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向克堅,重慶大學應用力學專業81級校友,實業教育家,四川嘉祥實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董事長。
“欲得清風傳萬古,須如明月映千家。”40歲前夕,向克堅将這副對聯懸挂于辦公室中,代替了原來那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從商到從教,身份的轉換,是向克堅對生命意義和自身價值的重新思考,他将餘生緻力于“促進教育發展,辦中華名校”。
向克堅
揮灑夢想的“重大人”
憶起為何報考重大,向克堅的語氣裡帶着幽默又無奈,由于當時家裡經濟不太富裕,父母主張不能去太遠的地方上學,又擔心因為早戀荒廢學業,也不能留在成都讀書,所以重慶因這個不遠不近的距離成了第一選擇。
由于家庭原因,向克堅在大三時萌生創業的想法。當時領帶正時髦盛行,他便利用課餘時間做領帶生意,将家中生産的領帶成功地在重慶地區進⾏了推銷,從沙坪壩的⼩商店,到解放碑的三⼋紅旗商場。“推銷的效果⾮常好”,向克堅面帶笑意地回憶着大學生活,“我記得⼤四的時候,我整個實習的費⽤花了接近 100 塊錢,這個費⽤是我⾃⼰承擔的。之後還有兩三百塊錢的結餘,這都是靠我推銷領帶掙來的。”
天賦加上努力,讓向克堅在經商上擁有了自信和底氣。在⼤四的時候,向克堅鼓起勇氣給時任校⻓江澤佳寫了一份“很厚的”規劃書,提出承包⺠主湖餐廳,以及⻛⾬操場旁邊的體育館。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被擱淺。“如果推後五年,我估計在重慶⼤學就會創辦⼀個⾮常不錯的校辦企業。”向克堅略帶遺憾,言語間卻十分自信。
大四時,由于學業問題,向克堅在畢業工作分配中遇到困難,當時的系主任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該⽣專業成績較差,但是管理能⼒、社會公益⼼特别強,推薦從事管理⼯作”。向克堅将這封信的内容流暢地背誦出來,“盡管這封信我沒有使用,但是我始終懷揣着⼀種對⽼師、對⺟校的感恩,因為⺟校也好,⽼師也好,并沒有放棄我——所謂的學業成績較差的這麼⼀個同學——的未來。”
“今天我做教育的時候,會有一些後進⽣,我都會跟他們進⾏交流。要求我們老師不要放棄任何⼀個學生。當下來說,也許是差⽣,但是未來他就不⼀定了。”
從未被遺忘的“初心”
1985年7月,向克堅從重慶大學應用力學專業畢業,進入中國石化總公司北京石化公司工作,從技術員一直幹到工程部後備幹部。後調到四川省石油總公司做業務員,再到自備車運輸處任副處長。當時的領導非常欣賞他的才幹,并有意将他培養成接班人。
然而,他卻無法抵擋内心另一個念頭的召喚,毅然辭去公職,下海創業。“每個人有自己的個性和天賦,”向克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對未來也有着清晰的想法,“我不願意去服從,就選擇自己創業。”
1993年3月,四川興達商貿物資發展總公司(股份合作制,嘉祥公司前身)成立,向克堅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他帶着十幾名職工,經營汽油、煤油、柴油等成品油,掙回了第一桶金。
向克堅思想前瞻,充滿激情,善于抓住機遇,對企業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企業向前走的每一步,都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成都竹島台灣旅遊度假村的開發建設,為嘉祥公司帶來了跨越式發展。向克堅的大局觀和對時代前景的敏感性以及把控力,讓他在商業上如魚得水,名利雙收。而在2000年,向克堅卻在繁花似錦之中放棄旅遊業和房地産,投身基礎教育事業。
在湖北漢川支教時的向克堅
談及與教育的緣分,向克堅說了兩個緣由,一是因為出身于教育家族,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支教經曆。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向克堅到湖北孝感地區南部的漢川支教。他被安排為其中一個培訓班的班主任,教英語和計算機。向克堅不是師範出生,也沒有執教經曆,所以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工作基本在摸索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教育情懷也逐漸萌芽了。
每天早上,向克堅看着鄉村老師劃着小船去接漁民的孩子,傍晚時分再把孩子一個一個地送回去。如果漁民當天收成不錯,就會贈給老師幾條魚,收成不好便隻能報以歉意的苦笑。學校的老師就靠着家長送的水産糊口養家。他們日複一日,心甘情願地撐着船,往送于“學校”和漁家之間,為孩子們搭起了通向未來的橋梁。
向克堅創辦的學校-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向克堅在那時便暗下決心:倘若有朝一日涉足教育,一定不讓我們的老師為生計而奔波,我要改善教育環境。于是,2000年的3月到9月,六個月的時間,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初名成都樹德新實驗學校)拔地而起。學校以“辦百年名校”為長遠目标,緻力培養“包容堅毅、健康快樂、德佳學優、國際領先”的嘉祥才子。向克堅這樣總結嘉祥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個人的嘉祥,第二個階段是管理團隊的嘉祥,第三個階段是嘉祥人的嘉祥。最終,向克堅要辦百年嘉祥,一個屬于全社會的嘉祥。
傳承教育精神的“幸福感”
“做教育給人一種幸福感。”短短一句話,向克堅說得穩而慢,眉眼間都是溫暖的笑意。
當年在重大,雖然學習并不拔尖兒,老師卻從他的身上發現了閃光點,并願意傾己之力去幫助他,這樣的教育讓他銘記終生。在向克堅做義務教育的過程中,母校重慶大學也給了他⾮常⼤的⽀持。優秀的學生、教授紛紛到嘉祥開講座,同時協助嘉祥積極地推⼴。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2016年,嘉祥發起組建的四川省優質教育促進會,跟卓越聯盟的高校進⾏了緊密的合作。“每年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有咱們重慶⼤學,因為最初就是從重慶⼤學出發的。”向克堅對母校是滿滿的感恩,“我們依然每年都給⺟校輸送⼏⼗個優秀學⽣,去參加⺟校的高中到大學銜接的⼀些課程,⽆形當中也是在幫助⺟校尋找更優秀的學⼦。”
教育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傳承。向克堅曾資助過四川⼤學的⼀個學⽣,後來考上了⽜津⼤學的博⼠。在不讓外界宣傳、不與這位同學見面的前提下,他資助着這個同學的未來。“當時資助她20萬,同時借給她5萬塊錢的學費。在借據上我們專⻔強調了,當這個同學認為恰當的時候,‘還’給未來的需要者。”
教育最令人動容之時便是在未來收到一份回應。重慶大學與向克堅之間如是,牛津這位同學和嘉祥之間亦如是。“專⼼緻志地做教育,這帶給⼈⼀種⾮常⼤的幸福,⽆論是今天我們的學⼦畢業以後的⼀個短信還是⼀個拜訪,還是聽到我們的學⼦收獲的⼀些成功,都感覺特别欣慰。”
向克堅與學生一起參加優促會研學旅行
關于好教育,向克堅有着自己的理解,“⼀個好教育的根本就是,品質教育⼀定要到位,規則教育⼀定要到位。所以我們嘉祥的學⽣必須要有學習的⽬的性,包括規則意識、誠信、思辨⼒。”
經營嘉祥的20年來,向克堅與其說是一位商人,倒不如說是個走在前沿的教育家。他帶着最赤誠最本真的願望,去創辦學校,教書育人,改善教育環境。他說,“不要太功利,不要太短視,要看⻓遠。希望學弟學妹們看⼀些‘⽆⽤’的書,做⼀些‘⽆⽤’的事,結識⼀些‘⽆⽤’的⼈,同時談一場轟轟烈烈的認真的戀愛。”
采訪手記
走進向克堅先生的辦公室,辦公桌旁的小黑闆上工整寫着:“7月28日,重慶大學專訪”,這讓我們感受到向克堅先生對母校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謙和内斂,交談間顯沉穩大氣,采訪中,我們透過他的話語和記憶看到了重慶大學依傍着的奔騰江水,翻騰間是他的青春,更是重大的故事。在講到重大對自己的影響時,向克堅先生十分感恩,清晰流暢地背誦出當年系主任為他寫的推薦信,一字一句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師生之情。他将重大的人文精神融入自己的教育事業,帶着最赤誠最本真的願望,促進教育發展,辦中華名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