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國寶:青蓮寺傳奇之(十)唐碑遺迹(上)
文/韓靜
關于青蓮寺的系列文章,已經寫到了第十篇,有的朋友很關心,是不是該結束了呢?
對不起,确實難以收尾,畢竟青蓮寺的故事太多,它蘊含的信息也太豐富;即使已經用了很多的篇幅,可是依然還沒有對它介紹全面,比如唐塑、宋塑,比如它園林化的構景,再比如在上寺發掘出的國内現存的幾通蘊含有豐富曆史信息的石碑。
因為這通石碑蘊含的信息比較繁雜,咱們為了把它講清楚,隻能被迫分開表述,這次先講彌勒圖,下次再說碑文内容。
二 震驚世界的彌勒說法圖
先說碑首的這張圖。
此圖描繪了一個場景,那就是彌勒佛說法,因為佛不可能坐在野地裡,所以便順帶描繪房子,那麼這張圖的價值就大了,下面我們看具體内容:
整幅圖高約為60公分,陰刻手法,主題為《彌勒講經佛殿圖》;
圖上是一座寺院,這座寺院雲煙缭繞,猶如仙境之中;在圖畫正中央是一座非常華麗的經樓,屋頂為重檐庑殿頂,可見當時佛教尊崇,地位規格之高。
經樓後面是雙層連廊,一直向周圍延伸;在畫面最前方也即是最下面出現了一座山門,這山門可見有台基的立柱,四柱式,屋蓋取單檐庑殿頂;
周匝有蓮台,上面是頭頂圓光的護法弟子在守護着,他們立于山門兩側,而由山門延伸出的圍牆由柱子和廊屋構成,環抱整座寺院。
在經樓前可以看到端坐的彌勒菩薩,頭頂圓形的頭光,寶象莊嚴,頭戴花冠,衣着輕松,紋理清晰,身佩有層層的璎珞;
彌勒佛手結說法印,結跏趺座于蓮台;在他左右則各有一名弟子,前面的空地上還各自坐有五名聽法的弟子,頭光清晰,衣着飄俊。
在佛周邊有五名樂手,左邊的手持法鼓、法鐘、木魚等樂器;右側的以琵琶、橫笛、豎吹為主;
整個場景規模宏大,肅穆和諧,仙音袅袅,展現出唐朝彌勒信仰的流行态勢和宏大場景。
“寶曆“是唐敬宗的年号,而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時間非常短,隻有三年;
據說,他治國無能,但卻是位體育高手,擅長馬球、手博、摔跤、拔河、龍舟等,更有甚者,半夜還在宮中“打夜狐”。
他執政時期已是唐朝的末期,彌勒信仰可見仍在盛行中;此圖十分稀有,目前能和此圖相對比的也就是西安大雁塔門楣處線刻的佛殿圖,在時間上青蓮寺的圖比後者晚了約有一百多年,但若從規模的完整性上來講,又要超過不少。
三 扒一下彌勒佛的三重身份
彌勒佛大家都十分熟悉,笑口常開那位嘛!
一般寺院進了山門就是他,後面是韋陀菩薩,他倆搭檔的挺好。
彌勒是梵文音譯,本意是“慈氏”;早在古印度早期佛教中,他就出現了,算是元老級别的這麼一位佛。
東漢時期,随着佛教的傳入,彌勒也随之進入中原,當時主要是作為淨土信仰的代表。通過哪部經典來介紹呢?就是《道行般若經》和《放光般若經》這兩部經。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近乎狂熱發展時期,但是對于佛的區分也沒那麼細緻,據說彌勒信仰就達到了巅峰,當然也有人說到隋唐就沒落了。
我看這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
從現存諸多實物來看,彌勒造像在唐到五代是非常流行的,完全是一個大項,這才是彌勒信仰真正的鼎盛期,至于北宋開始,彌勒信仰就變化了,開始世俗化,而且還出現了契此和尚,就是大肚能容那一位,由此彌勒才開始走向神壇,成了喜氣洋洋的胖和尚。
從造像的特點來說,我們熟悉的彌勒還要分為三種,這表達了彌勒三種不同的狀态,有必要一一區分。
第一種:菩薩裝,這通唐碑中的彌勒便是菩薩裝。
他往往是身披璎珞,頭戴花冠,通肩袈裟,說法印形多,是一位姿态曼妙的菩薩像,這表明當時他還是一位菩薩,還沒有成佛,但是因為學問很好,因此就經常上兜率天講經說法,這個狀态下他就是一位菩薩。
第二種:佛的樣子。
為什麼是佛?樣子上就顯得很沒有性格了,跟一般的釋迦佛、阿彌陀佛都沒有什麼區别。
這是說他後來下生到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面先後說法三次,吸引了很多受衆,弟子衆多,足足度化了282億名弟子修行成“阿羅漢”之後,他自己功德圓滿,于是就修成了未來佛,所以這個時期他就是佛的樣子,表示成佛。
第三種呢?就是羅漢像。他的樣貌就是一位大肚子的,整天笑眯眯的和尚。
這來源于五代的契此和尚(布袋和尚),笑口常開,大肚能容,手中握着一把大蒲扇,這是十分本土化的、世俗化的形象,就如同你熟悉的胡同退休大爺,老百姓喜歡,因此後世成為常态。
這三種造像,都是彌勒的真身,隻是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這幅唐朝末期的彌勒說法圖背後又蘊含着哪些曆史的真相,它又是如何描繪出了唐朝佛寺的真實面貌的呢?敬請關注下期解讀(韓靜)。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我會逐一回複。【馬上訂閱 觸摸古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