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我們也是如此貧窮!走親戚都是走着去,一個婦女懷裡抱着女兒,身後跟着六七歲的兒子,步行十多裡地的畫面,至今想起來依然心酸。,那時候小孩串親戚,是為的吃頓飯,馍馍。在自己家吃不上馍馍。一下子回到了童年,70後的我們沒得吃,沒得穿,最愛去外婆家,因為外婆家比我家條件好,去了能美美的飽餐一頓,回家的路上我非要二姐背着我,她不背還吓我有老虎,連哭帶跑回到家。那個時候回老家時, 堂哥帶我去我姨家,挎着一籃饅頭到那兒放下幾個,我姨又給裝上幾個回來,回京後問我母親為什麼,說風俗就那樣兒。
70年代,農村貧困,小孩能吃到一包點心,是最幸福的事了,往往家裡一包點心,要放幾個月,隻要不壞掉,大人就留着下一次走親戚,結果每天都惦記着那包點心,童年的趣事,曆曆在目,回味無窮。回憶起來,覺得小時候吃的零食都是人間美食,現在沒感覺了。我小時偷吃過罐頭,然後灌上涼水放上刮皮的地瓜塊,偷吃過餅幹,隻是開一邊口,一片片的拿,不知道那時饞蟲咋那麼大!
小時候聽到外婆家的笑話。說小孩去外婆家走親戚,挎了一籃子麻糖(農家發面大油條)。那時候過年拿油炸食品是标配,算是很排場的。小孩一路上看不住嘴,一會摸一根吃,一會摸一根。走到婆家了,就吃剩下一根了。耙子說,你咋不吃完呢,還剩下一根?(為啥是侄子說的呢?因為凰子姑父都是外人啊,)小孩臉皮夠厚地回答:俺媽說了,油貨不能多吃。
兒時這樣的經曆,隻有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才能體會到。現在的孩子門也沒有。十歲的時侯和哥哥去外婆家過暑假,一個蘿䒰裝三個大西瓜,外婆家離我家十六七裡地!哥哥去我外婆家,然後我知道這個事情以後我非要跟他去外婆家,哥哥沒辦法隻好帶上我,開始我走得很開心,走着走着就走不動了,就讓哥哥背。(哥哥比我大十歲)哥哥背一段後背不動了又讓我下來走,就這樣走走背背到了外婆家。如今我已經七十出頭了,這事也隻能是我童年的回憶了。兩個小孩從早上走到下午四點多才到!把外婆心疼的。後來的,我們要回家了,我姥爺用架子車(闆車),把我和哥哥送回家,然後走到半路下大雨,又拐到一個八杆子打不到的親戚家避雨
那個時候走親戚确實是孩子們的向往。我小的時候就願意和姥姥走親戚,可是姥姥不願意帶我去,我也不聲張,悄悄地計算日期,把自己的外衣内衣悄悄洗好晾幹,放在枕頭底下壓好,但等姥姥準備出發前,我就穿好衣服提前跑到村口隐蔽等待,等姥姥走過來我就和姥姥撒嬌說我也要去,姥姥不說什麼就默許了,于是我就開啟了走親戚的快樂之旅。後來每次姥姥走親戚我都故技重演,沒有失手過呀(我知道那是姥姥愛我呀)。
想起小時候帶弟弟看電影,看到最後他就瞌睡了,得要我背回家,每次累個半死,到家門口他就醒了,經常出門不帶腿,總是讓我背,後來我總說,我長不高都怪他。我小時候那會兒,電視機還沒有普及,晚上都是跟着大人到鄰居家去看電視,每次都是看一會兒就睡着了,最後他們把我背回家。回憶總想哭,再也回不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