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20:36

本文專家:趙偉,天津大學泰達醫院神經内科和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日常生活中

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肚子不餓

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1

尤其是

加班時

追劇時

逛街時

無聊時

甚至心情不好時

總想着嘴巴裡能有點東西吃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2

那麼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是嘴太饞?

還是自控力不夠?

今天

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影響食欲的因素有哪些?

攝入食物是生物進化過程的一種本能行為,這種行為受到大腦邊緣系統和下丘腦的控制,人的下丘腦有攝食中樞和飽中樞,攝食中樞和飽中樞之間存在交互抑制,邊緣系統的杏仁核、隔區也有調控攝食行為的作用。

大腦皮層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攝食中樞活動,影響攝食行為,如多進食喜歡的食物或者節食等。

腦内多種神經遞質也會影響攝食行為,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促進攝食,瘦素、縮膽囊素等則抑制攝食行為。

心理因素對食欲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比如小時候因為表現好父母獎勵一塊蛋糕,或者不開心的時候父母給一些甜食,這些習慣可能會延續到成年,對某種食物的喜愛也可能是出于對某種事物的懷念。

為什麼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

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有時并不覺得饑餓,但就是想吃東西,這是為何呢?

其實我們是想通過食物來尋求安慰,緩解壓力,或者獎勵自己。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3

高糖、高熱量食物會激活大腦的獎賞系統,使得多巴胺分泌增加,心理學研究表明,激活獎賞系統的行為都有可能被重複,當心情不好時,第一個沖動就是找吃的,這就是情緒化進食,但獎賞系統的過度激活會形成惡性循環,導緻對高糖食物的需求和耐受性增加。

如何區分正常進食和情緒化進食?

1、情緒引起的饑餓往往突然出現。真正的饑餓相對緩慢,吃東西的沖動也并不是特别強烈 (除非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2、情緒化進食多喜歡特定的食物。真正饑餓時,一般不會挑食,但情緒化進食一般渴望高熱量食物,如冰激淩、蛋糕、披薩等食物能給人帶來愉悅感。

3、情緒化進食往往是無意識的、盲目的行為。情緒化進食時,即使吃飽了,也沒有滿足感,所以經常吃到撐得不舒服。真正的饑餓時,胃被填飽了,人就會感到滿足。

4、情緒化進食之後往往會感到後悔、内疚。如果吃完後感到内疚,可能是因為自己内心清楚吃東西不是為了能量需求。

長期情緒化進食,有哪些危害?

偶爾用食物來提神、犒勞自己并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如果吃東西變成面對負面情緒主要機制時,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因為情緒化進食時,會傾向于吃一些甜品或者不健康的食物,長此以往,會出現肥胖、脂代謝異常等疾病。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4

情緒化進食是用食物來滿足情感需求,而不是身體的能量需求,雖然可以暫時壓制不良情緒、緩解無聊,但不能解決情緒的問題,反而它會使情緒變得更糟,還會因為暴飲暴食而感到内疚。

如何控制情緒化進食?

1、消除壓力

瑜伽、定期鍛煉或深呼吸都有助于減輕壓力。

2、轉移注意力

在你想吃東西前,可以做些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如和朋友聊天、打球、散步、讀書、看電影、逛公園等。

3、細嚼慢咽

飽腹信号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遞到大腦,吃得太快會錯過身體發出的飽腹信号,也會錯過食物的口感。

4、保證良好的睡眠

如果睡眠時間不夠,身體會渴望含糖食物來補充能量,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控制食欲。

5、持續節制,偶爾放縱

多吃健康食物,少吃零食,如果想吃零食,盡量放在兩餐中間,選擇低熱量食物。

為什麼你明明不餓卻總想吃東西(卻總忍不住想吃東西)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經常出現難以控制的情緒化進食,暴飲暴食并伴有痛苦體驗,這可能是一種不良的情緒調節行為,應積極求助醫生。

來源:科普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