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層解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深層解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02:33:36

深層解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名師解讀杜牧贈别)1

贈别(其一)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詞句注釋】

⑴娉娉袅袅:形容女子體态輕盈美好。十三餘:言其年齡。

⑵豆蔻:據《本草》載,豆蔻花生于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比喻處女。

⑶“春風二句”:說繁華的揚州城中,十裡長街上有多少歌樓舞榭,珠簾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麗,但都不如這位少女美麗動人。

【白話譯文】

姿态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裡長街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禦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别之作。

【作品鑒賞】

本詩是詩人贈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别”,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别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餘”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其效果不下于“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曹植《洛神賦》)那樣具體的描寫。全詩正面描述女子美麗的隻這一句。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是将花比女子。“豆蔻”産于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顔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胎花”,用來比喻“十三餘”的小歌女,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而花在枝“梢頭”,随風顫袅者,當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袅袅”四字。這裡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豔,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面前都會黯然失色。而杜牧寫到這裡,似乎還是一個開始,他的才情尚未發揮盡緻。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别”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成都)二”之稱。“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睹十裡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裡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雲。“珠簾”是歌樓房栊設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這裡“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将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并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衆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詩話》雲:“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杜牧此處的修辭就是“尊題格”。但由于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裡“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後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遊刃有餘,真俊爽輕利之至。别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贊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