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前的嬰兒,會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心理特征:
一、共生。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我們是一體的,我們共同使用一個身體和心理。更小的嬰兒,如3個月前的,他們甚至會覺得,我就是萬物,萬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也就是說,小嬰兒處于一種混沌、未分化狀态,他們覺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
特别是,他和媽媽,構成了一個身體與心理的共同體。病态共生,在國人中實在是太常見了,如大家庭、集體主義、沒有界限、拒絕AA制、以己度人、統一思想……特别關鍵的是,在這個混沌的、合一的共同體中,隻有一個人說了算,而這個人當然最好是自己。這就構成了共生中的各種沖突,我稱之為共生絞殺。
二、全能自戀。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我是神,無所不能,我一動念頭,世界就該按照我的意願運轉,否則,我就會變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毀了世界,或者毀了我自己。這是嬰兒和巨嬰的最核心心理。中國人的人際關系之所以複雜難處,這是最根本的。中國男人多有皇帝夢,而中國女人多有皇太後夢,這個夢的原動力就是,希望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要整個世界圍着自己的想象轉。絕對意義上的皇帝和皇太後,隻能有一個,要端坐在皇城中。
但是,在每一個中國式的單元中,都有一個皇帝或皇太後,如中國式的大家長,如單位中的一把手……這也是孝順或聽話哲學的根本所在。在任何一個共同體内,巨嬰們都在争奪唯一說了算的話語權,一旦占據了這個話語權,就會要求共同體内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這一點能實現時,就有神一般的感覺,當這一點被打破時,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并且,全能自戀和共生結合在一起就很要命。因為還處在共生期,所以巨嬰們不能獨立地好好待着,必須和别人黏在一起,而黏一起後,全能自戀的心理又驅使他們拼命争戰,很容易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共生,離不開,又要你死我活地争奪話語權,所以最好是弱者順從強者。所以,孝順或聽話哲學,其實隻不過是,巨嬰水平的父母們一個必然的表現而已。當理解了這一點後,我對孝道文化的憤怒,就減輕了很多。一個社會單元内,那個最有權力的人,才可能享受到這份資格。其他人怎麼辦?或者去争奪權勢,或者裝孫子。但是,因為活在共生和全能自戀心理中的巨嬰,絕對接受不了挑戰,所以挑戰者如果實力還不具備時,他們一般都會被滅掉。因此,中國曆史上,有獨立意志又不懂政治的英雄們都沒有好下場,最經典如嶽飛。由此,裝孫子裝奴才,就成了一個普遍選擇。或者是有覺知地做奴才而等着有一天翻身,或者是做了奴才而沒有覺知,反而去美化做奴才的哲學。
既然都是巨嬰,都想全能自戀,并為此不惜你死我活,如春秋戰國時代,争戰得太可怕了,那最好還是設計一個秩序,讓強有力的人更強有力,讓位卑者去遵從強者,好讓社會盡可能和諧。
三、偏執分裂。偏執分裂,是6個月前、特别是3個月前的小嬰兒必然會有的心理。所謂偏執,即我的判斷、我的意願必須堅持下去。所謂分裂,即,事情一分為二,且兩者不能并存。
譬如,好壞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惡不能并存,不同意見不能并存……偏執分裂加一起,則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願才能存在,你則是壞的、黑的、惡的,你的意願不能存在。這一心理,在我們過去的影視上很容易看到:英雄們都高大全,沒有一點缺點,壞蛋們則沒有一點優點。
在嬰兒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嬰兒的能力很差,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玩都不能靠自己解決,而必須靠媽媽或其他撫養者照顧和回應。并且,嬰兒活在極端對立的兩種感覺裡,一旦被照顧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戀就得到了滿足,這時他就會有神一般的感覺——我一動念頭,世界就會按照我的意願運轉。一旦沒被照顧好,他就陷入徹底無助中,同時也會生出暴怒,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或者自己。
但是,嬰兒必須把圍繞着無助、暴怒的破壞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為他的自我還沒有能力容納這份“壞”,一旦他認為,這份“壞”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會分崩離析。
具體而言,一旦有任何失控發生,嬰兒會想,既然“我”控制不了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其他力量控制的;并且,因為失控多是不愉快的,所以控制這件事發生的力量是敵意的,并且是主觀敵意的。通過這樣的思考,嬰兒就将失控中産生的“壞”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并且投射到外部世界中了。并且,因為嬰兒同時還是偏執的,所以這個邏輯會變得非常頑固。類似邏輯,在巨嬰身上極為常見。
譬如,家裡少了錢,父母或老人會怪罪孩子,逼孩子一定承認是自己拿了,如果孩子不承認,就往死裡打。有些孩子就是不承認,因為的确不是他們幹的。有些孩子被打怕了,不得已承認,但接着又會被逼迫去找錢,但因不是自己幹的,還真找不着,所以又是一通暴打。嬰兒的基本心理,可以歸到這三點上,巨嬰們也如是。并且,它們可以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在各種經典的中國式現象中,基本都可以找到這三類心理。
圖片來源:CC0
素材來源:巨嬰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