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9月16日晚,一場以“那些年我們讀過的茅獎作品”為主題的對談在北京SKP RENDEZ-VOUS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副主任李敬澤與企業家潘石屹,與讀者分享了自己與茅獎作品的故事。
李敬澤(左)與潘石屹
李敬澤說:“至少對于我們而言,文學絕不僅僅是文學和審美、也不是在吟詠,我們幾乎是通過文學來認識世界,通過文學來勘探和發現自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文學所承擔的功能,在社會中對每個讀者的意義是非常廣泛的。”
潘石屹當時反複讀了7遍《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對他而言更像是一本生命之書。“文學對我的影響,實際上是啟蒙,讓我睜開眼睛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這對于當時生活環境相對局限的人來說,是一種觸碰世界、認識世界、考量世界的方式。”潘石屹說,“能博覽群書是好,但我覺得能像我這樣找到一個可以指引自己道路的生命之書,也是蠻幸福的。”
何謂經典作品?文學因時而變,叙述着不同的故事,但經典的文學作品從本質上來看,它們提供了一個共同體的叙事,幾乎所有人都能夠在這個叙事裡找到自己,找到自我認同。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沉重的翅膀》……這些書不僅是文學作品,還記錄了一個時代,和那些時代的人物,它是社會的縮影,也是社會事物的擴大。
潘石屹提到,文學是他獲取力量的一種方式,每當情緒低落,就會重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了他力量、快樂和思考人生的切入點和共鳴之處。也正是基于此,潘石屹拿起相機,走近畢飛宇、金宇澄、蘇童等多位茅獎作家,借影像來記錄這些用文字打量世界的文學大家。“文人的肖像——潘石屹攝影展”也在SKP RENDEZ-VOUS同步展覽。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項,自1982年起,基本為四年一屆。獲獎作品反映了1977年以後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軌迹和取得的成就,是卷帙浩繁的當代長篇小說文庫中的翹楚之作。
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98年起出版“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先後收入該社出版的獲獎作品,2004年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2018年又推出不同裝幀的版本,以滿足廣大讀者和圖書愛好者閱讀、收藏的需求。目前,該書系包含了前九屆共36位茅獎作家作品,之後将陸續增補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文化副刊部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