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字每一個成語都有其來曆及意義,有的背後還藏着一個非常壯觀的曆史背景,不得不說中華文化是最有魅力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源自于兩位大人物,他們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儒家的代表人物。
可能大家已經猜到了這兩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沒錯,他們就是道家的老子和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這個成語就是上善如水。
老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博覽群書,博識強聞,有一次孔子專門來拜訪他。兩個人相談甚歡,當他們來到黃河邊的時候,望着那滔滔黃河之水,孔子不禁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流不息,如人生之華年一去不複返……"老子撫須一笑,指着滔滔黃河之水說道:"你為什麼不學學水的品德呢?"
孔子便問:"水有什麼品德?"老子便道:"上善若水,水善于幫助萬事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争。……是謙遜……是虛懷若谷的品德……"
孔子聽聞老子這麼說恍然大悟:"人皆往高處走,而水則往地處流,人喜歡待在潔淨的地方,但是水卻會流經污穢髒亂的地方,水不與人掙,隻是無上的品德啊。"老子:"不與世界争,那麼天下就沒人能夠與之相争……"
小編想大概你理解上善若水的時候也就是你真正理解善的時候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