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35歲的福建姑娘小芳竟然靠着吸氧生活十餘年!
幾乎每個月要出入急診1~2次
并輾轉北京上海等醫院
醫生感歎:
這麼多年,你是怎麼活過來的?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一起來看一下!
術後3年出現呼吸困難
靠吸氧活了十餘年
17年前,小芳被某三甲醫院診斷為“布加綜合征”(是由各種原因所緻肝靜脈和其開口以上段下腔靜脈阻塞性病變,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靜脈高壓為特點的一種肝後門脈高壓症),并接受了介入手術。據手術記錄顯示,術後小芳肝脾腫大減輕,腹水消失。
可是僅3年過後,小芳發現自己活動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同時伴有嘴唇、指端青紫現象以及出現杵狀指,平時血氧飽和度隻能達到70%,吸氧後僅能達到80%(正常人為95%以上),肝、脾也再次出現腫大。甚至輕微活動後、熟睡中也會出現氣促發作,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患者指端青紫及杵狀指
這幾年,小芳在愛人小唐的陪同下多次輾轉北京、上海、福州、甯波等地的多家三甲醫院,仍然無法明确病因,醫生們普遍認為這就是布加綜合征後遺症的表現。因此,患者每次隻能在發作時進行吸氧等對症治療,無法從根本上控制疾病的進展。
為此,小芳專門買了一台吸氧機,難受時就在家吸氧。但嚴重時仍要去醫院。小芳的愛人小唐說,這幾年,幾乎每個月要出入急診1~2次。
有醫生看到小芳的情況,說得很直白:這麼多年,你是怎麼活過來的?
靜脈“接錯”成極罕見病
心髒問題建議找心血管專科
前段時間,小芳因病情再次加重,來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就診。
心内科心髒彩超室孫旭東主任醫師結合患者既往病史,經過仔細檢查與慎重評估認為,“布加綜合征後遺症”的診斷顯然無法解釋小芳的病情,在采用超聲多切面掃查排除了可能引起紫绀的其他心髒畸形後,最終把診斷鎖定為 “下腔靜脈異常連接:下腔靜脈畸形引流入左心房” 這一極罕見畸形。
孫旭東主任醫師為患者行超聲聲學造影檢查
孫旭東解釋,正常情況下,下腔靜脈彙入右心房,而小芳的下腔靜脈接錯了,彙入左心房,這就導緻心髒泵出的血液攜氧不足,緻使她出現口唇、指端青紫以及氣促,同時也造成肝脾腫大等門靜脈高壓改變。
“下腔靜脈畸形引流入左心房”
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疾病。
為保證術前診斷的萬無一失,
孫旭東開始了
經胸超聲心動圖診斷
“佐證三部曲”:
聯系了下腔靜脈的CT造影及導管造影;與相關造影醫師充分溝通後改變并優化了常規的造影方式;同時為患者做了超聲心動圖的聲學造影,上述三種造影的結果均證實了之前的診斷。
心内科主任陳良龍高度重視此病例,指導方軍主任優化造影投照角度及造影方式。
近日,孫旭東将小芳各項檢查結果整理彙總,提交給了剛剛抗疫凱旋的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陳良萬教授。陳良萬教授團隊為此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方案,行下腔靜脈和右心房吻合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小芳順利度過ICU監護期,現已安返普通病房擇日出院。
陳良萬教授手術中
孫旭東解釋,由于患者除下腔靜脈連接異常外,心髒本身結構沒有合并能夠導緻紫绀的先天性畸形,這就造成迷惑人的假象,再加上診斷此病時,超聲醫師需要切出特殊的切面,并結合患者病理生理學改變及臨床表現才能準确診斷,導緻此病遲遲未能确診。
臨床上每一例心血管病的診斷都離不開心髒超聲醫師,優秀的心髒彩超醫師就像大偵探,會從不同角度的切面獲取疾病的蛛絲馬迹,揪出疾病的元兇,為醫師制定治療策略提供至關重要的信息。
孫旭東建議
如果有心髒疾患
最好前往有心血管專科的醫院
接受詳細的評估和治療!
轉自:福建衛生報
來源: 廈門廣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