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裡的五月五即農曆五月初五,初五即端午。《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重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作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融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每到這天人們會有必不少的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挂艾葉菖蒲、喝雄黃酒等。
端午節的由來主要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楚國偉大的愛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名平字原,是楚國的大臣,也是一名政治家,早年深受楚懷王信任,志向遠大,舉賢任能,主張廉明法度,改革政治,富國強兵,建議聯齊抗秦。後遭貴妃鄭袖、奸臣貴族子蘭、大夫靳尚等人強烈反對、诋毀排擠,并陷害屈原,遭饞去職,他被趕出都城楚國,被逐放到汗北和沅湘流域。
前278年,秦國大将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京都。同年五月初五,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面容枯槁,蓬頭垢發,拖着沉重的步伐在楚江(今汨羅江)邊徘徊,口中反複念叨着:“為什麼會這樣?我做錯了什麼?”“白起攻破了郢都,楚國還有什麼前途?”“國破家亡,我活着還有什麼意義?”......然後屈原悲涼絕望的懷抱着大石頭投奔楚江沉江而死,以身殉國。屈原是“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躁動的靈魂無處安放,所以我才會變成這樣。”唐代詩人文秀寫了一首古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楚辭之祖。屈原的主要代表作《離騷》是千古絕唱,和《詩經》中的《國風》并稱為“風騷”,對後世詩歌産生深遠影響,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離騷》中的經典名句,鼓勵着後世為理想奮鬥不止的力量源泉,也是信奉追求的一種崇高精神。
過端午,吃粽子。粽子古稱角粟,又稱粽籺,是由粽葉包裹糯米、餡料蒸制而成的食品,形狀多樣,有三角形、火炬形、錐形、方形等,有鮮肉、火腿、臘肉、紅棗、香菇、原味等陷味,美味可口。粽子由來久遠,最初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後來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賽龍舟,也稱龍舟競賽、龍舟競渡、爬龍船,是中國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活動之一,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在南方很流行,現在已發展成為一項水上體育運動。龍舟競渡在戰國時就有,人們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江中擊鼓聲中競渡遊戲,以娛神娛樂,祭祀半宗教半娛樂的活動。楚國人為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借龍舟驅散江中之魚,期望阻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楚大夫屈原遭饞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陽重渡,乃遺俗也。”出自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氣勢浩蕩的“屈原杯”龍舟賽。2010年首次納入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1年5月23日,賽龍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五月艾草含油最多也特别香,端午節來臨之際,人們都會把艾草或菖蒲挂家門上,以驅邪祛病、防蚊蟲。南朝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飲雄黃酒,是中國端午節的民間習俗之一,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雄黃酒,是一種中藥材,“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用以驅蟲解五毒,不受蛇蟲傷害。小兒塗于頭額、耳鼻、手足心, 并灑室内, 以法諸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隻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裡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白蛇傳》中白娘子在端午這天不慎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蛇身)的情節。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歌唱的是我國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傳統的端午節,與中秋節、春節并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的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2006年5月,國務院将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開始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節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