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球最先進的集裝箱碼頭?中新網南京6月27日電 (張傳明)太倉港,始興于隋唐,曾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26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江蘇蘇州太倉港四期項目完工并通過交工驗收,标志着其成為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我國全球最先進的集裝箱碼頭?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新網南京6月27日電 (張傳明)太倉港,始興于隋唐,曾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26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江蘇蘇州太倉港四期項目完工并通過交工驗收,标志着其成為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太倉港以前叫劉家港,曾擁有“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等美譽,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但是明朝以後,港口逐漸沉寂。1992年初,地方政府再次開發太倉港。現在的太倉港是中國内河第一大港——蘇州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長江航線數量最多、密度最大、覆蓋最廣的港口。
太倉港四期項目位于長江下遊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港區水路距吳淞口約38公裡,陸路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裡,距蘇州市區約75公裡。項目建設主要包括水工段和陸域段,其中水工标段碼頭長度1292米,建成了4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10萬噸級集裝箱船設計)及相關配套設施,設計年通過能力200萬标箱,此前已完成交工。
當日交工驗收的是太倉港四期項目陸域段,總面積為91.4萬平方米。其中,自動化重箱堆場占地42.95萬平方米,主要布置重空箱堆場、道路、生産輔助區等,系統建設複雜,科技含量高,建設難度也很大。
為确保後期港口實現無人操作、無人駕駛集卡和5G基站、遠程視頻監控等功能,碼頭堆場建設道路被軌道梁分割為一個個小區段,無法組織大面積道路施工。同時,配套的碼頭電氣、控制系統等布置複雜,給項目施工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中交三航局太倉港四期項目經理戴志培說:“面對自動化堆場帶來的挑戰,項目施工過程中将軌道梁沉PHC管樁以及地下管線施工作為本工程的關鍵工序,同時主動利用信息化施工管理技術進行攻堅項目困難點。”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推行工藝标準化管理,利用GPS 北鬥定位系統,确保2656根樁基正位率達100%。除此之外,項目部還在碼頭構件的樁基、橫梁、縱梁等關鍵部裡埋設傳感器,實時掌握碼頭結構安全運行狀态。此舉在全國碼頭建造中尚屬首次,填補了水運行業建管養一體化管理方面的空白,為進一步深化研究高樁水工結構設計理論并完善相關行業标準提供依據。
“中交三航局在太倉港區的建設史已近30年,當地已累計建成各噸級泊位近90餘個,中交三航局承建或參建的碼頭數量超九成,中交三航局是太倉港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太倉港四期項目書記徐小軍表示。太倉港四期項目投産使用後,可使太倉港集裝箱通過能力提升近50%,總吞吐量将達到700萬标箱,到2035年或将達到1000萬标箱,太倉港将在長三角地區的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