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音樂,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這首熟悉而充滿異域風情的《天竺少女》?
還是印度電影裡那些突然跳出的歌舞表演?
因為有着魔性的旋律和節奏,并且總在寶萊塢電影中“搶奪“眼球,印度音樂在很多人心中總是“神曲”一樣的存在。甚至很多時候,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搞笑素材。
前些年大火的網絡歌曲《我在東北玩泥巴》,就是改編自印度歌手達雷爾·馬哈帝的一首歌曲《Tunak Tunak Tun》。因其洗腦的旋律,以及有句發音聽起來很像中文的“我在東北玩泥巴”,被中國網友發現并改編,成為網絡爆梗。
也因此,大家似乎更容易将印度音樂與“惡搞“、“玩梗”聯系起來。那麼,印度音樂真的隻是魔性的、神曲一般的存在嗎?
事實上,是我們忽略了印度音樂“搞笑”外衣下豐富的音樂性。
印度的古典音樂,在整個世界都獨樹一幟;印度的民間音樂,包含着豐富的印度文化,并早已成為印度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的電影音樂,不僅僅是印度本國非常流行的音樂形式,更是傳播和影響到了世界很多角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音樂的探索與創新,對西方音樂的發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印度音樂。
自成一派的印度音樂:神秘的拉格和塔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印度音樂裡那種濃濃的“咖喱味兒”,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特點這麼鮮明?隻聽一耳朵就能辨認出來?
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古典音樂。
印度古典音樂誕生于大約3500年以前,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衍化為南北兩派,分别是南方的卡納蒂克派和北方的印度斯坦派。
北印度音樂受伊斯蘭教文化以及波斯音樂的影響,屬于偏世俗的宮廷音樂;而南印度音樂則具有非常濃厚的印度教色彩。兩個派系之間,僅限于風格的不同,音樂用語及其理論卻是相通的。
印度古典音樂比起西方古典樂,在音樂理論上自成一派。
首先在唱名上就有所不同,他們不唱“哆來咪“,而是唱作”sa re ga ma pa dha ni“。
其次,印度音樂中有兩樣非常重要的“靈魂”元素——拉格和塔拉。
拉格,是指印度古典音樂的基本調,可以理解為印度古典音樂中使用的調式(類似我們常說的大小調),由不同的音組合成音階,而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帶來不同的情緒和情感。
印度古典音樂中有十大基本拉格,而将這些拉格中音符的順序調整一下,拉格的數量可以增加到500多種。
當然,演奏時除了這些音,印度音樂家還會在演奏時加入很多自由的裝飾音,這也是為什麼印度音樂中音與音之間的銜接總有一種神秘空靈的漂浮感。
另一種重要元素,塔拉,是指印度音樂的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将音樂分成小節的标記方法在印度音樂裡是不存在的。他們的節奏往往是采用首尾相接的方式進行循環,每個循環中劃分不同的節奏型。一個循環中,節拍數從六拍、十六拍甚至幾十拍不等,有着非常自由、獨特的節奏方式。
當然,拉格和塔拉并非印度古典音樂特有的元素。印度流行音樂、民間音樂等,都是采用的這一套音樂用語和理論,所以,印度音樂整體都有着非常鮮明獨特的民族風味。
以表達為中心——強大的節奏和自由的旋律說到印度音樂中的拉格和塔拉,其實Yusi早前就曾在視頻節目中有所提及。
印度音樂中的500多種拉格和大量的裝飾音,使其音樂的旋律非常豐富。
除此之外,印度音樂在音階的組成上,更加自由和大膽。比如我們熟悉的“五聲音階”,其實在印度音樂裡也大量存在,但他們在使用時限制更少。
舉個例子,用五聲音階來創作時,我們往往會舍棄“降si"這個“不和諧”的音,但印度音樂則大膽把它用了起來,就是這個音,瞬間賦予了印度音樂鮮明的民族風味。
以及,Yusi也在視頻中講到過印度音樂節奏的強大。比起黑人,印度人在節奏上的天賦毫不遜色。
鼓在印度音樂裡是掌握節奏的主要樂器,在器樂演奏的最後部分,常常會給鼓手單獨即興表演的機會。以及,在印度還常常舉行鼓的獨奏會。
鼓的節奏千變萬化、音色豐富多彩,給印度音樂增添了極大魅力。如今音樂界頂級的鼓手基本上都會去學習和了解印度音樂的節奏。
在豐富的旋律和強大的節奏支持下,印度音樂充滿了自由的律動和強大的生命力。在此基礎上,印度音樂也非常講究即興創作。在一場印度古典音樂演出中,甚至能有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即興。
▲印度民間音樂家即興表演,出自朱哲琴《聲音的漫遊》紀錄片
這也使印度音樂吸引了很多爵士音樂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就不斷有樂手嘗試将印度音樂與爵士融合。爵士樂大師John McLaughlin曾組建了一支以印度音樂為核心的樂隊,在那個“世界音樂”剛剛萌芽的階段,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力。
獨特的印度樂器:吸引了世界各地音樂人
印度音樂吸引人的另一大亮點,是各種各樣獨具特色的印度民族樂器。印度音樂裡那些特别的旋律和強大的節奏,往往隻有在印度樂器下,才能演奏出最純正的印度風味。
印度樂器與西方樂器差異巨大,同樣是自成一派。印度音樂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是塔不拉鼓。
塔不拉鼓由一個低音鼓和一個高音鼓組成,演奏者通常席地而坐,低音鼓放在左側,高音鼓在右側,雙手同時演奏。塔不拉鼓是印度音樂節奏的最強诠釋者,也是印度音樂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印度音樂家演奏塔不拉鼓
西塔琴是印度音樂中非常重要的弦樂樂器,也是很多人了解印度音樂的重要渠道。
西塔琴有着扁梨形共鳴箱,寬大的琴頸安放了20個左右可移動環形金屬品。通過推弦,可以在一個品内演奏出多個不同的音符。獨特的形制,讓西塔琴可以發出獨特的複層共鳴,細膩婉轉,令人回味無窮。
上面視頻中的男性演奏者名叫拉維·香卡,是印度著名的西塔琴大師,也是促進印度古典音樂藝術在歐美傳播的重要音樂家。
拉維·香卡出生在印度東北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在音樂中耳濡目染,16歲開始學習西塔琴,開始了自己的演奏生涯。
▲少年時的拉維·香卡
20世紀中期,拉維·香卡開始帶着西塔琴在歐美進行巡演,并獲得巨大成功。他借此在紐約創辦了一家印度音樂學校,古老神秘的印度音樂就這樣在西方傳播開來。
1951年,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在印度訪問時,與香卡一見如故。1966年,兩人在一次音樂節合作表演了西塔琴和小提琴二重奏,留下了一段東西方音樂合作的佳話。
而風靡世界的披頭士樂隊主唱喬治·哈裡森,也迷上了西塔琴,專門來到印度拜拉維·香卡為師。披頭士後期很多作品都受到香卡的影響,如《Norwegian Wood》和《Within You, Without You》等歌曲,都加入了西塔琴的配樂。
▲喬治·哈裡森跟随拉維·香卡學習西塔琴
值得一提的是,拉維·香卡的女兒諾拉·瓊斯後來成為了一名爵士音樂家,還曾在格萊美斬獲多個獎項。父女倆人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着音樂上的某種傳承。
這就是大家看似熟悉卻又沒那麼了解的印度音樂。
包括其他很多民族音樂在内,可能大家在初聽時都覺得有些“怪怪的”,聽不習慣。這時候先不要急着排斥和拒絕,試着去了解更多一層,或許就會發現寶藏。
以包容開闊的心态,擁抱每一種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聽懂更多,最大限度地享受音樂的樂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