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王陽明心外無物?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核心有三個: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緻良知,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怎麼理解王陽明心外無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核心有三個: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緻良知。
很多人最不理解的就是“心外無物”,難道我們不思考世界就不存在嗎?
王陽明與朋友一起遊南鎮,一朋友指岩中花樹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很多人批評這是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其實,陽明先生指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客體的存在要靠主體去感知,如果主體具有不同的感知形式,客體就會顯示出不同的樣态。
一個正常人和一個色盲眼中的世界在顔色上是不同的,那世界本來是什麼顔色呢?
世界本來沒有顔色,所謂五顔六色不過是不同波長的電磁波使我們的大腦産生不同的感覺而已。
沒有人能繞過自身的感知形式去認識客觀世界,因此,客觀世界在腦海中所呈現的樣子必然會受到你主觀認知形式的塑造。
我們可以把人的先天認知形式比喻成一塊圖章,把客觀世界比喻成一張白紙,我們所能感受的世界是圖章印在白紙上的樣子而已。
量子力學的出現使這樣的思想得到了驗證。量子物理學家會告訴你,當你在觀察月亮時,月亮就會出現,當你轉身離去,不再觀察,月亮就會坍縮成波函數散布在整個宇宙之中。
由于外界的存在樣态取決于你對它的觀察和思考,因此,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強調,我們要明白人心的認知方式和思考習慣,通過修 “心”所得出的道理,就是世界運行的道理。
因此,心即是理,心之所至,無往不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