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

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6:22:21

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動作描寫顯風采人物的動作也能表現他的性格特點,這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動作描寫盡顯人物風采)1

人物标志性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顯風采

人物的動作也能表現他的性格特點,這是怎麼回事?

對。人物的動作行為是人物性格、思想品質的具體表現。我們平常說,要把事情寫具體,主要的就是要描寫好人物的動作。人物的動作寫具體了,事情的過程就比較清楚;人物的動作寫生動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品質也會鮮明突出。

來讀一讀下面的一段話:

小春蘭眨巴眨巴大眼睛,歪着頭,神秘地說:“爺爺,你把耳朵湊過來……再近點。”爺爺點點頭,把耳朵湊到了小孫女的嘴邊。“告訴您,爺爺,我被評為三好生啦!保密!可不能對人說呀!”爺爺一聽,也像個小頑童似的,對着小春蘭的耳朵,壓低聲音,豎起了大拇指,有點兒激動地稱贊道:“了不得,爺爺祝賀你!”越說聲音越大,一下子被小春蘭捂住了嘴巴:“小聲,小聲!”他們兩人都像小偷得逞(chěng)那樣,竊竊地笑成一團……

你看,這段文字是寫說悄悄話的,就寫得很成功。一是内容具備悄悄話的特點,小春蘭第一次被評上三好生,當然很高興,她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爺爺,又怕别人知道,讓爺爺保密,有一種害羞的心理,隻有悄悄地說,這是符合情節實際的。二是用進了不少關于“悄悄”方面的動詞,如“歪着頭”“神秘地把耳朵湊過來” “湊到……嘴邊”“壓低聲音”“捂住了嘴巴” “竊竊地笑成一團”等等。這種内容與這些動作詞語的密切配合,就将祖孫二人說悄悄話的情景刻畫得生動有趣,充滿着濃厚的生活氣息,這就是悄悄話“悄悄”說所産生的藝術效果。

那麼,怎樣對人物進行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特點呢?

一、寫人物的動作,要注意連貫性,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要有次序地連續寫出來。

比如下面的兩段話:

1、麗麗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2、 他彎着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後左右不停地拍着,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沖過了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後,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籃球,都是我們常見的活動,有的甚至是同學們親自參加過的。但寫起來卻不具體。上述兩段描寫,由于作者觀察仔細,把捉蝴蝶,打籃球的連續動作寫得栩栩如生。

再讀下一段話:

當攤主看到有人放慢腳步便立即招攬生意。有一位顧客挑了根又長又粗的甘蔗。攤主先将甘蔗夾在胳膊裡,拿起一把專門削甘蔗皮又可以切甘蔗的多功能刀。将甘蔗長滿“胡須”的一端剁了下來,然後開始削厚厚的一層皮,削皮:須,快,準。不能太過猛将果實也削下來,也不能削的不全面。當削到四五節時,攤主讓顧客拿着已經削好的一段甘蔗,她拿着刀上一砍,下一頂便把一段剁了下來,接下來也像這樣,先削再一砍一頂,一段段甘蔗便削好了,雪白透點黃的甘蔗放進了塑料袋,攤主拿出秤稱一下,先将袋口鈎在秤的彎鈎上,再挪動秤砣,一直到秤砣與甘蔗平衡,就知道了這袋甘蔗的重量。

攤主的“夾、拿、剁、砍、鈎、挪動”等一系列連續動作生動地表現了他的生意的熟練程度。

二、動作描寫有目的,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1、他50多歲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視眼鏡。他戰戰兢兢取下眼鏡,用衣服的下擺随手擦了擦鏡片。“嗯嗯……”他剛要講話,忽然想起了什麼,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裡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這才放心地又“嗯嗯”兩聲,站直身子,用特别響亮的聲音說:“現在開始看老師做實驗!”

2、 教室裡打得烏煙瘴氣。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着熱氣,鼻子尖上綴着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着,嘴卻向下咧着。看見我們,他驚愕地眨了眨眼睛,臉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紋絲不動,就像電影中的“定格”。我們幾個也都像木頭一樣,釘在那裡了。

3、 老人的雙手很靈巧。一個泥人在他手裡誕生,隻要幾分鐘。看他又拿起一團泥,先捏成圓形,再用手輕輕揉搓,使它變得柔軟起來,光滑起來。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漸漸分出了人的頭、身和腿。他左手托住這個泥人,右手在頭上面擺弄着,不一會兒,泥人戴上了一頂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動作。

例一寫的是一位高度近視的老教師。通過“用衣服的下擺擦鏡片”、“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匆匆地往口袋裡掏”等動作的描寫,寫出了一個高度近視、動作不利索且有點“糊塗”的老教師的特點;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氣時,面部表情動作的特點來描寫的。如:“氣咻咻地站在門口”、“頭上冒着熱氣”、“眉毛怒氣沖沖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紋絲不動”等,把生氣時的面部表情寫得生動而逼真。例三則是抓住捏泥人的動作特點,寫出了一位心靈手巧的老藝人形象。

三是要準确而恰當地運用動詞。

讀讀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帶點的詞的作用,體會用詞的準确。

1、 說時遲,那時快。那個摔倒在地上的運動員,手一撐,腳一踮,猛地爬了起來。左腳尖頂住起跑線,膝蓋一彎,穩穩地蹲着。兩手就像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那架勢,就像一隻起飛的雄鷹。

這短短的幾句話中,用了“摔、撐、踮、爬、頂、彎、蹲、插、傾、飛等”10個動詞,把賽場上運動員起跑的預備姿式描寫得準确而逼真。

2、 她擠進大門,把擔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攬好,用膝頭壓着,俯下身,雙手使勁勒緊草腰子,提起來,扔到院牆角落。

這段中帶點的這些動詞用得非常貼切。寫出了一個能幹、利索、有力氣,幹活熟練的農村姑娘的形象。

3、她看見奶奶站起來,雙手抓着鍋蓋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幾次,才稍稍揭開一條縫。一股濃煙從竈口沖出來,差點熏着奶奶的臉。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滿皺紋的臉,又搖搖頭,自言自語地說:“老了,不中用啰!”

這段話描寫的是一位老奶奶幹家務活的動作。用“揭、沖、熏、拂、搖”等動詞,準确而恰當地寫出了老人幹活動作的特點。上述各例說明,描寫人物的動作必須選用準确、恰當的動詞,才能具體形象地寫出人物的動态形象。

同學們,前面,我們欣賞的都是小片段,再請大家認真讀天津市紅橋區郭麗穎小朋友寫的《關懷》一文,感悟動作描寫是如何展現事情的過程和怎樣表現人物形象的。

習作

關 懷

人們都說我變了,變成一個愛勞動的好學生了。我心裡很高興。每當這時,我就想起了那件事,想起了爸爸對我的關懷。

那是三年前的端午節,按中國百姓的風俗習慣,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們家也忙碌起來:媽媽把江米浸好,爺爺洗淨紅棗,爸爸洗好粽子葉,哥哥在一旁剪線繩。(用“忙碌”概括寫“我們家”包粽子的事,然後具體地寫出“我們家”各人“忙碌”的動作。浸江米、洗紅棗、洗粽葉、剪線繩都是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除了“我”之外,全家動員,真是“忙碌”了。)我呢,平時在家什麼也不幹,這些事當然也用不着插手喽!眼看一切工作準備就緒,我就閉着眼睛想象起來,嗬,又白又細又長的江米,一定很香很香!又紅又圓又大的棗兒,一定很甜很甜!我饞得直咽口水。

我家包粽子能手要數爸爸了。隻見他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江米裝進“喇叭”裡,然後均勻地放上三個紅棗,最後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線繩系緊,一個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這一下,可把我這個在家什麼事也不幹的人看得眼花缭亂、目瞪口呆。我真對爸爸佩服得五體投地!(“挑”、“卷”、“舀”、“裝”、“放”、“包”、“裹”、“系”,這八個動詞按包粽子的動作的先後順序排列,使包粽子的過程具體、清楚 。這八個動詞連用在一句話裡,寫出了爸爸動作熟練。在具體的動作描寫基礎上,寫“我”的感受和贊歎:“看得眼花缭亂、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麗穎,我教你練着包吧!”爸爸叫我。 “包就包吧!其實多看看也能會。”我學着爸爸的樣子,把粽葉卷成個大“喇叭’,用勺舀了幾勺江米,又放上棗,然後包了起來。可粽于在我手裡卻不聽使喚,一會兒,江米“拱”了出來,我慌忙抓起一片葉子堵上。(用“卷、舀、放、包”四個動詞來寫“我”包粽子的過程,與上段爸爸的動作形成對比,突出了“我”出洋相:“抓”和“堵”本不是包粽子的動作,但是“我”卻不得不這樣做)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可羞死人了!這是什麼粽子呀?圓鼓鼓的,簡直成了個大肚娃娃!你看,還有江米露在外邊,好像在咧嘴笑我呢!再看桌子上,又是江米又是水……我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偷眼瞅了瞅爸爸,他正朝我笑呢!“哼,有什麼好笑的?這不是試試嗎?下一個準好!”我拿起兩片葉子先卷好喇叭形,這回我學乖了,隻放四小勺米和兩個棗,于是,粽子很快包好了。我把它放到剛才包的那個粽子旁邊,得意洋洋地“欣賞”起來。(第三次寫包粽子的動作,為了避免寫法上跟上兩次重複,所以隻寫有區别的内容:減少江米和棗子的數量)

“哈哈……”爸爸捧腹大笑,大家也笑得前仰後合。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呆呆地望着他們。爸爸指着我包的粽子,說:“你看看你的‘傑作’,一個是胖和尚,一個是瘦老頭!”說着,又是一陣笑聲。我站在桌子旁,臉上火辣辣的,心裡真不知是什麼滋味。

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平時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也不會幹。今天,爸爸要讓你鍛煉鍛煉,自己勞動勞動。可是你太逞能了,還沒學,就嚷嚷‘會了’,這個缺點可要改啊!從小愛勞動,學習要虛心,這樣你才能不斷進步!……”聽了爸爸的話,我心裡更不知是什麼滋味了。

“來,咱們先從第一步學起!”爸爸邊說,邊作示範,“看,卷成喇叭形後,江米要放得不多不少,棗兒要放均勻,包的時候要麻利,看,就這樣……還要注意線繩要系中間,而且要系緊,要不,煮的時候就散了!”我按照爸爸說的方法,認真去包。一次,兩次……漸漸地我掌握了要領,粽子越包越好了!(第四次寫包粽子的動作,不用描寫手法,而通過人物語言來記叙,側重對動作的要求作具體說明。)

晚上,我們全家人圍在桌旁,品嘗着粽子。我拿起自己包的粽子,解開線繩,剝去粽葉,咬上一口,啊,米真香,棗真甜!今天粽子比哪一年的都好吃!(“拿起……解開……咬上一口”動作描寫細緻。)

這件事雖然過去三年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今天,我被學校評為“勞動小能手”時,我多麼高興,多麼想馬上飛到爸爸面前,說一聲:“謝謝您的關懷!”

這篇作文通過寫包粽子這樣一件小事,表現“爸爸對我的關懷與教育滲透在四次包粽子和一次吃粽子的動作描寫中。第一次包粽子的動作描寫,一連用了八個動詞,表現爸爸包粽子的熟練技巧。第二次包粽子的動作描寫,用了四個動詞,點明“我”不會包粽子的事實。前後兩次動作描寫,形成的對比,暴露了“我”勞動能力差的缺點。第三次描寫包粽子的動作,意在表現“我”能力差又不虛心的思想缺陷。為了避免寫法上出現重複,所以這裡簡化了包粽子的動作描寫,代之以“欣賞”自己包的粽子的神态描寫。第四次包粽子的動作描寫是與描寫人物的語言結合在一起的。這樣寫,就體現出爸爸既從思想認識上又從實際的動手能力上幫助“我”。文章還描寫了吃粽子的動作,這些動作的描寫,表現了“我”學到本領後的喜悅心情。

好,《動作描寫顯風采》就講到這裡,檢驗一下自己學得怎樣?

讀一讀,練一練:

1.讀一讀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動作的。認真完成後面的練習。

他輕輕一跳,雙手就握住了單杠,緊接着收腹、擡腿,拉臂引體、擡頭挺胸,輕而易舉地上了杠。他那勻稱的身材,再加上這靈巧的動作,就好像淩空欲飛的雄鷹。

①這一段話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帶點的動詞具體地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豎起來,臉上的肌肉不停地顫動,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撲鼠的貓盯着我。

這裡描寫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動作,用了不少恰當的動詞。請找出來寫在下面:______。想一想,這些動詞起了什麼作用?

2.在下面括号裡填上準确而恰當的動詞。

我( )起一張餃子皮,笨手笨腳地往裡( )着餡兒,然後把皮邊兒往中間一( ),又( )了一下,再往兩邊一(

),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 )。嘿,還真像老手做出來的餃子呢!

3.按下列要求練習描寫人物動作。

①仔細觀察媽媽炒菜的過程,把炒菜的動作具體地寫下來。

通過動作描寫,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