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水泛濫,沖垮橋梁,鐵路懸空。地上河烏馬河決堤,附近村莊1萬多人連夜轉移。汾河運城河段出現40年洪峰,新绛段堤壩被沖垮。
煤礦、礦場、工程、工廠、景區大面積關停,多處道路已經分不清是河,還是路,全省共轉移5萬多人。
黃土高原為什麼會出現洪水?這次山西暴雨究竟有多大?
山西的雨有多大?根據山西省降雨量監測站數據,10月2日-5日僅3天,山西省中部地區降雨量全部破紀錄(有記錄以來當地10月記錄),其中大甯的降雨量更是達到了原10月極值的兩倍,216毫米。
山西部分地區為黃土高原,半幹旱性氣候,往年10月的陰寒秋雨最多也不過40毫米。這3天中部地區的降水量全部超過了100毫米,大多數地區的降雨量已經達到了往年10月總降雨量的5-7倍。
例如:太原3天的降雨量為165.3毫米,往年10月總降雨量24.78毫米,約6.7倍。清徐縣為160.2毫米,往年10月總降雨量24.48毫米,約6.5倍。據中央氣象局數據顯示,10月中旬山西依然有雨,這意味10月份單月降雨量紀錄随後會不斷創新高。
不過,災害發生并非完全因為10月的大雨。其實山西9月份的降雨量就已經破了往年9月紀錄。黃土高原本身土質疏松,固水、蓄水能力差,雨水飽和後,很容易引發滑坡與山洪。10月大雨就像醉漢手裡還握着一瓶烈酒。
秋季的黃土高原為什麼會出現暴雨?往年9-10月,支配我國高溫的副熱帶高壓早已南下退回海上,殘餘的勢力與北部來的冷空氣交彙後會下起綿綿的秋雨,讓全國高溫進行軟着陸,實現溫柔入秋。
今年,直到10月初,副熱帶高壓依舊堅挺,位置偏北偏西,南方以及北部大部分地區受其控制,熱得猶如盛夏。災情出現前,山西晉中氣溫在30度左右,10月2日夜間開始降雨,短短兩日降雨,最高溫降至10度不到,驟降幅度高達19度。
很明顯,原本的綿綿秋雨改成了暴雨,高溫軟着陸改成了硬着陸,季節交替成了“瞬間切換”。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導緻畫風突變?
暴雨的原材料是“水”,想要“大水從天降”就需要足夠多的水汽聚集成雲。這次的降溫降雨北極南下的冷空氣與副熱帶高壓碰撞引起的。這股冷空氣造成全國多地瞬間驟降20度,一日之内從短袖切換成棉服。
副熱帶高壓是西太平洋最強盛的暖氣團。當冷氣團主動沖擊暖濕氣團,由于冷空氣密度大會插入暖空氣下方,導緻地面快速降溫。暖濕氣團被擡升後,水汽會在凝聚成“冷鋒雲系”,進行降雨。
從衛星雲圖來看,小長假期間,山西、陝西等地出現了綿延千裡的“冷鋒雲系”。它們在大别山一線似乎受到了阻擋,不再向前。這其實是南部強盛的副熱帶高壓與東南風一起“頂”着冷空氣,還有西側的高原以及南側山脈地形影響,導緻大量冷雲在山西、陝西、河北等地進行堆積,再難寸進。
此外,副熱帶高壓盛行下沉氣流會源源不斷向内陸輸送熱帶海洋的水汽,山西地處副熱帶高壓西北邊緣,也“享受”着這份水汽。更關鍵是西風帶高空中有個“高空槽”剛好轉到了山西,它是個高空低氣壓帶,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吸水,會将周圍高壓驅趕過來的水汽都吸過來,水汽會在上升過程中遇冷、成雲緻雨。
由于今年西風帶強盛,所以在西風帶上自西向東轉的“高空槽”出現在山西上空的概率大大增加了。然後出現了這樣的場面——副熱帶高壓與強大的冷空氣進行巅峰冷暖對決,然後西風帶放出了個抽水機罩在了山西上空“煽風點火”。
全球變暖山西暴雨并非個例,今年北方降水明顯增多,多個省市都突破了曆史極值。除了雨量大,北方還有雨期開始早,結束晚以及雨期長的特點,同步的還有高溫結束晚。
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源于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強盛,導緻冷空氣難以南下以及削弱副熱帶高壓。
實際上,西風帶的強度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副高的下沉氣流,而副高的下沉氣流強度又源于熱帶的輻合上升氣流強度。
暖濕氣流增多、熱帶輻合帶較往常活躍大部分因素為今年9月末熱帶海水比往年偏高0.5-1度。由于太陽輻射較為穩定,因此熱帶海水的溫度異常偏高隻能是地球的保溫作用增強——全球變暖,這才是真正的幕後元兇。
#直擊山西水災##山西暴雨##山西持續降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