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一個小女孩剛走出校門口,就看到了在路邊賣觀賞小魚的爸爸。
可爸爸聽到女兒的喊聲,卻毫無反應。
女兒以為爸爸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假裝生氣地走到爸爸面前,叉着腰大聲叫道:“臭爸爸,你怎麼不理我?”
被喊“爸爸”的男子擡起頭,一臉迷茫地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女孩,眼神裡全是陌生。
“小姑娘,你是不是認錯人了?”男子解釋。
周圍買小魚的人也開始笑稱:“這小姑娘真有意思,連自己爸爸都能認錯!”
小女孩爸爸周勤予和叔叔李保國
小女孩有些生氣也很委屈,因為這個人跟爸爸長得簡直太像了,無論是身高、體型,還是眼睛、鼻子、嘴巴,連說話的樣子都一模一樣。
世界上怎麼會有長得這麼像的人呢?回到家後,女兒把自己的遭遇給爸爸講了一遍。
女兒的爸爸周勤予笑了笑,他抱起女兒說:“根據研究顯示啊,這個世界上至少有7個人跟你長得一模一樣。爸爸長了一張大衆臉,以後出去可要小心了,可不要認錯爸爸哦!”
周勤予本來沒将這件事放在心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被女兒錯認的“爸爸”,竟真的是周勤予同卵雙胞胎的親弟弟,女兒的親叔叔!
自己有個雙胞胎兄弟,為何會毫不知情?之後,他又是怎樣發現這個秘密的呢?
跟人撞臉是一種什麼體驗?周勤予已經不是第一次跟人“撞臉”了。
自從那件事後,周勤予總是自嘲,自己長着一張大衆臉,以至于連尋親這麼嚴肅認真的事都能鬧出笑話。
周勤予從小在河南鄭州長大,父母恩愛,家庭美滿。可随着年紀的增長,心中想要尋親的想法卻越來越強烈。
是的。
周勤予不是父母的親生孩子。養父母很開明,自他懂事起,就把這個事實告訴了他。
周勤予
這麼多年來,養父母對他的真心付出,他看在眼裡,心裡早就把養父母當成了自己親生的父母看待。
他深知養育之恩大過天的道理,自他參加工作以來,他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養父母的責任。
可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愛的女兒。每次看着跟自己長得相像的女兒,周勤予内心都會湧起一股熱流,原來這就是血濃于水,這就是血緣!
那自己的親生父母呢?他們當年為何要抛棄自己?有生之年,自己還能否見到家人,體會那種血緣相連的感覺呢?
人老了,大概都會産生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吧!
已經47歲的周勤予,想要尋根!
他征求了養父母的意見,他知道,養父母養育他這些年很不容易。開明的養父母聽了周勤予的想法後,表示:一切根據你的意願,你有做決斷的權利。
周勤予感激養父母的理解,随後他便開始找尋資料,就此踏上了尋親之路!
周勤予
從養父母那裡,周勤予得知自己是從上海抱養來的,循着這條線索,他聯系了《河南商報》,通過《河南商報》加入了當地的民間尋親團。
尋親團的負責人楊大姐告訴周勤予,他們已經幫助100多個家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隻要有任何蛛絲馬迹,他們都能通過強大尋親關系網提供幫助。
周勤予一聽,非常激動。他告訴楊大姐,自己1957年出生,是從上海抱養來的,但也不排除二次領養的可能。
沒想到,沒過多久,楊大姐就為周勤予找到了一些線索。
根據尋親檔案的資料顯示,江蘇宜興市有個楊姓人家,家裡有個孩子是1957年出生,出生沒多久就被送到了上海。
抱着試試的心态,周勤予給楊家人寫了一封信,信中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還附帶了一張自己的照片。
說來,真是無巧不成書。楊家人看了周勤予的來信,十分激動,他們看看信的介紹,再看看周勤予的那張照片,笃定周勤予就是他們早些年遺棄的孩子。
楊家人
原因很簡單:周勤予的那張照片,跟楊家人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他們給周勤予回信,約定着見面。
收到信的周勤予,沒想到自己的尋親之路如此順利,一次就找到了家人。見面的前幾天,他興奮得睡不着覺,幻想着跟家人見面的情景。
日子很快到了見面的這一天,周勤予坐火車來到江蘇宜興,來接他的是楊家三兄弟。
看到周勤予的那一刻,楊家老大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他哭着說:“像!真是像!”
回到家後,楊家母親看到周勤予,更是哭得泣不成聲,她抱着周勤予說:“我的孩子啊,當年是我對不起你……”
1957年,楊家最小的兒子出生後,因為家裡實在養不起,就在1960年把這個孩子送到了上海。
事後,楊家父母後悔不已,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兒子的下落。
如今看着跟自己長得如此相像的周勤予,楊家所有人都認為,他就是當年那個被送走的孩子。
就連周勤予自己也認為,自己就是楊家人。
為了确保萬無一失,周勤予還是帶着楊家母親的血樣來到了鄭州大學醫學院的鑒定中心,讓醫生采集了自己的血樣後,與楊家母親進行比對。
然而,鑒定結果卻顯示:周勤予與楊家母親沒有血緣關系。
周勤予一臉的不可置信,連問了好幾遍醫生,結果是不是弄錯了,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
當時,他以為自己第一次尋親就找到了親人,興緻勃勃地見人就說。如今鬧了這麼大一個烏龍,周勤予見人還要解釋弄錯了,他再也沒了之前尋親的興奮和沖動。
深受打擊的周勤予還專門上網查了一下:世界上是不是有很多人都長得非常像?
研究發現,世界上大概有7個人跟自己長得非常像,也就是所謂的“撞臉”現象。
所以當女兒告訴他,自己在街上認錯爸爸時,周勤予才會顯得如此淡定和坦然。
他以為女兒隻是遇到了跟自己“撞臉”的人。然而,沒幾天,他卻接到了這名男子的電話。
血緣冥冥之中的牽引被女兒錯認為“爸爸”的男人,叫李保國。
最近幾年才來鄭州,做些小生意養家糊口。但是,自從他來了鄭州,自己身上總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通常來說,生意人接觸的人自然很多,可李保國經常被人叫成“老周”。
有一天,他回家時,嶽母還問他,自己在街上喊他,他怎麼不理。可那天李保國出去進貨去了,并不在鄭州。
跟自己住得不遠的小姨子,也跟他抱怨,好幾次在街上看到李保國,喊了他好幾次,他都像沒聽見似的,愛搭不理的。
被周勤予女兒錯認為“爸爸”後,李保國又被認錯了好幾次,他再也忍不住了,就問對方要了周勤予的電話。
他倒要看看,這個人到底長得跟自己有多像?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把自己認成他?
在電話裡約定了見面時間和地點後,兩人如約而至。
看到對方時,周勤予和李保國都驚呆了。
他們看着彼此,說是在照鏡子,一點也不誇張。
一樣的國字臉,一樣的大眼、雙眼皮,鼻子、嘴巴都長得一模一樣。
說到興奮處,周勤予說自己耳後有一顆瘊子。
“我也有”,說着,李保國便指着自己耳後。周勤予一看,李保國耳後真的有一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瘊子,甚至連位置都一模一樣。
兩人驚歎,怪不得别人會認錯,如果兩人穿上同樣的衣服,剪一個同樣的發型,恐怕連他們的家人都無法分辨出來誰是誰。
聊天中,兩人得知,他們都是1957年生,同樣都是被領養來的。
長得一樣,瘊子位置一樣,出生年份一樣,又都是領養來的……
這所有的巧合,好像冥冥中在向周勤予傳達一個信息:李保國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尋找的親人。
可這一次,他不敢再輕易以長相下結論,他和李保國商量,交換一下小時候的照片,以進一步确認信息。
看到兩個人從小到大的照片,兩個人再一次驚呆了。
像!簡直太像了!無論是體态還是一颦一笑,都太像了。
周勤予、李保國互看耳後的瘊子
活了這麼大半輩子,沒想到能遇到跟自己長得如此相像的人,兩個中年男人激動得落下了兩行熱淚。
兩家人在旁也看得激動不已,這時候,有人說:“既然你們都是抱養來的,又長得這麼像,不會是雙胞胎吧?”
一句話說中要害。
周勤予心中早就有了疑惑,可是他不敢輕易承認。
這天,鄰居家的孫叔生病住院,周勤予提着禮物上門探病。這個孫叔與周勤予養父母關系很好,小時候也經常抱着周勤予玩兒,可以說是看着他長大的。
聽說周勤予最近在為尋親的事情發愁,孫叔終于說出隐藏在心裡大半輩子的秘密。
“我的同事先把你從上海抱到了洛陽,你8個月大的時候,洛陽那戶人家家裡出了變故,沒辦法再撫養你。當時,你的養父母剛剛查出不能生育,他們看見你的第一眼,就特别喜歡你,這才把你抱了回來。”
“我本來不想告訴你的,可你的養父母非要我告訴你真相!孩子,人要知恩圖報!孫叔言盡于此,多的不說了!”
周勤予聽完,抱着孫叔痛哭了一場。
孫叔的話,讓周勤予心裡确定了自己和楊家人沒有血緣關系這件事。
楊家的孩子是3歲時才被送出去的,而自己是剛出生3個月就被送走,從上海抱到洛陽的。
對于楊家人不是自己親人這件事,給周勤予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如今真相終于大白了,他心裡的負擔也落地了。
第二天,他就約李保國先去做了血型檢驗,兩個人都是B型血。然後,兩人又去了DNA鑒定中心,是不是親兄弟,有沒有血緣關系,DNA一驗便知。
這一次,鄭州大學醫學院鑒定中心的李主任,讓人為兩人采集血樣,進行比對。
在等待結果的一周裡,周勤予和李保國約定,無論鑒定結果如何,以後他們都要做好朋友。在這個世界上,能遇到跟自己長得如此相像之人很不同意,況且兩人的脾性、愛好都如此相似,俗話說,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一般來說,鑒定結果一周就會有結果,可一個月過去了,醫院也沒有通知他們。
周勤予給李主任打去了電話,詢問情況。
李主任這才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主任
原來,之前周勤予來檢驗DNA時,李主任和周勤予就相識了。了解周勤予想要尋親的想法後,李主任表示會盡自己能力幫助他。
這一次,李主任也是為了确保萬無一失,才沒有把結果告訴周勤予。
在她看來,周勤予和李保國兩個人長得并不是很像,可鑒定結果卻顯示兩人不僅有血緣關系,還是同卵雙胞胎。
李主任疑慮,問題是不是出在血樣上,是不是拿錯了血樣,或者血樣根本就出自同一個人呢?
為了謹慎起見,李主任親自為兩人采集了血樣,親自比對。
一周後,鑒定結果顯示:兩人是同卵雙胞胎,确認無誤!
拿到鑒定結果的周勤予和李保國相擁而泣,活了大半輩子,他們終于找到了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接下來,兩兄弟決定一起找尋他們的根。
2005年,兩人接到尋親團的一個消息。消息稱,上海崇明島有戶人家,在1957年時送出去過一對雙胞胎。
激動和興奮再次充斥着兩兄弟的内心,隻不過,現在的周勤予,在尋親路上比以前更加穩重了,他對弟弟李保國說:“先别急着認親,先做DNA檢測。”
又是漫長等待的一周。
一周後,DNA檢測結果顯示,兩兄弟和崇明島這家人并沒有血緣關系。
這次的尋根,以失敗告終。
但兩兄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失落,他們握了握彼此的手,兩個曾在一個子宮裡的心髒,如今産生的想法竟也出奇的相似:
上天已經待我不薄了!讓我遇到善解人意的養父母,又讓我遇到親兄弟,人要學會知足!
兩兄弟心照不宣,什麼話都沒有說,卻勝過了千言萬語!
或許,這就是血緣的神奇之處!也是那些傾盡所有尋親人的信仰和意義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