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這部空前絕後的超級書籍,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公元1403年的盛夏,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給翰林院的侍讀學士解缙等人下達了一道聖旨。
朱棣的這道聖旨内容用大白話來說是這樣的:現在的書籍種類繁雜,内容冗長,要想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很是艱難。我決定将各種書籍的内容重新編輯一下,無論是什麼内容都要編輯。
各位一定要認真揣摩我的意思,不要擔心書籍繁多,也不要擔心經費。大氣魄啊!朱棣是一代雄主,他要編著的這部書一定是史無前例。皇帝把任務都安排了,解缙等人立即行動起來。
為了将此書編纂成功,編修的組成人員堪稱奢華,“正總裁3人,副總裁25人,纂修387人,催纂5人,編寫332人,看樣57人,謄寫1381人,續送教授10人,辦事官吏20人,凡2180人。”
經過三年的努力,到了永樂五年,這部浩如煙海的巨著終于被編成。我們能查閱到的資料顯示,《永樂大典》總卷數達到了2.2萬多卷,總字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7億。因此,《永樂大典》被公認是中國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或言類書。
定稿時,3000多名謄抄人員長達一年的謄抄,最終形成了定稿。《永樂大典》無論是謄抄筆迹,還是裝幀都非常精美。《永樂大典》編纂成功後,無論是朱棣還是後來的皇帝,都視其為極為珍貴的書籍。
特别需要值得指出的是,《永樂大典》在編纂時均保持了原書的本來面貌,沒有改動書中的内容。這樣的編纂方式,與後來的乾隆編纂的《四庫全書》有着本質的區别,因此《永樂大典》更具有曆史意義。
那麼,朱棣為何要編纂《永樂大典》呢?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繞不開兩個字,“心虛”。一切都要從朱棣登基後心中的那個疙瘩說起,他是通過造反篡位的。
在古代儒家的道德體系裡,篡位是十惡不赦的罪行。這個帽子一旦被扣上,即使你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也很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即位之初,朱棣使用暴力手段,比如将反對者方孝孺史無前例地滅十族。
但是,殺戮能堵得住芸芸衆生的嘴嗎?能殺光天下人嗎?所以,通過殺戮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于是,朱棣想到了一個辦法,通過編纂書籍。曆史告訴我們,朱棣的這一決策非常成功,甚至可以說朱棣是兩千多年帝制史上成功的篡位者也不為過。
可惜的是,目前我國現存的《永樂大典》殘本寥寥無幾,而且還是嘉靖年間的手抄本。至于永樂年間的頒布,則一本沒有。
參考資料:《明史》、《永樂大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