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一群六七歲的孩子組成樂隊,在那高唱着《孤勇者》,掃帚當吉他,輪胎當鼓,拖把拿去當話筒。旁邊還圍着一群孩子跳着、鬧着。唱得那叫一個投入。看着孩子們開心的樣子,老師們都跟着樂。
原來一直以為孩子那樣是玩鬧,開開心心的唱歌。而今,看了《爵士樂,就是為了好玩》這本書後,才明白原來孩子們那樣玩鬧也可以叫爵士樂。隻是我們對爵士樂這塊懂得太少。
《爵士樂,就是為了好玩》作者蘭斯頓·休斯,美國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哈萊姆文藝複興”的中堅人物,被譽為“黑人民族的桂冠詩人”,其詩作《黑人談河流》享有盛名。他的代表作有《夢想人》《哈萊姆的莎士比亞》等。
這本書不僅内容淺顯易懂,裡面的插圖也特别漂亮。這些漂亮的插圖都是漫畫家YiLi 所繪,而且她還是平面設計師,畢業于芝加哥藝術學院。代表作有《大衛》《九月公主與小夜莺》《菲茨傑拉德緻女兒書》等。
好的音樂可以讓感受到快樂的同時,身體也能放松。而爵士樂就是其中一個。
01 爵士樂,快樂的發源地
無論貧窮還是富裕,舞曲的歡樂,在心中恣情流淌。
對于孩子來說,隻要玩得高興、玩得快樂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任何玩具,到他們手裡都可以變成樂器。這不,有幾個孩子就組了這樣一個樂隊,路易斯把雪茄盒制作成一把簡易的四弦琴當作吉他,小麥克買了一隻口琴,這是他們樂隊唯一花錢買的樂器。而開心果撿了一個破舊的錫制臉盆,制作了一把低音琴,喬吉拿來他媽媽的搓衣闆。就這樣,一個小樂隊就組成了。
看着孩子們用他們制作的樂器快樂的演奏,周圍的孩子們聽到他們演唱的聲音,都聞聲趕來,跟着他們又唱又跳。
快樂是可以傳染的,幾個孩子的快樂演出,帶動了周圍孩子的加入。于是,一大群孩子都開始快樂的又唱又跳。
孩子們快樂了,大人的情緒也會被感染,看着孩子們玩鬧的那樣快樂,你是不是也會不自覺地跟着樂。
02 爵士樂,心靈的寄放地
勞動人民是最美,最辛苦的。中國有李伸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美妙的詩詞來表達勞動人民内心的感受。同樣,國外也有,隻是不同的是,我們國家的詩詞成為了經典,而國外的發展成了音樂。
沒有錘啊——嚯!
在這山裡——嚯!
跟着我砸,夥計——嚯!
跟着我砸——嚯
就這麼幾句簡單的勞動歌謠,釋放了勞動人民内心情感。
像這樣的歌謠有很多,後來慢慢演變為一首數百句不同歌詞的流行歌曲。而這些歌曲始終保持着勞動歌謠的節奏。再後來,這種節奏的一部分化作了美國爵士樂元素的一部分。
原本是勞動人民為了釋放内心的情緒而喊出的歌謠,最後演變為好聽的爵士樂,這是不是可以說音樂真的可以寄放心靈。
03 爵士樂,夢想的啟蒙地
音樂,影響着我!音樂,讓我揮動起那雙隐形的翅膀。
路易斯對音樂的熱愛甚至超過了生命。他走過壁壘街和咖啡館時,都會站在門外傾聽。他被鋼琴家傑利·羅爾的表演迷住了。而鋼琴的這種演奏風格對後來的爵士樂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爵士樂誕生後,有了它的十個基本元素,切分音、即興發揮、打擊樂器、節奏、藍調音符、音色、和聲、間奏、即興小段、娛樂精神。
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元素,是因為就是為了好玩。 為了讓人愉快。聽了音樂後有一個愉悅的心情。
随着爵士樂的不斷發展,樂隊的人數、樂器都在不斷變多。而路易斯在妻子的幫助下更好的識譜,并迅速理解樂譜上的編曲。作為樂隊的小号他是成功的,人們都非常喜歡聽路易斯演奏。路易斯也隻灌制了數百張唱片,經常在電台播放。
他成功了,如果沒有小時候那樣的玩鬧,興許他不會喜歡上爵士樂。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寫在最後
音樂,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
不管任何音樂,在教育人的時候,也能讓人體會到快樂。
開心時,聽音樂;難過時,聽音樂。音樂,不管任何時候都可以拿出來聽。
爵士樂,也是一樣,起初,孩子們是為了好玩;後來,是大人們為了好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