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喪親之痛宜疏不宜堵

喪親之痛宜疏不宜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0 19:24:50

受訪專家:北京回龍觀醫院情感障礙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 王 甯

無論走到哪裡,親人都是我們的情感牽挂。但人生無常,誰也不能奢求永久相伴。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面對親人的離去,若有不幸,如何走出喪親之痛?又該如何安慰他們?

北京回龍觀醫院情感障礙病房主任王甯表示,喪失至親、摯愛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重大打擊,處理不好可能會拖垮身心。面對親人的驟然離世,喪親者一般會經曆5個心理階段。

喪親之痛宜疏不宜堵(喪親之痛不必壓抑)1

否認: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喪親者一般先是震驚和懷疑,難以接受,覺得這是不真實的,甚至出現短暫的麻木無措、超然和平靜。他們可能會努力轉移注意力,回避事實。憤怒:從懷疑到質疑,從“不相信”到“為什麼”,此時喪親者心中滿是憤怒和不甘,也有人極度自責。假裝堅強:在舉辦葬禮、接待親友、整理遺物等過程中,喪親者聽到最多的就是“節哀順變”“生者堅強”,喪親者也會在心裡要求自己堅強起來,但常常是勉強的。抑郁:處理完逝者後事,喪親者一般會有一段“抑郁狀态”,在悲傷、懷念、悔恨中反複糾纏,嚴重的會不願面對其他人,減少社交,整個人陷入無盡回憶和感傷中。接受:正常情況下,在半年後,喪親者能逐漸接受親人離世的現實,不再一味回避,可以正常地與其他人談論這個事,并慢慢意識到自己必須好好活下去,心态也變得平靜。

從親人離去的事實中完全恢複過來并不容易,喪親者自己要做出很多努力。王甯強調,面對親人離世,不要壓抑心中的痛苦與不舍,不要害怕表現出脆弱和後悔;不必因為“否認”階段而責備自己“麻木不仁”,不要因為曾“故作堅強”而覺得自己虛榮,更不要因為 “接受”了事實而認為自己薄情,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強求,坦然接納,同時積極做好以下幾件事:

1.尋求支持。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是極大的安慰,接受他們能提供的任何幫助,不要害怕和擔心索取過多。2.走出孤獨。隔絕社交會導緻抑郁,因此不要拒絕接觸他人,也可以與有相同經曆的人聊聊感受。3.規律生活。重大變故往往會打亂生活節奏,應慢慢讓自己回到原來的軌道,正常作息,好好吃飯、睡覺、鍛煉。4.尋找“重生”的意義。鼓勵自己從“過去”中走出來,把回憶留在往昔,找到自己繼續生活下去的夢想、追求和責任。

王甯說,對喪親者來說,親朋好友的支持極為重要,甚至是喪親者最大的鼓舞和幫助,可以帶他們走出悲傷,開始新生活。如果你的朋友正經曆喪親之痛,不妨這麼做:1.别吝惜陪伴,即便什麼都不說,隻是陪着,對方也能感受到安慰。2.傾聽,不要妄加評論。給喪親者一個情感宣洩的機會,而不要過度要求對方“你要堅強”“這件事會過去的”“你不能這麼消極”等,更不要以和别人做比較的方法勸人如“某某的親人去世了,也沒有像你悲傷這麼久……”3.不用故意避開死亡相關話題。強行聊有趣、快樂的話題效果并不好,也沒必要,可以陪着他正視親人死亡這件事,一起聊一聊對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心靈治愈的效果可能更好。4.不要對他們的改變大驚小怪。親人離去屬于心理創傷事件,經曆過重大變故的人,心态和人生觀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或好或壞,身邊的人不要對此大驚小怪或品頭論足,允許他們慢慢調整,給他們時間,才能幫他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