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斷舍離以後才會大徹大悟

斷舍離以後才會大徹大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5:15:04

斷舍離以後才會大徹大悟(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1

敲黑闆

1.斷舍離并不是整理術,而是為你打造一間助你實現人生目标的屋子,這也正是斷舍離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美好的原因

2.斷舍離,對物品放手,就意味着清理了發生在物品身上的糾結和回憶,讓思緒得到整理,空間不斷充裕,心情越發暢快,一旦體會到這種快樂,你的斷舍離就成功了一半

3.斷舍離為何會改變人生?因為它重新回歸了“當下”“此處”“自我”

今年3月,“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新作《山下英子:我的斷舍離》在國内出版,這本書寫于新冠疫情暴發時,通過7個案例分享,1個深度對話,排除4種誤區,清理6種空間教你“什麼才是真正的斷舍離”。

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在2013年随着《斷舍離》簡體中文版的出版,在國内掀起“斷舍離”熱,斷舍離也成為一種時尚的人生觀念。

斷舍離并不是整理術,而是為你打造一間助你實現人生目标的屋子,這也正是斷舍離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美好的原因。山下英子編寫《山下英子:我的斷舍離》的初衷,是希望每個人能重新“珍重自己”。

放下執念 專注當下

山下英子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斷舍離”的思維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

“斷舍離”讓人斬斷、舍棄、脫離對物品、行為和人際關系的執念。不買多餘之物,舍棄無用之物,添置必要之物,如此循環往複,就能給生活帶來新陳代謝,創造出讓自己覺得舒适惬意的最佳環境,進而讓心情變得舒暢,人生變得美好。

在山下英子看來,已經不再使用的東西,早已忘在腦後的東西,一件又一件,不斷累積,卻從不見它們登場亮相,隻是一味侵蝕空間。這不僅僅是居所的狀态,也是居住者的心理狀态。無視物品,就等于無視自己。

山下英子認為,過往不斷累積,物品也越積越多,填滿了房間的每個角落。斷舍離能讓我們與這些物品面對面,從束縛住自己的執念中解脫出來,如此,便能專注于當下的自己,專注于當下所處的空間,擺脫内心的苦悶,發現自身新的可能。這就是斷舍離的力量。清理意味着放手。感受到有如卸下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将髒兮兮的餐桌擦得明淨光潔後湧起的暢快感覺,斷舍離的步伐會愈發輕快,空間和人生也會變得愈發美好。

斷舍離是新陳代謝

斬“斷”、“舍”棄、脫“離” ,山下英子認為,斷舍離也是刺激思維新陳代謝的思路轉化法。

斷:不輕易添置物品。甄選後再購買,拒絕沒用的東西,謹慎添置;不斷重複“斷”和“舍”的過程。

舍:放手。垃圾、雜物、無用之物等等,不是自己喜歡的,一概放手。

離:最佳狀态。物品得到了循環與代謝,心情也會變得輕松。

立足自我軸 甄選物品

山下英子認為,斷舍離是一種為空間和心靈減負的思維工具,我們之所以無法舍棄物品,很大程度是因為沒有将“自我”作為判斷标準,而是偏離到了“物品”和“他人”身上。

“這個還能用”“物以稀為貴”,這便是立足物品軸的思維方式。“别人送的”“誰誰說這個挺好的”,這便是立足他人軸的思維方式。像這樣,将物品的取舍與選擇權交付給自我以外的事物,是完全無法踐行斷舍離的。踐行斷舍離,要始終立足自我軸,也就是立足當下的自我。以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否必要、是否合适為标準來進行判斷。

山下英子表示,我們生活在物質豐盈的時代,對物品繁多司空見慣,一直以來都活在“東西多才叫富裕”的價值觀裡。實際上,“不浪費精神”也是塊燙手山芋,有時會成為導緻我們偏離自我軸的主要原因,要小心。

為了能立足自我軸,應該經常這樣問問自己:

必要:對現在的我而言必要嗎?

适合:适合現在的我嗎?

愉快:讓現在的我感到愉快嗎?

問清自己後,學會對物品放手。

不必要:還能用但實際已不再使用,沒了它也不會感到困擾的物品。

不适合:曾經很重要,但現在已經不再适合自己的物品。

不愉快:用了太多年,或是現在用起來總覺得有些别扭和不順手的物品。

山下英子建議,行動可以刺激思維轉變,如果暫時還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不如先動起來,從小地方開始整理,慢慢思維也會跟上自己的行動。整理的順序最好是先放手,再清掃,最後再裝飾。

物品需要斷舍離 人也需要

對物品放手,就意味着清理了發生在物品身上的糾結和回憶,讓思緒得到整理,空間不斷充裕,心情越發暢快,一旦體會到這種快樂,你的斷舍離就成功了一半。

同樣,需要和物品一樣斷舍離掉的還有人,有時,我們也需要拿出面對孤獨的勇氣,幹脆利落地斷舍離,隻留下能給自己帶來積極影響的人際關系。

山下英子認為,重新審視人際關系時,要考慮兩個因素——距離和頻率,人們總是習慣于将血緣關系作為衡量人際關系親密程度最重要的标準,其實,用距離和頻率來衡量,梳理起來會更加容易。

在考慮了距離和頻率後,下一步就是鬥争,鬥争的對象并非是和自己合不來或自己厭煩的人,而是即使要花費心力鬥争,也想繼續與之相處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

相隔距離遠,接觸頻率低,想起來就覺得心煩,更别提見面了,對這樣的人際關系,山下英子的建議是不要再掙紮地維系了,“斷舍離是為了讓人向前看。有些朋友,你和他們之間的話題隻剩下以往的回憶和共同朋友的八卦,寶媽們組成的小團體,說是為了商議孩子的事情,卻總是組織一些毫無意義的聚會,其實不過是為了确認自己的‘勢力範圍’。想想看,和這人共度的時間真的幸福嗎?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的有必要嗎?”

在山下英子看來,許多人之無法邁出斬斷人際關系的步伐,是因為害怕孤獨,然而,與其陷入一段讓人開心不起來的關系,獨處反而自在得多。“另外,人際關系的斷舍離和物品是一個道理,舍棄無用之物,促進新陳代謝,一定會給你帶來新鮮而美好的緣分。”

文/本報記者 張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