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秋+三伏 如何“健康”貼秋膘

立秋+三伏 如何“健康”貼秋膘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14 21:54:19

  立秋後天氣濕熱,最易困脾。因此,立秋時節要保養好脾胃,謹慎“貼秋膘”。民俗專家表示,立秋這天,我國民間流行“啃秋”“咬秋”“貼秋膘”等民俗。

  民俗常言“貼秋膘” 有什麼道理?

  是立秋的日子,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實際上在炎熱的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

  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适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系。“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将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隻以胖瘦做标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焖肉,以及肉餡餃子、炖雞、炖鴨、紅燒魚等。

  “貼秋膘”在南京、杭州、四川、山東的習俗?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櫃台前,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

  南京:

  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着“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于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杭州: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丢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四川: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秋來“伏”不去 養生怎麼吃?

  立秋後天氣仍然很熱,且雨水多。這段時間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濕,濕熱交蒸,合為濕熱邪氣。《黃帝内經》言“濕氣通于脾”。因脾喜燥惡濕,濕邪留滞,最易困脾。加之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冷飲,更助濕邪,損傷脾陽。早秋脾傷于濕,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複發種下病根。因此,立秋時節要保養好脾胃。

  多吃祛濕熱的食物或藥物。祛濕的藥物最常用的是香薷。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複,此外,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忌食生冷食物。盡管立秋後天氣尚熱,但陽氣開始收斂,陰氣慢慢增長,吃陰寒食物易損傷脾陽,應避免進寒涼瓜果。

  秋膘“年年貼” 今年更養生

  立秋之際屬四時中的長夏,應以淡補為主。所謂“淡補”,是指補而不膩,要适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可使體内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另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除鴨肉外,兔肉、甲魚、海參等涼性食物都适宜在立秋後食用,以達到滋陰養肺、潤燥止幹、清心安神的效果。

  可采用穴位按摩的養生方法。按摩豐隆、足三裡、脾俞等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足三裡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不失為一種腸胃“避暑”的好辦法。

  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中醫養生還提倡立秋後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陰,平衡健旺的陽氣。

  現代人最佳時令飲食:玉米和絲瓜

  首席中醫養生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說:立秋的最佳時令飲食是玉米和絲瓜。

  玉米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甯心、清濕熱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于延緩衰老。

  立秋最佳玉米菜肴:松仁玉米:

  原料:玉米,松仁,紅菜椒,蔥末,白糖,鹽。

  做法:紅菜椒去籽洗淨,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須,剝下玉米粒。大火将平底煎鍋燒熱,撒入生松仁,調小火焙幹。要用鍋鏟經常翻炒,使松仁滾動,顔色均勻。當焙至松仁全部為金黃色時,盛出攤在大盤中晾涼。煮鍋中放水,大火燒沸,将玉米粒放入,調中火煮5分鐘,然後取出瀝幹水分。大火燒熱炒鍋,倒入油,待油溫升至六成熱時,先放蔥末煸香,随後再放入玉米粒和紅菜椒片,調入适量鹽和白糖翻炒片刻。沿鍋邊加入約1湯匙(15毫升)清水,再蓋上鍋蓋焖3分鐘。打開鍋蓋,加入松仁,大火翻炒均勻即可。

  絲瓜

  絲瓜,翠綠鮮嫩,清香脆甜,是夏秋之交季節非常适宜的蔬菜。絲瓜的營養價值很高,絲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以及核黃素等B族維生素、維生素C,還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苷。

  立秋時令多吃絲瓜對身體很有好處。中醫學認為,絲瓜實味甘性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其絡、籽、藤、花、葉均可入藥。

  推薦做法:涼拌絲瓜。

  原料: 絲瓜、香菇、香油、醬油、醋

  做法: 将絲瓜洗淨切片經開水焯後,拌以香油、醬油、醋等,即可做成涼拌絲瓜。

  絲瓜也可以榨成汁飲用以提高食療效果。例如,取生絲瓜适量洗淨榨汁,按10∶1的比例調入蜂蜜攪勻而成的生絲瓜汁,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貼秋膘 注意避免8大進補問題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适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别,但應按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幹,口苦,口臭,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緻“火上加火”。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緻惡心、嘔吐和腹瀉。

  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産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因為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重“進”輕“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産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滞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内的營養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髒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可能并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适應症,應根據需要來确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不要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