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7:09:25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蘇東坡傳》,本書中文版約有28萬多字,我會用5期的内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2期。

神宗西甯二年,蘇轼兩兄弟到達京師,也就是從那年起,中國卷入了浪潮洶湧的社會實驗中。而此政治波浪所引起的沖擊無比巨大,震蕩不絕,直到宋朝滅亡。

林語堂先生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王安石及王石的變法,因為不了解這段曆史,就無從知道為什麼蘇東坡會在這場變革中充當了鬥争者和犧牲品的角色,為什麼會成為人生軌迹的轉折點?

01

對王安石其人,林語堂先生是這樣描述的:

王安石是個怪人,思想人品都異乎尋常。學生時代很勤勉,除去語言學極糟糕之外,還算得上是個好學者,當然是宋朝一個主要的詩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無圓通機智處人治事之術。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1

在林語堂看來,王安石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倘若我們說理想主義者是指那些不注意自己飲食和儀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此類人。

王安石的衣裳肮髒,須發紛亂,儀表邋遢。蘇洵在《辯奸論》那篇文章裡刻畫王安石說:“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說他“囚首喪面而談詩書”。

除去他的外表以及文章,在他得勢之前大約20年中,他被别人談論最多的是他屢次謝絕朝廷的提升,甯願在一個偏遠的省份當一小吏。在這期間,他建堤築堰,改革學校,創農民貸款法,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愛戴,是他壯年最活躍的時期。

仁宗嘉祐五年,他來到京師,被人們視為奇才。他有創見,也善于言談,還寫過好些詩文,深得老一輩名公巨卿好評。甚至歐陽修也對他有好感。

在他那古怪的儀表之下,暗藏着當時官員所不能窺測的才幹和品格。

那時,王安石被任命為三司度支判官,掌管着朝廷的經濟财政。但就在這短短的時期内。王安石性格上的缺點暴露無遺,他經常和同僚、和屬下争吵,他事事變動成規,很難與人合作。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2

在看穿王安石性格上的弱點并認為他将會成為國家一大害的為數不多的人中,就有蘇東坡的父親蘇尋,為此蘇洵還寫了那篇著名的文章《辯奸論》。

他說:“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顔淵孟轲複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

老蘇寫《辯奸論》時,蘇東坡和弟弟子由都認為責罵得太重。但是不久蘇東坡的同代人就看到老蘇的所見太對了,這篇文章至今流傳,足以顯示蘇東坡老父的真知灼見。

王安石在仁宗和英宗在位時,并沒有得到重用,直到神宗繼位他才因寵得勢。

此時的神宗皇帝年方二十,雄心萬丈,他對遠大可期的熱望在與王安石的談話中,被點燃了,決定不惜赴湯蹈火,也要完成王安石的變法,即使犧牲其他所有的大臣。不幸的是,結果正是如此。

02

王安石就職不久,就大刀闊斧地在政府各部門大事清除一己,抗争之勢此起彼落,整個官場鬧得烏煙瘴氣,很多公開反對王安石而被迫害的大臣紛紛離朝,繼之的都是擁護王安石的一群小人。

在此期間,王安石用他高超的口才,想盡辦法讓皇帝以為這場混亂的紛争,是皇帝和反對他的那些奸邪大臣之間的殊死之戰。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呢,真的是因為他們太保守,怕威脅到官僚貴族的利益嗎?

林語堂先生簡單地介紹了王安石的新政,王安石的變法共有九項,包括三種國營企業、三種新稅、三項管制人民的登記制度。

其中三種國營企業中的國營貿易局、國營零售店管理局,就是由國家或者各省設置批發機構,全權接收全國貿易,說直白點,就是與民争利,最後直接導緻私人企業的全部停頓。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3

變法中最為人所知道的是青苗法,就是在春耕時,貸款給農民,收割時本利收回。這個計劃很美麗純正,但王安石不允許自己的改革有任何問題,他給地方政府下達硬性指标,結果到了最後,就變成了地方官府強迫農民貸款,弄得農民家破人亡。

而免役法,實質上就是用新保甲法替代了征兵法,隻是王安石善于宣傳,讓老百姓認為征兵制已廢罷了。

王安石除了他在社會政治的冒險改革外,還有一個讓所有曆史家和批評家共同認為的一個不可饒恕的行為,就是自命為經典的唯一解釋人。他也像王莽那樣篡改古籍,編寫了他自己的《三經新義》,更甚的是在他當權之時,《三經新義》是所有科舉考生人人所必讀的經典,考生的意見如與宰相的見解小有出入,便因之落第而有餘。

在實行新法的前幾年,王安石頭能把慘況巧為掩飾,使神宗堅信他的土地政策頗獲農民支持。神宗也曾經去派人查訪,但是派去的那些官吏知道皇帝贊成變法,也總是向皇帝報喜不報憂。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4

直到皇帝看到了一個地位卑微的宮廷門吏的幾幅災民圖,他才知道人民生活的慘狀,廢除了王安石的多項心法。

03

王安石的變法除了對民生的重大影響,也必然會在朝廷中引起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

在這場風暴中,朝廷上下分成了對立的兩派。

一派是支持王安石變法的一群人,另一派則是在仁宗皇帝創造的思想自由氣氛中培養留作領導國政的一代人才,這場紛争一直到宋朝滅亡才停止。

林語堂先生說我們需要了解這次政治鬥争的性質,因為這場政治紛争籠罩了蘇東坡的一生。

這場政治鬥争的悲劇源于王安石個人性格上的缺點,他不能接受忠言,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犯錯,别人越反對,他就更加決心要把他的計劃進行到底。

堅強的個性是一種重要的美德,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固執當美德那就是一場災難了。為了堅持自己的新法,王安石對反動派毫不手軟,直接将異議者罷職貶出京城。而對支持他的人,則盲目任用,使一些小人趁虛而入,得權得勢。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5

蘇東坡就是反對新法的一員。那時他隻有32歲,任職史館,官卑職小,但坦白直率的他曾多次給皇帝上書。

在這些奏折中,蘇東坡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最為重要。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的精神,顯然可見。憤怒的争論與冷靜清晰的推理,交互出現。有為文工巧而真誠,言出足以動人,深情隐憂,因事而現。蘇東坡告訴皇帝,千萬不可用威權懾服百姓而使之服從。

那是他最後一次盡其所能求皇帝改變主意,這時所有高官大臣都已去職,一切情勢都呈現不利。蘇東坡知道,即便自己不遭大禍,至少遭罷黜是必然無疑之事。

蘇東坡上書之後,如石沉大海。三月又上第三書。後來使情形惡化的是,蘇東坡在任期内出了一道鄉試考題《論獨斷》,徹底激怒了王安石,蘇東坡立即遭到罷黜。

古代的蘇東坡和蘇轼是什麼關系(蘇東坡傳風暴席卷朝堂)6

神宗皇帝愛惜蘇東坡的才華,雖然王安石竭力反對,但仍任命他為風景秀麗的杭州太守。

王安石變法是蘇東坡政治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他滿腹才華懷抱政治抱負,是當朝的未來之星。而在此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流亡之途,也有了他為官一任造福于四方的不菲政績以及那些傳世不朽的詩詞文章。

幸與不幸,本身就是相對的。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有多少艱難困苦,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隻要你願意努力,世界就會給你驚喜而且越努力越幸運。

下期,我們将共讀主題三:你吃過的苦,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你。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