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信息不對稱”這句話在采訪中被提及了多次,遊學醬創始人李然曆經了高中-大學-碩士-博士近 17 年英國留學生涯。他感歎道,國外一些司空見慣的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國内的滲透率幾乎為 0。
遊學醬希望從國際“研學 遊學”作為切入點,以初高中作為核心客群,之後上線素質教育在線課程,以”線上 線下“的方式拓年齡段和課程品類,最後搭建教育核心資源分享中心,解決國内外教育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為什麼不直接做國際教育輔導,而是從“遊學 研學”切入呢?
李然回答道,在英國,教育理念分為三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課外教育。國際教育輔導算是學校教育,但是你隻能遵循國際主流課程,比如依照 IB、AP、A-level 去教學,沒有人能夠改變這些課程體系,教育的空間有限,而且觸達不到教育的本質——真正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
而家庭教育,從國内的情況來看,“教育家長”依然過于理想化。“遊學 研學”會相對好切入,美國從 19 世紀便開始做營地教育,英國也早已将課外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學分制度中,國外的課外教育課程體系已非常完善,把結合中國學情的研學産品輸送到國内,是件有價值的事。
此外,從每年 20% 左右增速的市場趨勢來看,也意味着國際研學正在逐漸被家長和孩子接受。
高客單價、低頻、非剛需似乎是研學産品的痛點所在,而「遊學醬」正在試圖突破這三大産品瓶頸:
解決境外資源供給問題,實現價格優勢
據李然反饋,目前意向家長對于研學項目的渠道獲取十分有限,且行業趨于混亂,研學模式偏向傳統,“中間商”過多。
17 年的留學經驗,讓李然深深紮根于英式教育體系,所以團隊在優質境外研學資源的獲取上有很大的優勢。本着消除資源不對稱的目的,每一項遊學産品的價格都與境外學校官網同步,實現産品和用戶的直接對接。也就是說,遊學醬每個研學産品價格都會低于市場價 30%-35%。
遊學醬的課程産品全部直接引自境外認證的遊學産品,累積 SKU 400 個,已上線的達 100 多項,課程涉及興趣主題類的營地項目、藝術培養類項目,但 70% 課程偏向學術,比如 BEO 英語比賽、牛津大學青年領導者一類的精英項目、計算機工程等 K12 基礎項目。研學地區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迪拜,共計 12 家經認證的合作機構。
其實關于研學産品,很多家長會傾向于有品牌背書一方。而近年來,頭部國際教育公司也有并購遊學項目的趨勢。問及該現象,李然認為,并購的邏輯在于獲取境外的課程資源,然後自行主辦,這可以擴大中國學生的招生量,提高利潤。但實際上,經認證的研學項目會限制每班課各個國家學生的人數,最高不能超過 15%,以實現全英式的教學環境。所以機構自行舉辦的研學,其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結果導向制課程設計,實現低頻轉高頻
針對研學産品,大部分的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适的課程。所以遊學醬最近做了新的課程規劃嘗試,把原來扁平化的課程大類,設計成了結果導向形式。什麼意思?比如家長覺得孩子未來有當藝術家的潛質,那麼遊學醬會提供整套以“打造藝術家”為目的的研學路徑,從小學到高中,搭配不同成長期的研學産品。
角色導向的課程設計總共被歸為4大類,包括職業探索(商業精英、未來領袖、科研博士等等)、國際領先教育體驗、名校學業精英培育、文化風情氣質養成(比如英倫紳士/淑女培養)。
這樣做不僅解決了家長選擇難的問題,而且延長了研學的生命周期。在未來,遊學醬會推出線上素質教育培訓,同線下研學相結合,進而單次低頻産品有機會轉向高頻。
從剛需切入,用學分聯結研學和留學
非剛需就意味着企業要花一定的市場教育成本。
不過遊學醬依托境外資源,正在逐步實現讓研學項目和學分挂鈎。也就是說,學生參加研學項目,滿相應課時,參加結業考試後有機會獲得相應學分,孩子在未來準備申請海外學校時,可直接加分。
或許有人會質疑學分制這件事實施的可行性。據李然分享,其實國外課外教育學分化已非常成熟了,成熟到,學一門馬術技術也可以加實踐分。
而決策門檻高的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跨境支付和簽證等瑣碎問題。在這點上,遊學醬作為鍊接方,不收取任何抽成費,整合産品和第三方服務商,家長隻需要日常操作便可,無需自己處理這些問題。
由于産品剛上線,後續遊學醬會将重心放在市場和渠道的拓展上。目前已敲定 3 家合作機構,覆蓋幾千個家庭。主要營收模式為即将推出的年度會員制,客單價定在千元左右,服務内容包含教育優質資訊、 1對1咨詢、價格折扣、免費接機與 UM 服務等。
團隊方面,創始人李然留英17年,牛津博士。CTO陳曦留英6年,11年研發經驗,3年産品運營經驗。首席顧問劉斌4年咨詢、8年投行IBD。
目前,遊學醬正在啟動第一輪融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