出現的亮斑(在陰影外還有不等間距的明暗相間的圓環)。這是光的衍射現象;

牛頓環:是用一個曲率半徑很大的凸透鏡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觸,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時,可以看到接觸點為一暗點,其周圍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彩色圓環;而用單色光照射時,則表現為一些明暗相間的單色圓圈。這些圓圈的距離不等,随離中心點的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變窄。這是光的幹涉現象。

33、關于“多普勒效應”、“電流的磁效應”、“霍爾效應”、“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的比較

這幾種重要物理效應,分散在課本中,我們可以集結到一起進行綜合比較:

多普勒效應:這是聲學中的一種現象,即聲源向觀察靠近時,觀察者将聽到聲源發出的頻率變高,反之背離觀察者頻率将變低。

電流的磁效應:就是通電導線或導電螺旋管周圍産生磁場的現象。

霍爾效應:就是将載流導體放在一勻強磁場中,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垂直時,導體将在與磁場、電流的垂直方向上形成電勢差(也叫霍爾電壓),這個現象就稱之為霍爾效應。

光電效應:就是将一束光(由一定頻率的光子組成的)照射到某金屬闆上,金屬闆表面立即會有電子逸出的現象(這種電子稱之為光電子)。這一效應不僅說明光具有粒子性還說明光子具有能量。

康普頓效應:就是當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而向不同方向傳播,這種散射現象中,人們發現光的波長發生了變化。這一現象叫康普頓效應,它不僅說明光具有粒子性有能量外還說明光具有動量。

34、掌握人類對“原子、原子核”認識的發展史

談到原子與原子核首先要記住兩個重要人物:一個因為陰極射線而發現電子說明原子内有複雜結構的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一個是因為發現天然放射現象而說明原子核内有複雜結構的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考生。更多學習方法、學習資料、學業測評、志願填報等内容,可關注:陝西志願一點通。

(圖文來源:網絡)

版權屬于原作者或出版商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