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地上格子跳,要跳到格子中間!"
"控制好節奏,前腳掌着地!"
"跟前面的人保持距離,先别求快!"
……
暑假到了,不少家長帶着孩子去鍛煉身體,随着近年來孩子身體素質不斷下降的數據屢被刷新,原因大都跟運動量少有關。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也更加注重運動。
但随之而來的,不少"小胖墩"的煩惱浮出水面:"孩子身高低于同齡人""我兒子想長到一米八"……
而有些家長竟然"奇思妙想",到醫院咨詢,想給孩子注射"增高針"。
何為"增高針"?
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新華社刊發文章指出,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
害怕長不高就濫用生長激素?
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内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據業内專家介紹,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治療,因制劑不同、體重和敏感性不同,每月費用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間,往往需要注射2至5年。
由于推廣"增高針"能獲取暴利,一些醫藥代表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一些生長激素藥廠邀請兒科醫生參加培訓,而所謂的培訓就是讓醫生給孩子多開生長激素,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
更有一些民營醫院打出"身高70%靠遺傳、30%靠後天,定制身高不是夢"之類的廣告語。
近年來随着社會需求的增加,生長激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内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産品。
"花48萬元孩子長高1厘米"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了!
不久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黃轲接診了一位病急亂投醫的媽媽王女士。王女士擔心兒子身高偏矮,陸陸續續在各種"身高促進門診"就診,一年下來花了48萬元,結果兒子隻長高了1厘米。
"兒童生長激素超範圍使用已成潛規則,臨床上存在疾病診斷不規範、随意擴大生長激素應用範圍、過度治療等問題,帶來嚴重健康隐患。"一位兒科醫生憂心地說。
"人手再多都沒有需求大,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了。"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内分泌科的林鳴醫生告訴記者,他周一到周五每天接診50人,周日要接診70到80人,僅周六休息。現在正值暑假,每天的接診量還要更大些。
而恰恰是家長不必要的身高焦慮,是很容易被非正規醫療機構利用并放大。業内人士表示,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長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藥",其實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生長激素的,不然會導緻内分泌系統紊亂等問題。
"小胖墩"的煩惱,不能靠"增高針"解決!
目前,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的常用藥物為重組人生長激素,包括粉針、水針和長效劑型。
相比粉針劑型,水針劑型和長效劑型在生物活性、穩定性、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方面的優勢十分顯著,同時長效劑型實現了一周注射一次,在患者的依從性上相比水針和粉針有明顯優勢,但是長效劑型價格相對較高,患者年用藥金額高達15萬元,相比之下,水針劑型的年用藥金額為5.5萬元,而粉針劑型年用藥金額為2.0萬多元,較高的價格也為長效劑型的推廣帶來一定難度。
數據來源:産業信息網
然而,已有研究顯示,采用上述每日注射的治療方案容易造成兒童患者生理上的不适以及心理上的恐懼,從而對治療産生排斥心理,治療依從性相對較差。且一周若跳過1-2次注射将會明顯降低治療效果,而長效生長激素與短效的生長激素治療效果相同,但會降低注射的頻率,患者依從性更高。因此,目前市場上迫切需要長效生長激素的研發。
有醫生介紹,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甲狀腺功能會出現暫時性減低的情況,會有疲勞、乏力、虛胖等症狀。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出現血糖高的問題,需要定期監測,避免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還有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引起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現象。
據新華社報道稱,目前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有良性顱高壓、糖代謝的影響、甲狀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腳變大、局部紅腫及皮疹、中耳炎等。
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實際上,生長激素是處方藥物,治療過程必須在兒科内分泌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并定期密切随訪觀察,進行必要的監測,調整治療方案。專業醫師在使用生長激素過程中也必需遵循國内《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和《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範應用的建議》及國際生長激素應用相關規範和共識。
"身高焦慮"背後,千億生長激素龍頭跌停!
8月5日開盤,長春高新、安科生物生長激素相關概念股雙雙大跌,下午開盤長春高新跌停,安科生物跌近9%。
8月5日午間,長春高新、安科生物均回應"生長激素濫用":相關産品均銷售至合法醫療機構。
安科生物回複《科創闆日報》稱:公司在營銷上不存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的情況,且公司的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于1999年獲批上市,至今已有20多年的臨床應用史,近兩年的累計使用量有十幾萬人次,未暴露出大規模的臨床使用風險。"如果有臨床問題的話,相信媒體早就會跟進報道了。"安科生物稱,企業将積極回複投資者疑問、緩解恐慌情緒,目前管理層還在讨論應對措施,會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随後,長春高新在互動平台也回應稱:公司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生産經營,生長激素屬于處方藥,國家對于生長激素的銷售有《藥品管理法》 《反興奮劑條例》等嚴格的法律法規要求,相關産品均銷售至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醫療機構。
截止當日收盤,長春高新跌停,收276.51元/股,安科生物跌10.52%,收報13.53元/股。
來源|新華社、 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産業信息網
作者 | 未來網記者張冰清 綜合
來源: 未來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