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本質》一書中提到: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理解某個知識,必須經曆一些知識創作和傳播的情景,否則很難理解該内容。”
如何創作和傳播知識?
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實踐!
《洋蔥閱讀法》中:推薦使用卡片筆記法來記錄讀書筆記。
為何要做讀書筆記?
做筆記不單是為了記住,更多的是為了理解和應用。
什麼是讀書筆記?
《洋蔥閱讀法》中提到:“讀書筆記的本質,就是從三大能力——學會獨立思考、擁有好奇心、擁有檢索能力——延伸出來的,即在獲得大量信息的過程中,提取其中的精華、并且理解這些内容,之後,這些内容能夠被我們更方便地應用。”
如何制作讀書筆記?(6步搞定!)
1. 标記
在閱讀的過程中,用便利貼、熒光筆、折頁的方式做标記。
2. 收集
“整理學”上有一句話:你看不到就會忘掉它、你看不到就用不到。
“開智學堂”創始人陽志平老師提到一個概念——“鮮活證據”:即一些違反我們常識的概念、超出我們當前的認知、引起我們注意力和好奇心的觀點。
使用工具:
· 康奈爾筆記法(用在讀書和開會時)
一張紙分為四個區域:
第一行是記錄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行分别三個區域:現狀區、問題區、策略區。
· 印象筆記——收集電子書素材
·全能掃描王——掃描紙質書形成類似打印體的圖片
3. 整理
讀書卡片——把核心觀點用一張圖呈現出來,幫助我們去理解和消化。
“讀書筆記PPT”——秋葉老師創造(類似于讀書卡片)
4. 建立個人“圖書館”
整理完讀書卡片後需要定期管理。
李敖老師曾經分享過“心狠手辣”讀書法——讀書時準備兩本同樣的書,用剪刀剪下某一段話,最終按不用内容進行分類粘貼。這才成就了李敖老師的知識淵博!
我們可以使用“全能掃描王”把圖片拍下來存入不同文件夾或者印象筆記中。(不要破環書哦)
這個時代,知識不在于記憶,而在于理解和分類。
5. 輸出
把我們收集在個人“圖書館”的知識以文章、演講分享、讨論的形式說給别人聽。
6. 應用
輸出的過程才能不斷強化和理解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卡片。
以上,最後總結:
· 标記,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各種标記;
· 收集,要打開自己的思路,看看碎片化的收集和整體化的收集到底都有哪些渠道;
· 整理,建立私人圖書館;
· 輸出和轉化;
· 應用和各種實踐,從書上的卡片變成我們輸出自己的卡片。
六步幫你輕松搞定讀書筆記!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