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來了!孩子上了學,就等于全權委托給學校了嗎?任何形式的學校教育,如果少了家庭的配合與回應,其成效都将大打折扣。再優秀的教師,也無法替代家長的作用,而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與老師肩并肩。
1
再負責任的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既然上了學,于情于理,教育問題都應由學校老師全盤負責。
因為老師具有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而家長往往不懂教育。更何況,教書育人本就是老師的本職工作,而家長要為生計奔波,沒那麼多時間管孩子。
家長對老師寄予厚望,老師當然能夠理解。可現實情況卻是,想把孩子教育好,光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若把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自己做“甩手掌櫃”,就真的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一方面,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甚至幾個班)的學生,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放在個别孩子的身上。
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性。一對父母隻需要教育一兩個孩子,尚且累死累活,頭疼不已,而老師要教好這麼多學生,難度可想而知。隻有通過家長的配合,才有可能實現因材施教。
身為老師,當然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有出息,桃李滿天下。可沒有家長的配合,老師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老師的很多努力,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都會是無效的。
優秀的家長不會過度神化老師,把孩子的未來都寄托在老師身上。家長認真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和老師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
2
再優秀的老師,也替代不了家長的作用
有人問:同樣的老師,同樣的班級,同樣的教法,為什麼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
因為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孩子能否成才,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受到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
其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孩子出生後,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奠基。
孩子上學後,學校教育依然替代不了家庭教育。老師每天所做的隻是“澆水施肥”,而父母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是孩子日常所需的“陽光雨露”。離開了家長日複一日的努力,單靠老師在學校有限的付出,孩子很難成長為“參天大樹”。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教育孩子确實很辛苦,卻也是任何父母都不應逃避的人生責任。父母需要為孩子付出的心血,真的一點都不能少。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育孩子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沒有家長可以坐享其成。孩子身上一切優秀的品質,都來自于持之以恒的培養。
孩子的童年隻有一次,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給予孩子必不可少的引導和陪伴。您今天對孩子的所有付出,都會逐漸沉澱在孩子身上,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心智、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行,擁有适應社會、成就幸福人生的能力。
3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與老師肩并肩
教育最大的忌諱,就是家長與老師成了“敵人”。尊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家長破壞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老師的教育就會失去底氣,越來越無計可施。教育質量必然受到影響,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再優秀的老師,也不可能讓所有家長滿意。家長與老師所站角度不同,難免會産生一些不一緻。
但如果雙方都能将心比心,換位思考,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問題上的分歧,完全可以通過真誠溝通來解決。
請家長朋友相信,老師雖然并非無所不能,但懷着跟您一樣的熱忱,為了讓孩子更優秀而殚精竭慮,全力以赴。
孩子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紐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擁有共同的目标,從來不該是對立面。
轉載丨光明社教育家,有删改
圖片 | 攝圖網
責編丨李培 主編丨雷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