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緻富終究要靠貧困群衆用自己的( )來實現?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脫貧緻富終究要靠貧困群衆用自己的( )來實現?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就近、就便開發貧困戶就業崗位是濟源示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0年全面推進就業扶貧的重要舉措,張海峰作為人社局派駐張凹村的第一書記更是将“促就業”作為貧困戶脫貧緻富的重要方式,心貼群衆,俯下身子,千方百計地為貧困群衆想法子、出點子、找路子,持續不斷地鋪起了一個個山村農民的脫貧就業之路。
貧困戶李興元一家共有5口人,2014年識别為貧困戶時家庭年人均收入僅為2000餘元,上有年邁的老母親,下有2個正在上學的兒子,妻子因病行走不便被确定為肢體殘疾人,個人外出務工又因體質、技術等原因無法成行,沉重的生活壓力和無助的就業之路日趨讓這個家庭深陷貧困之淵無法自拔。張凹村類似于李興元家情況的農戶還有很多,因文化程度原因大多隻能從事建築、保潔等純體力勞動,就業信息少渠道窄,不僅收入低而且不穩定,經常一年下來回鄉時還不夠一家人的生活費。
“想盡辦法讓鄉親們走出去就業!”成為結對幫扶的首要之選。為了更好地幫助鄉親們實現穩定就業,駐村第一書記張海峰積極申請在張凹村成立了第一家村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将濟源市就業服務信息直接延伸到了村,定期通過村微信群、朋友圈發布招聘崗位信息,同時及時收集本村村民外出就業的需求意向,凡發現适合上崗的及時進行推薦。在人社局前後兩任第一書記孫戰忠、張海峰與幫扶責任人楊海東的共同努力下,李興元最終在2017年5月成功地幫助他在萬洋肥業覓到了一份崗位,每月穩定的2500元工資成為了他家脫貧的第一份保障,當年12月便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2018年5月,李興元的大兒子李萬奇在濟源高級技工學校畢業開始步入社會,幫助李萬奇尋找工作又成為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的心頭事。從湖北外出務工到金馬焦化,從富士康短工到長期工,兩年的時間裡先後幫助李萬奇嘗試了4個崗位,每次的上崗都滿涵了他們的心血付出!2020年疫情防控漸趨常态化的時期,李萬奇再次接到了濟源富士康的複工通知,穩定可靠的工作崗位成為了這個家庭奔小康的第二道助力!
李興元家每天都發生着可喜的變化,李興元的妻子趙小芬肢體殘疾逐步得到緩解,從最初的行動受阻到随後的正常行動,趙小芬渴望就業的心也更加迫切起來。讓趙小芬這樣的半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上崗,成為了駐村幫扶人員的2020年新舉措。他們積極地向鎮政府申請了村級保潔服務崗位,每月22天每天不高于4個小時,月收入穩定1000元,趙小芬在保質保量完成村裡保潔服務工作的基礎上,還利用空閑的時間種了1.6畝白菜制種,到鎮勞保廠打零工,她個人收入已完全達到了一個全勞動力的标準。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李興元一家5口人中有3人實現了就業,月收入穩定達到6000元以上,2020年人均收入更有望突破萬元。當趙小芬談起今後的生活時,她驕傲地說了一句:“我們家終于也能夠和其他人一樣,共同奔小康了!”
類似李興元家的農戶還有很多。曾經因車禍導緻腿部受傷的高勝利在2018年2月發布的10000多個就業崗位中覓到了定向殘疾人就業的富龍實業公司并成功應聘。目前的高勝利一家,丈夫在工廠上班,妻子養起了鹌鹑,曾經一度陷入困境的家庭又煥發出了新的希望!曾經因丈夫患重病兒子上大學的于小桃受到了人社部門的就業援助,在濟渎廟管理處當起了清潔工,現如今她的大兒子即将大學畢業正在參加全省公務員考錄!據統計,自2018年1月以來,張凹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已累計發布各類招聘信息54期1萬條,全村1452人中有600多人實現了穩定就業,月收入最高可達6000多元,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59人中有27人實現穩定就業,勞動力人員就業率達到100%,穩定就業已成為他們脫貧奔小康路上的最有力保障!
站起來為天,扛起山村脫貧重擔!俯下身為牛,鋪就鄉親就業之路!背靠王屋山、遠眺母親河的邵原鎮張凹村在正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一幢幢美麗的鄉間别墅有序排列,一個個綻放的叢間鮮花躍然紙上,遊園、書屋、運動場,磨盤、鍋竈、蔬菜地,俯首為牛的奮鬥者們正幫助着這個曾經貧窮的山村進行着新的“嬗變之路”,這裡一定會成為樂有所居、老有所養、業有所成的鄉村樂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