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1:53:17

據《佛說造塔功德經》中記載:“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衆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佛教文化非常濃厚的泱泱大國。而相信熟悉曆史的各位讀者也清楚,佛教起初是起源于尼泊爾,一直到漢明帝時期才傳入中國。

而在傳入中國之後,佛教也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快的寺廟便在中國大地上頻頻出現,現如今前去燒香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1

在這些寺廟中,有一座來曆特殊的寺廟,叫做金龍山正覺寺,現今距離建寺時間僅僅過去了四十多年,在寺廟中并不算曆史悠久。然而,這座寺廟裡的每一塊石闆,每一級台階,卻都是由一位老和尚日複一日獨自修建而成的!

那麼,這名和尚究竟何人呢?

實際上,這位和尚從小便與佛門結緣,也因此而在相當年輕的時候便遁入佛門,而事實也證明了,他是非常合格的僧人。

一、童年與佛門結緣後成僧人,恪守清規、孝順事迹感人

前文提及的僧人在其一生留下了許多的傳奇,他就是釋覺定。

據說,人這一生并不是誰都能和佛有緣分的,佛緣全是命中注定,而釋覺定就是那個與佛門有緣分的人。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2

釋覺定原名叫陳多興,他自幼家裡貧寒,因此在小的時候,能夠體會到窮苦人的生活。在陳多興很小的時候,家裡就曾來過一位雲遊四方的僧人,他化齋到此,一看到陳多興的時候,那僧人就說過他這輩子和佛門有緣,而那時候的陳多興才隻有五歲。

這位僧人的說法讓陳多興的父母一直謹記于心,于是陳多興在14歲那年便接觸了佛法,他本人也對此甚是喜愛,然而因為機緣不成熟的緣故,因此陳多興在16歲時才正式出家,被師傅賜名釋覺定,從此他便開啟了自己的修行之路。身為僧人,他一生都恪守佛教的清規戒律,從不殺生,并堅持苦修。

而由于釋覺定要過清修的日子,因此其中兄弟姐妹則不願跟他一起生活,還将年邁的父母交由他自己照顧。後來父親去世,釋覺定便專心的照顧母親。

而由于釋覺定白天需要照顧母親,因此他隻能在晚上到寺廟念經誦佛,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而是日複一日的堅持着,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母親卻病倒了,釋覺定為了治好母親找了許多醫生,但是卻都束手無策,在情急之下,釋覺定想到了一些典故,無計可施的他決心相信傳說。

釋覺定想起的是佛教佛祖割肉喂鷹的典故,于是他便從自己的身上割下一塊肉,并熬湯喂母親喝下。這樣的典故相信各位都不會認為是有科學根據的,但是要考慮到當時的釋覺定是一個救母心切的佛教徒,因此他真的這麼做了。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3

而或許真的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他的母親在吃完之後竟然真的慢慢的好起來了。而釋覺定割肉救母的事情,也在附近被傳播開來,因此人們為他的孝心而深受感動。作為一名佛教弟子,釋覺定讓人們見到了世間真孝!

實際上,這個故事孰真孰假我們無從考證,但是有另外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卻讓人們對這個故事無比相信,因此他那顆見不得人間疾苦的,炙熱無比的慈悲之心是真實存在的,以至于讓人們相信了他割肉救母的故事。

那麼,他就是做了什麼事情呢?

二、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43年時間自建寺廟

在釋覺定父母去世之後,釋覺定開始禮拜佛教聖地。在一路上他樂善好施,盡力的幫助了許多人,最後來到了安徽的金龍山,并決定在此結茅苦修。而在此地所做的一個夢,讓他有了需要完成的任務!

據說,在有一天夜晚,釋覺定夢到了觀音菩薩,據觀音菩薩說以前在那個地方有一座廟,但是最後卻遭到了破壞,因此觀音菩薩希望釋覺定能夠将寺廟重建起來。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4

在隔天一起床,釋覺定回憶夢中的細節之後,便開始同當地的部門溝通,為建廟做準備。在溝通完畢之後,在1979年釋覺定開始了艱難的建廟任務。常年清修的他隻留有一點點積蓄,而他用這些積蓄找人将地基建好,之後他便開始獨自一人用一磚一瓦,一點點的建立寺廟。

修建寺廟的過程真的稱得上是萬般辛苦,在天微微亮的時候釋覺定便起身修建寺廟,他還需要一個人從山下挑磚,并在黑夜裡走四五裡山路,為了走這段路而磨破的鞋子不計其數。然而,釋覺定從不抱怨,也沒想過要放棄,而是日複一日日積月累的憑着一己之力,把這座寺廟建得頗有規模。

到了釋覺定四十七歲那年,他又在寺廟的一旁建起來瓦窯以及青磚窯,一面建寺而另一面開荒種地。原本的一塊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在釋覺定的努力下,慢慢的變成了春和景明的滿山蔥綠。

可以說,釋覺定僅靠着他虔誠的信念,并用了四十三年的時間,才終于建起了這座寺廟,并将其命名為正覺寺!

而在寺廟建成之後,釋覺定便在此堅持苦修,而由于他懷有一顆慈悲之心且樂于助人,因此平時人們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話,大多都會來找他幫忙,而釋覺定也都會盡心的去幫助,因此當地的人們都把他叫做活菩薩。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5

可以說,作為一名僧人,釋覺定真正做到了功成名就,在附近他有着非常好的名聲,他也完成了絕大多數僧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成就,然而即便如此,釋覺定也沒有想過停下腳步。

實際上,釋覺定在達成至高成就之後,依舊過着他清修的生活,其身上隻穿着一件百衲衣,而這件衣服,竟然一直穿到了八十多歲。

三、堅持清修,一件百衲衣穿到80多歲

人稱釋覺定為“老師公”,這是當地人對清修苦修的老僧人的一種尊稱,而釋覺定也絕對配得上這樣的稱謂。這從他身上的百衲衣便可以看出。

所謂百衲衣指的就是和尚的袈裟,因為是由許多的小布片拼接縫成的,所以才稱之為百衲衣。百衲衣乃聖賢的标幟,因此自古為佛教所尊重。而釋覺定身上的這叫百衲衣,已經跟随了他43年的時間。

而釋覺定之所以一直隻穿百衲衣,是因為作為苦行僧,他不僅要免去自己對俗世間之事的欲望,同時還要對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望而遠之。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6

而釋覺定所穿的百衲衣,就是為了讓自己放掉對于華麗衣物的需求,于是他撿來百姓們所丢棄的衣物,剪下尚好的布料拼拼湊湊,才湊成了這一件百衲衣。

而釋覺定就這樣穿着他的百衲衣,獨自在他自己一手建起的寺廟裡清修度日。如今的釋覺定也已經80多高齡了,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釋覺定始終都是這樣一件衣服不離身,而百衲衣上的補丁一年比一年多,但是釋覺定從來隻是縫縫補補,一直都沒有更換。

在佛門之内的清修之地,釋覺定幾十載的人生都揮灑在了寺院的青磚之上,穿過大寺門,看着那個穿着滿是補丁的老僧人打掃着院子,人們才幡然醒悟,原來這就是"佛"的一生。

小結

割肉救母實為感天動地之舉,而徒手建寺則足以稱為豐功偉績。世人将釋覺定稱為活菩薩,作為一名出家人他謹守清規戒律,即便年過八十也依然不忘造福衆生,經常下山去幫助村民們修補道路,并教化百姓,還曾為多個家庭調解了矛盾與紛争,挽救世人于危難之中。

釋覺定用自己的一生诠釋了佛教的慈悲之心,讓世人見到了真正的佛法,真正的做到了佛教所說的積德行善、普渡衆生!

觀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薩托夢)7

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釋覺定就是指明燈,他指引着我們走上了光明和諧的康莊大道。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隻要我們能夠像釋覺定一般的吃苦耐勞且腳踏實地,一定也能夠以一己之力建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

釋覺定一生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在此我們衷心祝願這位老僧能夠平安康健,福壽永存!

參考資料:《佛說造塔功德經》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