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馬黎明是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鎮城底礦通風科監控隊副隊長,一名安全儀器監測工。
“這是一份容不得一絲馬虎的工作。”他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監視煤礦井下各類有害氣體的變化情況,安裝、維護安全監測系統和設備。圖為馬黎明下礦前整理礦燈。
據馬黎明介紹,監測系統和設備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地面有監控中心站、傳輸系統,井下有各類傳感器。圖為馬黎明正在檢修井下設備。
馬黎明出生于礦工家庭,對煤礦情有獨鐘。今年,是他工作的第18個年頭。靠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從一名普通的監控維修崗位工人,成長為監控隊副隊長(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圖為馬黎明在調度中心監測井下情況。
“我從小喜歡無線電,上班以後每天可以琢磨這些傳感器的結構、性能和原理,對我來說是件挺開心的事。”馬黎明說。
每遇到困難,馬黎明用堪比繡花的工夫去解決問題,并樂在其中。甲烷傳感器,是井下用來監測瓦斯及各類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變化的設備,長13厘米、寬11厘米的電路闆是其靈魂和大腦。由于生産廠家大多不提供設備儀器的電路闆設計圖,即便提供了圖紙,上面也不會标注關鍵的技術參數。一旦遇到問題,往往令人束手無策。
圖為馬黎明正在拆卸芯片。
為提高維修率、降低成本,馬黎明将報廢的傳感器拿回家,開始研究、繪圖。但這一過程并不容易,他需要把每一個都研究透,弄清楚每個元件在電路闆中的作用,才能對維修起到指導作用。在拆卸過程中,要保證元件完好無損。
經過兩年的時間,他畫出34張電路圖,基本涵蓋了各種傳感器中的電路。有了這些圖紙,馬黎明和同事們維修檢測變得更加容易上手。同時,一些同行單位也拿去借鑒使用。“能和大家分享這些東西,挺高興的。”
近年來,馬黎明把一多半精力放在技術革新上。以他名字命名的“馬黎明創新工作室”也啟動運行。
他編制了《KJ75N安全生産監控系統培訓材料》,研制了“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模拟實驗台”、語音報警斷電功能測試儀、礦用風筒風量一體化開關傳感器項目等50餘項創新成果。他的《一種礦用監控傳感器升降吊挂裝置》獲國家專利。
據不完全統計,馬黎明同監控隊修複各類傳感器千餘台,排除監控系統故障及事故隐患500餘起。
圖為馬黎明正在調試儀器。
馬黎明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國工匠、山西省特級勞模等榮譽稱号。馬黎明表示,自己隻是千千萬萬礦工中普通的一員,能得到榮譽,歸功于礦山對他的培養。
瓦斯監控零中斷、零誤報是馬黎明的工作目标。如今,他對電路元件“一摸準”,對主要參數和技術性能指标“一口清”,對查找和排除故障“一手靈”。由于工作的嚴謹和認真,馬黎明也是同事眼中的煤礦“繡花工”。
在馬黎明看來,工作可以是興趣,但也是責任,更是使命。圖為馬黎明檢查完礦井下設備,回到地面途中。
下班後,馬黎明與妻子在生活區散步。新華網 發(王夢佳/文 吳銀冰/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