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皮;
第44篇原創;
字數:1700+,閱讀:5 min;
摘:“未來才知道”
看到一張網友發的圖,乍的一想有道理,再一想覺得确實有道理。不管是嘲諷還是正經道理,都有道理。
但有沒有可能,這并非簡單的“沒錢”導緻。而是這個人發現“錢咋那麼難掙”?
除此之外,他還看到許多要掏空錢包、精力的未來,這些錢這些事在當下的主流思想又是不允許拒絕付出的。但有的人就是要拒絕。
所以“人生有什麼意義”跟“人生有什麼意義”不是相同的一個“意義”。
“你們這群小孩,上網發洩發洩就算了,你們在網上很開放很包容很多元很進步是吧?”
可是在現實中還是家長說了算,而是周遭環境說了算。
而要脫離這些環境,非要有大量财富不成,注意,是财富而不隻是現金,不是簡單幾十萬可以脫離的。
比如你的戶口在農村,你的田地在農村,新生人口不分田,戶口本家長保管,你的經濟、社交、關系都脫離不了農村。
如果是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家都熟絡了還好,最擔心就是自己被爸媽帶到城市漂着,到老要還鄉,融入不了那裡的習俗呐。
你說“沒事,我是要深入人民群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那麼我尊敬你!
如果不是,想轉城市戶口?不好意思,他們巴不得你轉出去,轉出去後你的田你的地就沒了。
入戶新城市你不會分得額外的土地,那你就供房啊?挺好的,幫忙解決房地産庫存壓力,為社會做貢獻。
但,這是輕易能辦到的嗎?大家自行掂量。
于是他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一定要結婚嗎?一定要買房買車嗎?一定要延續香火嗎?一定要活多那十幾年嗎?一定要兒孫滿堂嗎?
是的,車房難得,有點像吃不到的葡萄說它酸,但這點不重要。
當你回答“要”,很好,和父母達成共識,回家繼承老房子和父母分得的地,娶個老婆,在當地不用買房,車至少也消費得起,所謂人生赢家,也體面。
我很多同齡人都這樣,自己日子過得挺有滋味。哪裡會懷疑生命的意義?
可總有些人,或者屏幕前的你,不甘心是不是?不想向長輩“妥協”對不對?
如果你不能和他們達成共識,回答“不要”,那你要遭受的壓力就不僅僅是經濟壓力那麼簡單,還有身邊異樣的眼光,那時候心理、精神的負擔會愈發地膨脹。
虛無主義來了。
比如既然權貴一定會死,功成名就一定會死,結婚不結婚都會死,窮人會死中産也會死……既然一顆糖一定會吃完……為什麼......?
這隻能說明你稍微想到了一些問題卻沒能想到解決方案——除去一些大哲學家,對于普通人而言這些隻需也必需要白花花的銀兩呐。
所以就搞錢啊!但這搞錢可不簡單粗暴,技巧方法可以學,觀念卻更麻煩。
當你試圖放下一些世上流行且強加的執念好好搞錢。
有人就要說:“過程重要,結果不重要。”
這也蠻有趣。
所以“娶妻生子,相夫教子”,這個過程更快樂更有趣味性?
我沒這個體驗,不清楚。但沒吃過豬肉可還沒見過豬跑?
所以——不見得。
從“不同體驗”的角度看,沒有一種人生是完美的;但人生需要兜底,就是“安心居快樂業”吧?但這種“安居樂義”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獨立自主地”。
但年輕人可不傻,如果能雙标,擁有父母的經濟扶持又不犧牲一定的自由,這種生活簡直太完美了。但很多時候隻能二選一。
要不然,想要生活有質量?結婚還想保持生活質量?想想便好。
注意啊這不是我說的,梁建章等學者2022年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中是有數據的。
另外,按照我國老百姓的性子,恐怕老年還要為孩子擔心,那麼這個過程,快樂嗎?
所以,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快樂”的定義對吧?
如果要确定性的答案,那麼結婚生子的觀念,至少從國家社會層面看是有積極性的。
你看,結婚生子,帶動各行各業的消費,首當其沖就是住房和教育支出,帶動國家經濟NO.1。
可這時年輕人不禁要想想,為什麼呢?如果大家都累成狗沒啥問題,但少數既得利益者為啥過得卻那麼舒服呢?
于是從唯心到唯物論反複橫跳,最終得出是“物質世界的分配不公而非不均”的問題。
不知便罷,知道了卻衍生了普遍的兩種人:
有的人不接受這個現實,于是——躺平,自己開心快樂最重要,一切奔着興趣去!
有的人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于是更是傷心厭世憤世嫉俗。
這也是近兩年生育率低的原因,國家很重視。
但我覺得各位不必同擔心總體生育率問題,上頭有的是方法提高生育率。
我家有個親戚的朋友還生四胎呢,你不生總有人生,天下大事輪不到你操心呢。
所以你如果能開開心心,破除觀念束縛和家人的壓力,把經濟權集中在自己的手裡,沉醉在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搞當下的錢中,放棄對比,結婚與否全憑自身能力和意願,基本能過得很舒服。
反正早死晚死都是死,快樂就是意義,“活着”必須以“快樂”為前綴。
當然,這種“快樂”不來自多巴胺,更類似于不被控制、獨立自主的快樂。
有一個好處,當你快樂了,就有動力去積累很多看似“沒用的經驗”,在未來這些經驗不見得沒用。
你可能會說:說這個,搞得這些很容易做到一樣?
這是個概率問題,但大概率在未來有用的。癡迷于一樣興趣相當于有一個強勁的技能點,說明有所用于他人的需求。
而非想太多“未來”,想太多了,但實際成果卻很少,自然也沒有什麼獲得感。
到底有沒有“未來”?“未來”如何定義?要未來才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