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綱要:
1.經驗總結#1:明确标識毛邊方向
2.經驗總結#2:孔間距及通風孔設計
3.經驗總結#3:凸出物與折彎邊的距離
4.經驗總結#4:孔與折彎邊的距離
5.經驗總結#5:螺絲孔設計要點
6.經驗總結#6:EMI彈片材料
7.經驗總結#7:折彎兩側半圓設計
8.經驗總結#8:折彎半徑
9.經驗總結#9:折彎高度
10.經驗總結#10:沖孔與模具尺寸
11.經驗總結#11:轉角R角
12.經驗總結#12:折彎補強肋
13.經驗總結#13:凸肋補強
14.經驗總結#14:标簽在機箱上的組裝
15.經驗總結#15:服務器機箱中牆
16.經驗總結#16:凸點定位
17.經驗總結#17:止裂槽
經驗總結#1:明确标識毛邊方向
钣金在下料及沖孔時會有R角及毛邊的産生。尤其在量産一個階段模具有所磨損之後,毛邊會更為嚴重,甚至會割傷手指頭。因此在出圖制作模具時,就必須依功能,明确标示出毛邊方向。
經驗總結#2:孔間距及散熱孔設計
1、兩個相鄰的孔,孔邊到另一孔邊的最短距離,最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則母模容易崩裂而使生産線斷線。斷線、修模等都是造成本增加獲利降低的元兇。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則必須運用跳格方式。
2、模具制作上以圓孔最堅固好制造維修,唯開孔率較低。
3、以正方形孔開孔率最高,但因是90度角,角邊容易磨損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線。而六角形的Honeycomb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開孔更堅固但開孔率在邊緣比正方形孔差一點。
經驗總結#3:凸出物與折彎邊的距離
折彎時,底邊上的零件如螺柱或内部凸出物不可離折彎邊太近,最好10mm以上,否則凸出物下方的折角無公模沖壓其R角會比左右兩旁的R角大。R角不連續,将影響外觀。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适當長度的壓痕在折在線,如此将改善其外觀。
經驗總結#4:孔與折彎邊的距離
折彎時,邊壁上的開孔也不可太靠近折彎邊,最好3mm以上,否則開孔将因折彎牽扯而變形。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與開孔相當長度,寬為料厚1.5倍的長條孔,其作用可将牽扯截斷而不影響開孔的外觀。
經驗總結#5:螺絲孔設計要點
一般固定螺絲的方式有三種
(1)钣金件平面上直接沖孔(through hole)或抽孔(drawing hole),使用自攻螺絲。自攻螺絲以三角自攻螺絲為佳,比較不會發生滑牙的問題。唯驅動力會比非三角自攻螺絲要重一點。
若以直徑3mm螺絲鎖付,則孔徑d應在于2.4~2.5mm之間。若以直徑4mm螺絲鎖付,則孔徑d應在于3.4~3.5mm之間。
(2)钣金件平面上沖孔(through hole)或抽孔(drawing hole),再以螺絲攻攻牙,攻M3或M4的機械牙。
若以直徑3mm螺絲鎖付,則孔徑d未攻牙前應在于2.6mm。
若以直徑4mm螺絲鎖付,則孔徑d未攻牙前應在于3.6mm。
若使用料厚為1.0~1.2mm時,建議采取抽孔(drawing hole)而不是穿透孔(through hole)。因1.2mm的料厚攻M3的牙時,隻有2.5牙,較容易滑牙。
(3)钣金件平面上沖孔(through hole)再鉚合現成品的固定螺帽(Self Clinching Nut)。鉚合固定螺帽的孔徑d以廠商的建義的尺寸為佳。但在鉚合螺帽(Self Clinching Nut)時必須注意,Stand-off/Self Clinching Nut制造大廠一PEM(Penn Engineering&Manufacturing Corp。)有鉚合專用機,但是,是一顆一顆加工鉚合,費工費時又費錢。所以幾乎所有加工廠都用一般沖床來鉚合。若不幸使用的機台是傳統的沖壓機就有可能發生螺帽脫落的問題。原因發生在傳統沖壓機的沖壓速度太快,工件的材料來不及填滿螺帽或Stand-off的凹槽就已結束。從外觀上完全查不出問題所在,但組裝成品時就有一些的螺帽會脫落。所以鉚合固定螺帽的機台最好選用可以調整其沖壓速度的。
經驗總結#6:EMI彈片材料
一般我們在做防制EMI彈片時常采用的材料有:馬口鐵,皺銅,不鏽鋼等。
1、馬口鐵表面鍍錫(Tin),經手觸摸後留下的手汗容易造成生鏽。其切削加工後切削面不再做處理亦容易生鏽。容易沖壓成型,費用最低。
但彈性最差。因含碳量低,即使做熱處理也無法增加其彈力。
2、钛銅導電性最佳,材料費也最貴。但最容易斷裂,有結構方向性的問題。生産時必須注材料的方向性。必要時可做彈性定性的處理,可增加其彈力。
3、不鏽鋼目前使用最多。不生鏽,不容易斷裂,但沖壓成型不易。模具容易磨耗使成品易産生毛邊。要彈性佳就必須做彈性定性的處理。
否則壓過頭就回複不來。若想Cost Down不做彈性定性的處理,最好在适當地方做一個Stopper避免彈片被壓過頭無法回彈而失去意義。
4、一般钣金件在折彎後于折角的兩側由于擠料的關系會有金屬料凸出。造成寬度比原尺寸大,其凸出大小與使用料厚有關,料越厚凸出點越大。為避免此現象發生,可事前在折彎在線兩側先做個半圓,半圓直徑最好為料厚的1.5倍以上。邊料返折設計時,同樣方式處理。
經驗總結#8:折彎半徑
钣金件在折彎時内部的R角最好大于等于1/2的料厚。
由于若不做R角,在多次的沖壓之後其直角會漸漸消失而自然形成R角。
在此之後在此R角的單邊或兩側,其長度會有些許的變長。
經驗總結#9:折彎高度
折彎高度高度最好要大于3mm。(t:1.0~1.2mm)否則因夾持尺寸太少尺寸會不穩定。
經驗總結#10:沖孔與模具尺寸
钣金件在下料沖孔時,其被切削斷面靠近公模沖頭的1/3~2/5是平整的切削面,而靠近母模3/5~2/3的則是斜的扯斷面。故模具制作或檢測尺寸時孔徑的大小是以沖頭為準。下料時工件的外尺寸是以母模内尺寸為準。
經驗總結#11:轉角R角
在钣金件的闆邊轉角處,若無特别的要求為90度角,請務必處理為适當的R角。因為在钣金件邊緣的直角容易造成尖銳點而割傷工作人員。
在母模方面直角的尖端容易因應力集中而産生龜裂。公模在尖端處易崩裂,使得模具必須修模而耽誤量産。即使沒崩裂久而久之也因磨耗而形成R角,使産品産生毛邊而造成不良品。
經驗總結#12:折彎補強肋
钣金件在折彎之後受力容易變形,為避免變形情況發生可在折彎處增加适量45度角的補強肋,以不幹涉其他零件為原則,使其增加強度。
經驗總結#13:凸肋補強
一般钣金件是狹長形時不容易保持其直度,在受力後更容易變形。
因此我們可以折一個邊成L型或折兩個邊成口型以維持其強度及直度。但是往往L及口型無法從頭連到尾,因某些因素而所中斷時,怎麼辦?
可打适量的凸肋以增加其強度。
經驗總結#14:标簽在機箱上的标記
機箱開模之前最好先設計已知所需标簽之位置及大小,可先于機箱上打上标記,方便貼标簽時之對準。最常見的标記有兩種:
1.在标簽的四周打”L”形的記号,或左邊的上下兩側,或上方的左右兩側。此方式模具費較便宜,但标簽凸出機箱表面,容易被刮傷。
2.以标簽的形狀大小再加大0.3mm的尺寸,于欲貼标簽處打個
0.2~0.3mm的凹痕。
不管用何種方式可在四個角選一适當的角做45度的導角。機箱上的标記相對的位置做相同的45度導角。做防呆用。避免标簽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工作人員貼了不同的方向。
經驗總結#15:服務器機箱中牆
1、服務器機箱在機架上時左右兩側各有滑軌支撐着,故在縱深方向不會有凹陷的疑慮。但在橫向方面,機架寬度450mm,扣除左右各一滑軌10.mmX2,機殼寬度大約430mm。在如此寬,厚1.2mm的钣金件上中央部位不下陷也難。機箱本身就包含有前後牆,若縱深較長的機箱再加設計一中牆,則可避免凹陷的疑慮。中牆的設計最好設計成類似C型鋼的結構且與兩側牆及機箱底部做緊密的結合,整個系統的強度将大大的提升。即使無法依直線延續時,設計個斷差也比中途截斷來得強。
2、中牆除了可增加機箱強度,固定風扇、導風管外,若與上蓋内部做了完善的接觸将可做EMl有效的防制,大大的防止主闆的噪聲從前方散發。因此最好避免将塑料零件搭在中牆上,阻隔了與上概的接觸。
3、有斷差的地方要避免銳角的發生,别忘記設計大R角。以免上蓋重壓時,銳角頂住上蓋産生激凸影響外觀。
經驗總結#16:凸點定位
1、在機箱組裝設計中常會有兩件組合,或3、4件以上的互相組合件。常見的固定方式有鎖螺絲、拉釘、抽孔鉚合或點焊,點焊時要上點焊機一定要有定位點或定位梢或治具來确保位置的正确。若用螺絲或拉釘時已經有相對的螺絲孔拉釘孔,故經常不會再多加幾個定位孔來定位。但螺絲孔拉釘孔的孔徑一般為了容易裝配都設計的比較大一點。
因此零件間的相對位置也容易有所誤差。
2、建議在此情況下運用間隙較小的定位凸點定位。在做公差分析時以公差較小的定位點做基準運算也比較精準。
經驗總結#17:止裂槽
平面和折彎面之間的折彎最好有止裂槽,或者将開孔邊退到折彎之後。否則會産生毛邊,而狹孔的寬度最好大于等于料厚的1.5倍。還有制圖的時候别忘了或偷懶而沒标示R角。直角或銳角的模具公、母模容易崩裂,日後的停線、修模都是額外的損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