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4 13:57:48

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代,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形成了諸子百家。其中在曆史上最為尊崇的便是儒家的鼻祖——孔子。

若上溯得遠古一些,孔子本是商湯的後代,——沒錯,就是當年那個建立了商朝的第一任國君湯的後代。商朝滅亡之後,商湯的後代被周朝封到宋地做國君,而孔子的祖先就是宋國的貴族。

到了孔子往上的六代祖孔父嘉的時候,孔父嘉不幸年紀輕輕被人給殺了,他的兒子子木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被人抱着逃到了魯國,長大以後做了魯國的武士,享受國家俸祿。孔子的父親叫孔纥(hé),字叔梁,史書上稱他為叔梁纥,據說力大無比,英勇善戰,而且博學多才,是當時著名的“魯國三虎将”之一。這樣說的話,孔子還是标準的“官二代”。(若從子木論起來,那應該是“官六代”了)

但是很不幸,在孔子很小(有說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纥去世,再後來母親去世,可謂家道敗落,生活清貧。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管理倉庫和畜牧的小吏,後來出仕,一度做到魯國的大司寇,代理相國事務。經由他的治理,此時的魯國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四方商旅不絕。

但是因為齊國進女樂,季桓子受之,孔子憤而辭職去魯,周遊列國,向各國陳說自己的政治主張,結果處處碰壁。十四年後回到魯國,孔子設壇教徒,據說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也被後人尊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同時他還從事著作。孔子沒有個人的專著,他的言行被有心的弟子記錄下來,收入《論語》當中。《論語》是一本記言為主、記事為輔的著作,其體制人稱“語錄體”。他在著述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删定《詩》《書》《禮》《易》《春秋》,為中華文化留下曆史的瑰寶。

其中《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其記事簡練,“微言大義”,“一字寓褒貶”,在記事之間表現出對一些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後世便有很多人對《春秋》所記載的曆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這些作品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春秋左氏傳》(左傳)、《春秋公羊傳》(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谷梁傳)。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句話就出自現今流傳廣泛的《左傳》。原文是這樣的: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孔子說:古書上記載:“言語用來表達意願,文采用來修辭言語。”如果不說話,誰知道他的意願?說話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久遠。晉國是霸主,鄭國攻入陳國,如果子産不善于辭令,攻打陳國的事就不能成功。要謹慎地使用外交辭令啊!)

那麼這段話因何而來呢?

在春秋争霸的戰争中,鄭國是個小國,夾在楚國和晉國之間,形式非常不利。而子産作為鄭國的執政,善于辭令,明于政事,二十多年周旋其間,從容應對,為鄭國争得了難得的和平穩定。鄭簡公十八年,子産随公孫舍之攻打陳國,獲勝後到晉國貢獻戰利品。但當子産到了晉國後,卻遭到晉人的百般刁難,不承認鄭國的戰績。子産不卑不亢,依照傳統禮制謹慎行事,慷慨陳說陳國的罪行以及鄭國讨伐陳國的原因,旁征博引,援引先王之制據理力争,駁斥晉人的責難之詞和無理苛求,迫使晉國承認了鄭國的戰績,陳國最終也隻得與鄭國議和。子産在強大的晉國面前,從容不迫,有禮有節,維護了國家的利益與尊嚴。這段話,也正是孔子對子産的贊譽之詞。

孔子認為,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文采則可以幫助進行更好的表達。人的思想情感,隻有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人們才能夠理解。而要使自己的思想廣泛流傳,語言沒有文采是不行的。

在現實中,有些人的口才很好,他們常常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而有些人則寡言少語,或者笨嘴拙舌。這可能與人的性格有莫大關系。但無論是誰,無論你想表達什麼,一定要注意場合,注意說話的尺度,把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了。要知道,多說無益,過猶不及。還要注意學會傾聽,充分了解對方的意思,免得雞同鴨講,自說自話。

這段話着重論述的就是“言”和“文”的關系。“言”,自然是語言、言辭;那麼“文”呢?想準确地理解“文”的内涵,還需要了解一下“文”字的演變。

“文”是象形字。在目前發現的古文字裡,“文”有多種寫法: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1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2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3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5

這些字形無論細節如何,都有一個的形狀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6

,有考證說這是一個人形;在這個人的上身有一些符号 ,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7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8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為什麼說言之無文)9

則表示在人的胸部刻畫的花紋,或者說文身。

是的,“文”的本義據說就是刻在人身上的文身。

有人提出疑問了:古人不是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嗎,怎麼還會在自己身上文身呢?

說個故事吧。有個宋國人,帶着一批衣服帽子到南方的越國去販賣,滿心以為可以大賺一筆。但是到了當地一看傻眼了,因為當地的風俗是剪短了頭發,赤裸着身子,并不穿戴衣帽;而且他們身上文着各種樣式的彩色圖案,可比那青灰顔色的衣服好看多了。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

宋人資章甫而适諸越,越人斷發文身,無所用之。——《莊子·逍遙遊》

這個故事也留下的一個成語,叫作“斷發文身”。

文身,是吳越地區的獨特習俗。這種習俗的根源不可考,但吳越地區地勢低下,常年遭受風雨侵害,因此有人認為身上文了龍蛇形狀,可以防止水害;也有說龍是當地人心目中興風作浪的神物,由此而形成了圖騰崇拜。甚至後人考證說這種“斷發文身”的習俗還與蘇繡的圖案紋樣有一定的淵源。但無論何種解釋,最起碼都說明“文身”,也就是在身上刺畫花紋,然後塗以色料,從而形成永遠的印記,确是一種古老的習俗。而“文”,在這裡就可以解釋為動詞,“刻畫花紋”。後來,“文”又引申出“花紋、圖案”的意思,随着字形的演變,表示“花紋、圖案”的時候就寫成了“紋”。所以在這裡也可以特别強調一下,“文身”,千萬不要寫作“紋身”。

“文身”可以美化自己,那麼表示裝飾、掩飾之義時,也就可以用“文”了。比如成語“文過飾非”,比如《論語·子張》裡說的“小人之過也必文”(一個小人對于自己的過錯,總是想辦法說出一堆理由,把過錯掩蓋起來),這些都是使用了“文”的動詞引申義。

在另一條軌迹上,在岩壁、甲骨上刻畫符号,就像在身上刺上具有特定内涵的圖案一樣,也叫作“文”,于是後來在岩壁、甲骨上刻畫的符号也被稱為“文”,也就是現在“文字”的意思。再引申開來,就有了由若幹文字巧妙組合而成表情達意的“文章”,就有了那些能讀會寫、知書達理的“文人”,以及讀書人常常表現出來的“文質彬彬”和“文弱”之氣了。

讀書人愛讀文章,讀書人也往往愛發議論。但表達思想、抒發情感,卻不是讀書人的專利,而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的情感的需求。所以,當你想要表達什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要表達的内容以及你将如何表達,也就是注意言與文的關系,這實際上就是内容與形式的關系。我們既要重視文章的内容,也要重視文章的表達技巧和表現形式,從而達到文與質的統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