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字行書密碼?(張一清 著 / 梁 豔 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松字行書密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張一清 著 / 梁 豔 讀)
“松”這個字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這種字形本身;另一個是以前寫作“鬆” 的那種字形。
“鬆”由表示毛發下垂樣子的“髟”和“松”構成,下面的“松”表示整個松字的讀音,和上面合在一起表示毛發紛亂的樣子。
後來它也可以指一切蓬松或者松弛的狀态。
“松”左邊的“木”表示整個字的意思與樹木有關;右邊的“公”既表示整個字的讀音,同時也與字義有關。
萬壑松風圖 南宋 李唐
“公”的甲骨文字形上邊是“八”,下邊是“厶”,最初的意思是平均分配、公正無私。
這個字的字形充分反映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因為,“八”最初的意思是分開、背離等:“厶”則是“私”最初的字形:上下兩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背離私心和自私。
這顯然就是“公”最基本的含義了。
後來,由于所謂公平公正又都是針對大衆而言,所以“公”也就産生了“公衆的、大家的”這樣的意思,例如“公款、公共事務”等。
再往後,管轄、處理公衆事務的人也就逐漸可以稱為“公”了,如“公卿”等。
而管理公衆事務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認為是率領衆人的人。
歲寒三友圖 南宋 趙孟堅
在古代,松樹被認為是“百木之長”,所以它的右邊就包含了表示“衆人之長”的“公”。
這種樹四季常青,是一種針葉常綠喬木。
松、竹、梅是聞名遐迩的“歲寒三友”,正如陳毅元帥所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漫天飛雪、刺骨寒風中方顯英雄本色。
因此,曆朝曆代都不乏吟詠松樹的詩詞佳作。
例如陶淵明《飲酒》(其四):“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再如清代陸惠心《詠松》:“迎寒冒暑立山岡,四季蔥茏傲碧蒼。”
松下高士圖 清 華喦
作為全球聞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的黃山,素有“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名,其标志性景觀便是傲然聳立峭壁的“迎客松”。
四松圖冊 明 沈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